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沉箱拖运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工程施工中预制构件大型化趋势明显,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沉箱作为水
运工程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一种,其场内水平运输一般采用滚动气囊、轨道台车或滑板
工艺中的一种。
滚动气囊水平运输沉箱,一般应用于临时预制场出运沉箱,其具有前期投入小、投
产快等优点,缺点是安全隐患较大、运移速度慢、牵引阻力大。
轨道台车工艺,一般用于永久预制场出运沉箱,其具有出运速度快、安全、维护费
用低等优点,缺点是前期投入费用大、需特制的半潜驳浮船坞配合、需要的轨道管沟进行处
理等。
滑板工艺出运沉箱的优点是出运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其缺点是预制场需要预
留专门滑板槽,影响沉箱的预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运输速度快、
能耗低、安全性高的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若干下层轨道标准节、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若干滚动轨道标
准节和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若干上层轨道标准节,上层轨道标准节位于下层轨道标准节上
方,滚动轨道标准节位于上层轨道标准节和下层轨道标准节之间,上层轨道标准节包括呈
条形的上金属底座和位于上金属底座上方的上橡胶底垫,上金属底座两端设有固定装置,
上金属底座底部两侧分别具有侧翼,滚动轨道标准节包括相互平行的两道轴承连接装置,
两道轴承连接装置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金属滚轴,下层轨道标准节包括下金属底座和位于
下金属底座底部的下橡胶底垫,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分别固定有滚轮和拉伸弹簧,拉
伸弹簧顶端与支撑板底部固定,底端与下金属底座顶部固定,拉伸弹簧底端拉动下金属底
座,使下橡胶底垫与地面分离,上金属底座底部活动置于金属滚轴上方,上金属底座底部的
侧翼位于金属滚轴两端,金属滚轴下方活动置于下金属底座顶部,并下压下金属底座,使下
橡胶底垫贴合在地面上。
根据沉箱规模,连接若干上层轨道标准节,之后将沉箱固定在连接后的上层轨道
标准节上方,使沉箱底部与上橡胶底垫贴合,移动过程中,下层轨道标准节被下压,从而使
下橡胶底垫贴合在地面上,即可保持下层轨道标准节位置稳定,使沉箱和上层轨道标准节
一同通过滚动轨道标准节移动,移动一定距离后,拆卸后方的下层轨道标准节和滚动轨道
标准节,拆卸后的下层轨道标准节会通过拉伸弹簧底端拉动下金属底座,使下橡胶底垫与
地面分离,即可使拆卸后的下层轨道标准节带动滚动轨道标准节移动到前方并连接,以持
续进行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中,所述的轴承连接装置两端和下金属底座两
端分别设有接头,且能通过接头快速连接若干轴承连接装置,或快速连接若干下金属底座。
在上述的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装置为与上金属底座垂直的挡
板。
在上述的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中,所述的拖运装置共有三组,且每组拖运装
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层轨道标准节、下层轨道标准节和滚动轨道标准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快捷。
2、该装置可分节安装,有效提高制作、安装的效率。
3、该装置的适用性较强,可适用于各类预制场地、半潜驳。
4、该装置整体费用低、耐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拖运装置配合分解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本拖运装置使用状态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4是图3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上层轨道标准节;11、上金属底座;12、上橡胶底垫;13、侧翼;14、固定装置;
2、下层轨道标准节;21、下金属底座;22、下橡胶底垫;23、支撑板;24、滚轮;25、拉
伸弹簧;
3、滚动轨道标准节;31、轴承连接装置;32、金属滚轴;
4、沉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动式沉箱拖运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若干
下层轨道标准节2、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若干滚动轨道标准节3和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若干上层
轨道标准节1,上层轨道标准节1位于下层轨道标准节2上方,滚动轨道标准节3位于上层轨
道标准节1和下层轨道标准节2之间,上层轨道标准节1包括呈条形的上金属底座11和位于
上金属底座11上方的上橡胶底垫12,上金属底座11两端设有固定装置14,上金属底座11底
部两侧分别具有侧翼13,滚动轨道标准节3包括相互平行的两道轴承连接装置31,两道轴承
连接装置31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金属滚轴32,下层轨道标准节2包括下金属底座21和位于
下金属底座21底部的下橡胶底垫22,还包括支撑板23,支撑板23底部分别固定有滚轮24和
拉伸弹簧25,拉伸弹簧25顶端与支撑板23底部固定,底端与下金属底座21顶部固定,拉伸弹
簧25底端拉动下金属底座21,使下橡胶底垫22与地面分离,上金属底座11底部活动置于金
属滚轴32上方,上金属底座11底部的侧翼13位于金属滚轴32两端,金属滚轴32下方活动置
于下金属底座21顶部,并下压下金属底座21,使下橡胶底垫22贴合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轴承连接装置31两端和下金属底座21两端分别设有接头,且能通过接
头快速连接若干轴承连接装置31,或快速连接若干下金属底座21。固定装置14为与上金属
底座11垂直的挡板。拖运装置共有三组,且每组拖运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层轨道标准节
1、下层轨道标准节2和滚动轨道标准节3。
根据沉箱4规模,连接若干上层轨道标准节1,之后将沉箱4固定在连接后的上层轨
道标准节1上方,使沉箱4底部与上橡胶底垫12贴合,移动过程中,下层轨道标准节2被下压,
从而使下橡胶底垫22贴合在地面上,即可保持下层轨道标准节2位置稳定,使沉箱4和上层
轨道标准节2一同通过滚动轨道标准节3移动,移动一定距离后,拆卸后方的下层轨道标准
节2和滚动轨道标准节3,拆卸后的下层轨道标准节2会通过拉伸弹簧25底端拉动下金属底
座21,使下橡胶底垫22与地面分离,即可使拆卸后的下层轨道标准节2带动滚动轨道标准节
3移动到前方并连接,以持续进行移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层轨道标准节1、上金属底座11、上橡胶底垫12、侧翼13、
固定装置14、下层轨道标准节2、下金属底座21、下橡胶底垫22、支撑板23、滚轮24、拉伸弹簧
25、滚动轨道标准节3、轴承连接装置31、金属滚轴32、沉箱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
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
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