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冻胀地螺丝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基础,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有冻土层地区施工的新型防冻胀地螺丝。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地基基础,均采用混凝土基础施工,主要缺点有:工期长成本高、需要挖掘施工、浇筑养护周期长、受气候影响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废弃难回收、不可再利用等,地螺丝作为新型的基础施工方法,解决了混凝土基础的各种缺点,地螺丝设有杆状桩体,桩体的前端部呈钻尖状,桩体的后端设有与建筑物相连接的端部连接件,这种地螺丝具有施工快速、快速安装、无需开挖不破坏环境、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但是,在具有冻土层区域施工时,其使用特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地螺丝打入土壤内,由于冻土层随气候变化的膨胀力,会迫使地螺丝出现跟随冻土层一起膨胀的现象,因此会影响地螺丝上建筑物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快速、快速安装、无需开挖不破坏环境、可循环使用的地螺丝,尤其应用于冻土层区域的防冻胀地螺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冻胀地螺丝,设有杆状桩体,桩体的前端部呈钻尖状,桩体的后端设有与建筑物相连接的端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设有滑移套管,滑移套管与桩体之间有滑移阻力,滑移阻力小于地螺丝的初始抗拉拔力,滑移套管后端与桩体后端的端部连接件留有滑移空间。伸出滑移套管前端桩体上设有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桩体由钢管加工成空心桩体,桩体前端部加工成具有锥度角的钻尖,钻尖上设有螺旋叶片,当旋转桩体时,螺旋叶片给钻尖一个向下钻入的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桩体伸出滑移套管的前部间隔地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焊接在桩体上,螺旋叶片焊接长度不超过钻尖上的螺旋叶片焊接长度,当旋转桩体时,给钻尖一个向下钻入的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滑移套管前端部设有锥度管,以减小滑移套管的入土阻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桩体的后端设有与建筑物相连接的端部连接件可以为法兰盘,也可以是一个与桩体同轴线的连接螺母,连接螺母经支架与桩体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滑移套管安装于地螺丝的桩体的中端和上端部无叶片的位置,钻尖钻入硬质基础,滑移套管根据地区的冻层厚度设计,滑移套管的长度大于该地区的最大冻层厚度,滑移套管是防冻胀地螺丝的核心部分,冻土层遇冷会膨胀,地螺丝打入土壤内后,冻土层向上的膨胀力会带动可滑移套管向上滑移,与桩体之间产生滑动位移,可避免膨胀力对地螺丝主体的影响,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地螺丝支撑系统,无需开挖不受环境气候影响,不破坏生态环境,施工快速,根据不同土质情况,可选择多种规格地螺丝,满足各种工况需求;冻土层预冷会膨胀,地螺丝打入土壤内后,冻土层向上的膨胀力会带动可滑移套管向上滑移,与桩体之间产生滑动位移,可避免膨胀力对地螺丝主体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快速、生态环保、可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防冻胀地螺丝,设有杆状桩体,桩体的前端部呈钻尖状,桩体的后端设有与建筑物相连接的端部连接件,所述桩体的后端设有与建筑物相连接的端部连接件可以为法兰盘,也可以是一个与桩体同轴线的连接螺母,连接螺母经支架与桩体后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设有滑移套管,滑移套管与桩体之间有滑移阻力,滑移阻力小于地螺丝的初始抗拉拔力,滑移套管后端与桩体后端的端部连接件留有滑移空间,伸出滑移套管前端桩体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的桩体由钢管加工成空心桩体,桩体前端部加工成具有锥度角的钻尖,钻尖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自桩体的锥度开始焊接,焊接长度不超过钻尖总长的三分之二,当旋转桩体时,螺旋叶片给钻尖一个向下钻入的力;所述的桩体伸出滑移套管的前部间隔地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焊接在桩体上,螺旋叶片焊接长度不超过钻尖上的螺旋叶片焊接长度,当旋转桩体时,给钻尖一个向下钻入的力;所述滑移套管前端部设有锥度管,以减小滑移套管的入土阻力。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地螺丝的桩体部分1、叶片部分2、可滑移套管部分4和端部连接件部分3。所述地螺丝的桩体部分1为主体部分,钢管加工而成,一端经过加工形成锥端;所述叶片部分2焊接在地螺丝桩体的钢管上,自桩体的锥度开始焊接,焊接长度不超过桩体总长的一半;所述可滑移套管部分4,安装于地螺丝的桩体的端部无叶片的位置,是防冻胀地螺丝的核心部分,冻土层预冷会膨胀,地螺丝打入土壤内后,冻土层向上的膨胀力会带动可滑移套管向上滑移,与桩体之间产生滑动位移,可避免膨胀力对地螺丝主体的影响;所述端部连接件部分3焊接在桩体的端部,根据安装的需要,可加工各种不同规格的连接件。
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