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82000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61114.8

申请日:

2016.09.18

公开号:

CN206053898U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12; E21B43/24

主分类号:

E21B33/1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李常友; 陈伟; 杨军; 王冰; 许霞; 熊伟; 张君; 吕超; 谢金川; 董海生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1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董庆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包括中心套、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所述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均套在中心套外侧,其中上支撑环位于胶筒上端,下支撑环位于胶筒下端,所述胶筒内壁开设环形槽。所述试环形槽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环形槽开设在胶筒内壁中心位置。所述胶筒和上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胶筒和下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温密封材料紫铜、聚四氟乙烯与改性氟橡胶的性能特点,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形成有效的环空密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套、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所
述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均套在中心套外侧,其中上支撑环位于胶筒上端,下支撑环位
于胶筒下端,所述胶筒内壁开设环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横截面为
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开设在胶
筒内壁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和上支撑环
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胶筒和下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
均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与上支撑
环、下支撑环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环上端还
连接上铜碗,下支撑环下端还连接下铜碗,所述上支撑环和上铜碗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
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下支撑环和下铜碗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环和上铜
碗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所述下支撑环和下铜碗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
用圆锥面式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采用改性氟
橡胶,上、下支撑环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上、下铜碗采用紫铜。

说明书

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采井封隔器用的密封筒,具体地说是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
筒。

背景技术

稠油油藏是油田稳产上产的主要阵地,由于原油粘度高,注汽热采是该类油藏开
发的主导工艺技术,为保障注汽效率与井筒安全,需要完好的井筒密封条件,耐高温高压密
封筒是形成热采井井筒密封的关键部件。目前热采井常用:石墨密封筒能耐高温、但不耐高
压;聚四氟乙烯能耐一定高温,但蠕变性强,单独也不能长时间承高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利用高温密封材料紫铜、
聚四氟乙烯与改性氟橡胶的性能特点,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形成有效的环空密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
包括中心套、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所述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均套在中心套外侧,
其中上支撑环位于胶筒上端,下支撑环位于胶筒下端,所述胶筒内壁开设环形槽。

所述试环形槽横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环形槽开设在胶筒内壁中心位置。

所述胶筒和上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胶筒和下支撑
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

所述胶筒与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

所述上支撑环上端还连接上铜碗,下支撑环下端还连接下铜碗,所述上支撑环和
上铜碗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下支撑环和下铜碗在轴向端面以及径
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

所述上支撑环和上铜碗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所述下支撑环和
下铜碗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

所述胶筒采用改性氟橡胶,上、下支撑环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上、下铜碗采用紫
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三种耐高温密封材料,形成胶筒、支撑环两级密封与铜碗、支撑环两级保护,
利于长效高温高压环空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铜碗1、上支撑环2、胶筒3、中心套4、下支撑环5、下铜碗6。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
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包括中心套4、胶筒3、上支撑环2、下支撑环5,
所述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均套在中心套外侧,其中上支撑环位于胶筒上端,下支撑环
位于胶筒下端,所述胶筒内壁开设环形槽。所述试环形槽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环形槽开设
在胶筒内壁中心位置。高温胶筒3内侧面中心挖一半圆,便于高温胶筒受压向外鼓胀,利于
高压密封;

所述胶筒和上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胶筒和下支撑
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胶筒与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在径向圆周面
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所述上支撑环上端还连接上铜碗1,下支撑环下端还连接下铜碗
6,所述上支撑环和上铜碗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下支撑环和下铜碗
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上支撑环和上铜碗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
圆锥面式接触,所述下支撑环和下铜碗在径向圆周面接触时采用圆锥面式接触。鼓胀的胶
筒,反向挤压上、下支撑环2、5与上、下铜碗1、6,使铜碗与支撑环外张,在保护高温胶筒3的
同时,形成初级耐压密封。

所述胶筒采用改性氟橡胶,上、下支撑环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上、下铜碗采用紫
铜。

密封筒装配在分层封隔器上,通过液压活塞压缩该高温密封筒。当活塞受压后,先
推动上、下铜碗1、6,挤压上、下支撑环2、5与高温胶筒3,高温胶筒3受压鼓胀,封隔环空。高
温胶筒3内侧面中心挖一半圆,便于高温胶筒受压向外鼓胀,利于高压密封;同时鼓胀的胶
筒,反向挤压上、下支撑环2、5与上、下铜碗1、6,使铜碗与支撑环外张,在保护高温胶筒3的
同时,形成初级耐压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
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高温高压密封筒,包括中心套、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所述胶筒、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均套在中心套外侧,其中上支撑环位于胶筒上端,下支撑环位于胶筒下端,所述胶筒内壁开设环形槽。所述试环形槽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环形槽开设在胶筒内壁中心位置。所述胶筒和上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所述胶筒和下支撑环在轴向端面以及径向圆周面均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温密封材料紫铜、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