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电材料、层压陶瓷电容器、压电材料等中使用的钛酸钡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微细并且正方晶化率高的钛酸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钡作为介电材料、层压陶瓷电容器、压电材料等功能材料而被广泛使用。由于电子部件正不断的小型化、轻量化,因此希望开发得到粒径更小,并且介电常数高等的电特性优异的钛酸钡的方法。
已知的是正方晶化率高的钛酸钡介电常数高,但是不能足够地减小粒径,另外粒径小的钛酸钡,不能提高其正方晶化率,也不能充分地提高介电常数。
作为制造钛酸钡等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方法,有以氧化物和碳酸盐作为原料、用球磨机等混合其粉末后使之在约800℃或其以上的高温下反应来制造的固相法;首先调制草酸复合盐、将其热分解得到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草酸盐法;以金属醇化物为原料、将其水解得到前体的醇化物法;和使得原料在水溶剂中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前体的水热合成法等。另外,还有使钛化合物地水解生成物和水溶性钡盐在强碱水溶液中反应的方法(日本专利1841875号公报)、使得氧化钛溶胶与钡化合物在碱水溶液中反应的方法(国际公开WO00/35811号公报)等。
然而,固相法制造成本低,可是生成的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大,不适用于介电材料、压电材料等功能材料。如果通过进行粉碎来微粒子化,则由于粉碎的影响而产生变形,不能成为正方晶化率高即介电常数高的钛酸钡。
草酸盐法可以得到比固相法更小的粒子,但是残存来自草酸的碳酸基。因此不能得到电特性优异的钛酸钡。
醇化物法和水热合成法中可以得到微细粒径的钛酸钡,但是由于进入内部的水导致残留较多的羟基。因此不能得到电特性优异的钛酸钡。另外醇化物法残留碳酸基。
由于水热合成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专用设备,从而存在所谓成本变高的问题。
日本专利1841875号公报以及国际公开WO00/35811号公报的方法,由于使用氢氧化钾或者氢氧化钠作为碱,因此反应后需要除去这些碱的工序。在该工序中由于发生钡的溶解和羟基的介入,因此得不到正方晶化率高的钛酸钡。
本发明提供可以形成可使得电子仪器小型化的小型电容器所必需的薄膜电介质瓷器、粒径小、不需要的杂质少、电特性优异的钛酸钡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者们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碱性化合物存在的碱性溶液中,使得氧化钛溶胶和钡化合物反应,反应后以气体的形式除去碱性化合物并烧结,可以得到现有制造方法不能得到的BET比表面积大、正方晶化率高的钛酸钡,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
(1)在含有相对于BaTiO3不足约5摩尔%(包含0摩尔%)的选自Sn、Zr、Ca、Sr、Pb、La、Ce、Mg、Bi、Ni、Al、Si、Zn、B、Nb、W、Mn、Fe、Cu以及D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钛酸钡中,BET比表面积x(单位:m2/g)以及Rietveld法算出的晶格的c轴长(单位:nm)和a轴长(单位:nm)之比y满足下式的钛酸钡。
y=c轴长/a轴长
y≥1.011-8.8×10-6×x3(其中,约0.1<x≤9.7)
y≥1.003(其中x>9.7)
(2)前项1中记载的钛酸钡,其中钛酸钡为粉末状。
(3)前项1或者2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为在碱性化合物存在的碱性溶液中,使得氧化钛和钡化合物反应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反应液中碳酸基的CO2换算浓度约500质量ppm或其以下反应的工序、反应后以气体形式除去碱性化合物的工序和烧结的工序。
(4)前项3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钛溶胶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钛化合物而得到的。
(5)前项3或者4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钛溶胶含有板钛矿型结晶。
(6)前项3~5中任1项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碱性化合物为在烧结温度或其以下,并且在大气压下或者减压下,通过蒸发、升华和/或热分解变为气体的物质。
(7)前项6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有机碱。
(8)前项3~7任1项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碱性溶液的pH约11或其以上。
(9)前项3~8任1项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以气体的形式除去碱性化合物的工序是在室温~烧结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在大气压下或者减压下进行的。
(10)前项3~8任1项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以气体的形式除去碱性化合物的工序包含在烧结工序中。
(11)前项3~10任1项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烧结工序在约300~约1200℃下进行。
(12)前项3~11任1项中记载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氧化钛溶胶和钡化合物的反应体系中含有与选自Sn、Zr、Ca、Sr、Pb、La、Ce、Mg、Bi、Ni、Al、Si、Zn、B、Nb、W、Mn、Fe、Cu以及D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
(13)使用前项1或者2中记载的钛酸钡的电介质瓷器。
(14)使用前项13中记载的电介质瓷器的电容器。
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钛酸钡具有如下特征,即BET比表面积x(单位:m2/g)以及Rietveld法算出的晶格的c轴长(单位:nm)和a轴长(单位:nm)之比y满足下式。
y=c轴长/a轴长
y≥1.011-8.8×10-6×x3(其中,约0.1<x≤9.7)
y≥1.003(其中x>9.7)
这里本发明的钛酸钡是指,用通式ABO3表示的钙钛矿型化合物,为Ba和Ti同时占据A和B的BaTiO3。其中也可以含有相对于BaTiO3不足约5摩尔%的选自Sn、Zr、Ca、Sr、Pb、La、Ce、Mg、Bi、Ni、Al、Si、Zn、B、Nb、W、Mn、Fe、Cu以及D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C轴长(简称为c)以及a轴长(简称为a)之比c/a即前式y越大,则正方晶化率变得越大,因此介电常数变大。
这样的钛酸钡,粒径小,并且介电常数高、电特性优异,通过使用由其制得的电介质瓷器等介电材料,可以得到层压陶瓷电容器等小型的电子部件,再通过将其用于电子仪器中,即可以实现电子仪器的小型化、轻量化。
为了实现电子仪器的小型化,一般来说如果BET比表面积小于约0.1m2/g,则粒径过大而无效,在约0.1m2/g<BET比表面积<约9.7m2/g的范围内,以c/a比为y、BET比表面积为x(单位:m2/g)时,如果满足y≥1.011-8.8×10-6×x3则变得有效。另外,即使BET比表面积大于约9.7m2/g、c/a比大于1.003时,由于通过加热处理也能够得到满足目标关系y≥1.011-8.8×10-6×x3的粉末,因此也是有效的。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溶胶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是优选含有含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可以是单独板钛矿型的氧化钛,也可以含有金红石型或锐钛矿型的氧化钛。在含有金红石型或锐钛矿型的氧化钛的情况下,氧化钛中板钛矿型氧化钛的比例没有特别地限定,通常为约1~100质量%,优选约10~100质量%,更优选约50~100质量%。这是由于溶剂中氧化钛粒子成为分散性优良的物质,与无定型相比结晶性的氧化钛容易单粒化,因此优选,特别是由于板钛矿型氧化钛的分散性优良。其原因还不很明确,但是可以认为与板钛矿型的ζ电位比金红石型、锐钛矿型要高有关。
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的制造方法,有热处理锐钛矿型氧化钛粒子得到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的方法,和通过中和四氯化钛、三氯化钛、钛的醇化物、硫酸钛等钛化合物的溶液或者水解得到分散了氧化钛粒子的氧化钛溶胶的液相的制造方法等。
作为以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作为原料制造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方法,由于其粒子的粒径小、分散性优良,因此优选在酸性溶液中水解钛盐得到氧化钛溶胶的方法。即,优选向约75~约100℃的热水中加入四氯化钛,在约75℃或其以上、溶液的沸点或其以下的温度下,控制氯离子的浓度的同时水解四氯化钛,作为氧化钛溶胶得到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的方法(特开平11-043327号公报),或者向约75~约100℃的热水中加入四氯化钛,在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任何一方或者双方存在下,在约75℃或其以上、溶液的沸点或其以下的温度下,控制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总浓度的同时,水解四氯化钛,作为氧化钛溶胶得到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的方法(国际公开WO99/58451号公报)。
由此得到的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的大小,原始粒径通常为约5~约50nm。粒径如果超过约50nm,以其作为原料制造的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变大,不适用于介电材料、压电材料等功能材料。如果不足约5nm,则在制造氧化钛粒子的工序中的操作变得困难。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用酸性溶液中水解钛盐得到的氧化钛溶胶的情况下,得到的溶胶中氧化钛粒子的晶型没有限制,不局限于板钛矿型。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四氯化钛或者硫酸钛等钛盐,与在中性或者碱性溶液中进行相比反应速度可得到控制,因此可以得到粒径单粒化、分散性优良的氧化钛溶胶。另外,由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阴离子难以进入生成的氧化钛粒子的内部,因此在制造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时可以降低阴离子混入到其粒子中。
另一方面,如果在中性或者碱性溶液中水解,则反应速度变大,初期引起许多核产生。因此,变为粒径小,但是分散性差的氧化钛溶胶,粒子会凝集成头发结状。在以这样的氧化钛溶胶作为原料制造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情况下,得到的粒子即使粒径小,分散性也会变差。另外,阴离子容易混入到氧化钛粒子的内部,在其后的工序中除去这些阴离子变得困难。
在酸性溶液中水解钛盐得到氧化钛溶胶的方法,只要是使得溶液保持酸性的方法即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优选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在安装了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内水解,抑制那时产生的氯的逸出,并保持溶液为酸性的方法(特开平11-43327号公报)。
另外,原料钛盐在酸性溶液中的浓度优选约0.01~约5摩尔/升。这时因为如果浓度超过约5摩尔/升,则水解的反应速度变大,得到粒径大、分散性差的氧化钛溶胶,如果不足约0.01摩尔/升,则得到的氧化钛浓度变小,生产性变差。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钡化合物,优选为水溶性的,通常是氢氧化物、硝酸盐、醋酸盐、氯化物等。另外,这些可以使用单独1种,也可以任意的比率混合2种或其以上的化合物使用。具体地讲,可以使用例如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等。
本发明的钛酸钡,可以采用使得含有板钛矿型结晶的氧化钛粒子和钡化合物反应的方法,或者使得在酸性溶液中水解钛盐得到的氧化钛溶胶和钡化合物反应的方法制造。
作为反应的条件,优选在碱性化合物存在的碱性溶液中反应。溶液的pH优选约11或其以上,更优选约13或其以上,特别优选约14或其以上。通过使得pH在约14或其以上,可以制造粒径更小的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反应溶液,例如,优选添加有机碱化合物,保持为pH约11或其以上的碱性。
作为添加的碱性化合物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优选为在烧结温度或其以下并且在大气压下或者减压下通过蒸发、升华和/或热分解变为气体的物质,例如优选使用TMAH(四甲基氢氧化铵)、胆碱等。如果添加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则得到的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中会残存碱金属,在成形、烧结、形成介电材料、压电材料等功能材料时其特性有可能变差,因此优选添加四甲基氢氧化铵等上述碱性化合物。
进而,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碳酸基(作为碳酸种包含CO2、H2CO3、HCO3-以及CO32-)的浓度,可以稳定地制造c/a大的钛酸钡。反应溶液中碳酸基的浓度(CO2换算值。以下没有特别地说明则同样。)优选为约500质量ppm或其以下,更优选为约1~约200质量ppm,特别优选为约1~约100质量ppm。碳酸基的浓度如果在该范围之外,则往往得不到c/a大的钛酸钡。
另外优选调制为使得,在反应溶液中,氧化钛粒子或者氧化钛溶胶的浓度为约0.1~约5摩尔/升,含有钡的金属盐的浓度换算成金属氧化物为约0.1~约5摩尔/升。进而,可以向反应后的钛酸钡中添加与选自Sn、Zr、Ca、Sr、Pb、La、Ce、Mg、Bi、Ni、Al、Si、Zn、B、Nb、W、Mn、Fe、Cu以及D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使得这些元素相对于BaTiO3不足约5摩尔%。这些元素,例如在制造电容器的情况下,可以调整种类和添加量,使得其温度特性等特性变为所希望的特性。
将这样调制的碱溶液边搅拌边在常压下、通常加热保持为约40℃~溶液的沸点温度、优选约80℃~溶液的沸点温度,使之反应。反应时间通常在约1小时或其以上,优选在约4小时或其以上。
一般来说,反应结束后的浆液采用电渗析、离子交换、水洗、酸洗净、渗透膜等方法除去杂质离子,但由于与杂质离子同时包含在钛酸钡中的钡也离子化并部分溶解,因此达到所希望组成比的控制性变差,另外由于结晶中产生缺陷,因此c/a比变小。作为除去碱性化合物等杂质的工序,优选不采用这样的方法而采用下述的方法。
通过烧结反应结束后的浆液,可以得到本发明的粒子。烧结可以提高含有钛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结晶性,同时通过蒸发、升华和/或热分解可以以气体的形式除去作为杂质残存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等阴离子或四甲基氢氧化铵等碱性化合物等,通常在约300~约1200℃下进行。烧结氛围气体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通常在大气中进行。
烧结前根据操作等需要,可以进行固液分离。作为固液分离,包含例如沉降、浓缩、过滤和/或干燥等工序。在沉降、浓缩、过滤工序中,为了改变沉降速度或者改变过滤速度,可以使用凝集剂或分散剂。干燥工序为蒸发或者升华液体成分的工序,例如可以使用减压干燥、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
再者,可以预先在室温~烧结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在大气压下或者减压下,以气体的形式除去碱性化合物等,进行烧结。
这样制造出的钛酸钡,BET比表面积x(单位:m2/g)以及Rietveld法算出的晶格的c轴长(单位:nm)和a轴长(单位:nm)之比y满足下式,具有优异的电特性。
y=c轴长/a轴长
y≥1.011-8.8×10-6×x3(其中,约0.1<x≤9.7)
y≥1.003(其中x>9.7)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四氯化钛(住友シチツクス制造:纯度99.9%)浓度为0.25摩尔/升的水溶液投入带有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抑制氯离子的逸出并保持酸性,同时加热至沸点附近。在该温度下保持60分钟并水解四氯化钛,得到氧化钛溶胶。得到的氧化钛溶胶一部分在110℃下干燥,用理学电机(株)制造的X线衍射装置(RAD-Bロ-タ-フレツクス)检测晶型,结果为板钛矿型氧化钛。
向126g氢氧化钡水合物(バライト工业制造)和2 0质量%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水溶液(セイケム昭和制造)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碳酸基浓度为60质量ppm(CO2换算值。以下没有特别地说明则同样。)的水溶液456g,pH成为14,在带有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热至95℃。将213g沉降浓缩上述溶胶得到的氧化钛浓度为15质量%的溶胶以7g/分的速度滴入反应器中。
将液温上升至110℃并继续搅拌,同时保持4小时进行反应,将得到的浆液自然冷却至50℃后,进行过滤。将滤过的残渣在300℃下干燥5小时,得到微粒子粉体。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由反应中使用的氧化钛量和氢氧化钡量算出的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8%。为了结晶化该粉体,在大气氛围下在880℃下保持2小时。这时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20℃。
用理学电机(株)制造的X线衍射装置(RAD-Bロ-タ-フレツクス)检测该粉体的X线衍射,结果得到的粉体为钙钛矿型BaTiO3。通过Rietveld解析由X线衍射强度求得c/a比为1.0104。采用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S为7.1m2/g,在该比表面积下通过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79。通过红外分光分析法定量试样中含有的碳酸基的量。如果碳酸基全部为碳酸钡,则相当于约1质量%的量。同时如果晶格内存在羟基,则在3500cm-1附近出现急陡的吸收峰,但是该试样中没有出现。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钙钛矿型BaTiO3。但是通过在60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25m2/g,c/a为1.0032。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钙钛矿型BaTiO3。但是通过在95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4.1m2/g,c/a为1.0106。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104。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钙钛矿型BaTiO3。但是通过在120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0.5m2/g,c/a为1.0110。由上式算出的c/a比等于1.0110。
实施例5:
除了减少TMAH添加量使得pH为11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8%。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7.3m2/g,c/a为1.0102。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76。
实施例6:
除了使用碳酸基浓度为75质量ppm的胆碱水溶液代替TMAH水溶液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9%。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7m2/g,c/a为1.01 03。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80。
实施例7:
除了使用市售的锐钛矿型氧化钛溶胶(石原产业制造STS-02)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板钛矿型氧化钛溶胶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8%。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7.7m2/g,c/a为1.0071。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70。
实施例8:
除了使用碳酸基含量为110质量ppm的TMAH代替碳酸基含量为60质量ppm的TMAH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8%。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7.3m2/g,c/a为1.0099。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76。
实施例9:
除了使用碳酸基含量为215质量ppm的TMAH代替碳酸基含量为60质量ppm的TMAH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7%。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7.5m2/g,c/a为1.0092。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7 3。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碳酸基含量为490质量ppm的TMAH代替碳酸基含量为60质量ppm的TMAH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4%。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8.1m2/g,c/a为1.0065。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63。
实施例11:
除了使用市售的锐钛矿型氧化钛溶胶(石原产业制造ST-02)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板钛矿型氧化钛溶胶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8%。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来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7.7m2/g,c/a为1.0071。由上式算出的c/a比大于1.0070。
比较例1:
一边搅拌草酸水溶液一边加热至80℃,向其中滴入BaCl2和TiCl4的混合水溶液,得到草酸钛钡。为了从得到的试样中除去氯而进行水洗后,通过在950℃下将其热分解得到BaTiO3。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4m2/g,c/a为1.0088。由上式算出的c/a比小于1.0104。在使用红外分光分析装置定量该试样中含有的碳酸基的量时,如果换算成碳酸钡则存在8质量%。由于生成大量作为杂质的碳酸基,因此正方晶化率不高。即可以推测作为介电材料的介电特性较差。
比较例2:
在3升高压釜中加入667g实施例1中合成的板钛矿型氧化钛溶胶、592g氢氧化钡水合物(Ba/Ti摩尔比为1.5)和1升离子交换水后,通过在150℃下保持1小时,在饱和蒸汽压下进行水热处理。将得到的试样中含有的过剩的钡水洗后,通过在800℃下保持2小时使之结晶化。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6.9m2/g,c/a为1.0033。由上式算出的c/a比小于1.0081。在使用红外分光分析装置评价该试样时,在3500cm-1附近可看到晶格内羟基的急陡的吸收峰。在水热合成法中由于晶格内带入了羟基,因此可以推测正方晶化率变低。
比较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锐钛矿型BaTiO3微粒子粉体。该粉体通过在300℃下保持2小时结晶化。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45m2/g,c/a为1.0000。
比较例4:
除了不添加TMAH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这时的pH为10.2。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86%。如果pH变低,则收率下降而不实用。
比较例5:
除了使用KOH代替TMAH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9%。水洗过滤后的试样,K浓度为100ppm。通过在800℃下保持2小时使得该试样结晶化,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该试样的比表面积为9m2/g,c/a为1.0030。由上式算出的c/a比小于1.0046。在使用红外分光分析装置评价该试样时,在3500cm-1附近可看到晶格内羟基的急陡的吸收峰。另外,Ba/Ti摩尔比与洗净前相比小0.07,由此可以暗示K与Ba同时溶出。
比较例6:
除了使用碳酸基浓度为1000质量ppm的TMAH代替碳酸基浓度为60质量ppm的TMAH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合成钛酸钡。实际收获量相对于理论收获量的比例为99.4%。通过在880℃下保持2小时结晶化的试样在与实施例1同样检测时,比表面积为8.3m2/g,c/a为1.0058。由上式算出的c/a比小于1.0060。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BET比表面积x(单位:m2/g)以及Rietve1d法算出的晶格的c轴长(单位:nm)和a轴长(单位:nm)之比y满足
y=c轴长/a轴长
y≥1.011-8.8×10-6×x3(其中,约0.1<x≤9.7)
y≥1.003(其中x>9.7)
的钛酸钡粒径小,并且介电常数高、电特性优异,通过使用由其制得的电介质瓷器等介电材料,可以得到层压陶瓷电容器等小型的电子部件,再通过将其用于电子仪器中,可以实现电子仪器的小型化、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