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1714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78677.9

申请日:

2016.03.09

公开号:

CN205399307U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1F 15/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成都龙鸟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四川龙鸟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蜀都大道北一段1941号变更后: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蜀都大道北一段1941号|||授权

IPC分类号:

E01F15/04

主分类号:

E01F15/04

申请人:

成都龙鸟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泽春; 陈利; 张宇; 周文健; 张云; 杜均; 汪富强; 贾一冰; 刘小兵; 姚清江; 苏峰; 车弘芳; 任洪涛

地址: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蜀都大道北一段19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徐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包括固定桩、护栏、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护栏呈波纹板状,所述护栏与固定桩之间设有缓冲筒,所述护栏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上固定地设有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护栏,在护栏被车辆剧烈碰撞时触发振动开关工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碰撞的信息传递到远程控制端,交管部门能第一时间收到碰撞信息,有利于及时做出避免事故扩大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桩、护栏、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护栏呈波纹板状,所述护栏与固定桩之间设有缓冲筒,所述护栏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上固定地设有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盒,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振动开关、控制模块集成在智能盒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盒固定设置在护栏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所述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蓄电池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压放大器,所述蓄电池与直流电压放大器连接。

说明书

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但道路的建设速度仍然跟不上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尤其是在一些山区,道路硬化拓宽后,机动车辆的通过量暴增,由于山区的地形特殊,很多路段的两侧存在高差,设置护栏以保护车辆不冲出道路。但是,这样的纯机械结构并不能够及时将碰撞的信息传至交管部门,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事故造成的影响扩大,且,在护栏被碰撞损坏后,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位置修复,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在护栏上设置振动开关以及无线通讯模块,以提供一种判断事故发生位置的智能护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桩、护栏、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护栏呈波纹板状,所述护栏与固定桩之间设有缓冲筒,所述护栏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上固定地设有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筒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盒,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振动开关、控制模块集成在智能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盒固定设置在护栏外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蓄电池,所述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直流电压放大器,所述蓄电池与直流电压放大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护栏被车辆剧烈碰撞时触发振动开关工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碰撞的信息传递到远程控制端,交管部门能第一时间收到碰撞信息,有利于及时做出避免事故扩大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智能护栏本身,设有缓冲筒,并且缓冲筒为正六边形,从机械结构上可以减轻车辆碰撞的剧烈程度,增加缓冲的时间;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采用蓄电池供电,而蓄电池与直流电压放大器连接,也就是说,通过长距离直流供电,保持蓄电池的满电状态,同时,采用直流电压放大器避免长距离线路的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的后视图;

图3是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包括固定桩1、护栏3、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护栏3呈波纹板状,这样可以为车辆出现意外而碰撞提供第一道缓冲屏障,护栏3与固定桩1之间设有缓冲筒2,护栏3与缓冲筒2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并且,固定的位置在护栏3的中间位置,固定桩1与缓冲筒2也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护栏3上固定地设有振动开关,振动开关与控制模块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这三个部件放在一个智能盒4内,智能盒4安装的位置在波纹板状的护栏3最下面一个波的波形内侧,且在位于护栏3的靠近固定桩1的一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智能盒4的防水;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护栏3的长度在2-5米范围内,在两节护栏3连接的位置与固定桩1螺栓连接,智能盒4设置在正对固定桩1的位置处,避免意外的损坏。

进一步地,缓冲筒2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方便护栏3与缓冲筒2更好的贴合,并且,有利于缓冲,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筒2、护栏3、固定桩1都是钢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蓄电池,所述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蓄电池连接,还包括直流电压放大器6,所述蓄电池与直流电压放大器6连接。本实施例中,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的供电并不是通过直接的直流电供电,而是12V的直流电源通过线路5连通整个路段护栏上的蓄电池,再由每个护栏上的蓄电池供给振动开关、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的12V直流电,这样可以保证电路如有短时的故障,也不影响智能护栏的工作;又考虑整个路段距离较长,压降较大,在每隔100米设置一个直流电压放大器6,来保证每个蓄电池得到的输入电压保持稳定。

在智能护栏被车辆猛烈碰撞时,振动开关(在该领域也称作震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达到控制模块设置的阈值时,控制模块则控制无线通讯模块发出位置信息至远程的监控处,完成碰撞地点确认。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采用3G通讯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判断事故位置的智能护栏,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包括固定桩、护栏、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护栏呈波纹板状,所述护栏与固定桩之间设有缓冲筒,所述护栏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与缓冲筒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上固定地设有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护栏,在护栏被车辆剧烈碰撞时触发振动开关工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碰撞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