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81612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38980.3

申请日:

2016.03.24

公开号:

CN205400094U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16

主分类号:

E04G21/16

申请人:

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凤来; 刁领双; 孙绪杰; 汲彤焱; 张仲元

地址:

15000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经开区南岗集中区先锋路469号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7号楼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高志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它涉及一种建筑绑扎装备。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砌块墙片在吊装过程中绑扎速度慢,绑扎的周期长,工作效率低,过程繁琐的问题。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包括绑扎梁、多个绑扎绳和多个卡钩绑扎梁水平设置,绑扎梁上均布缠绕有多个绑扎绳,绑扎绳的中部设置在绑扎梁的上端面上,绑扎绳的两侧竖直向下设置,绑扎绳的一侧连接有绳长调节器,绑扎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卡钩,两个卡钩相对设置,卡钩的形状为“L”形。本实用新型用于砌块墙片的绑扎。

权利要求书

1.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
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包括绑扎梁(1)、多个绑扎绳(2)和多个卡钩(3)绑扎梁
(1)水平设置,绑扎梁(1)上均布缠绕有多个绑扎绳(2),绑扎绳(2)的中部设置在绑
扎梁(1)的上端面上,绑扎绳(2)的两侧竖直向下设置,绑扎绳(2)的一侧连接有绳长
调节器(4),绑扎绳(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卡钩(3),两个卡钩(3)相对设置,卡
钩(3)的形状为“L”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
绑扎绳(2)与绳长调节器(4)和绑扎绳(2)与卡钩(3)之间均通过U型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绑扎梁(1)的形状与墙片上端面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扎梁(1)的上端面的两侧均设有圆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钩(3)的竖直侧壁的高度为140mm,卡钩(3)的水平侧壁的长度为45mm,卡钩
(3)的宽度为50mm,卡钩(3)的厚度为6mm。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卡钩(3)的上端设有吊耳(3-1),绑扎绳(2)的两端分别与吊耳(3-1)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耳(3-1)的下端为竖直连接端,吊耳(3-1)的上端为圆形挂钩,圆形挂钩设置在卡
钩(3)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耳(3-1)的长度为30mm,吊耳(3-1)的圆形挂钩的外径为10mm,吊耳(3-1)的
圆形挂钩的内径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绑扎绳(2)为钢丝绑扎绳。

说明书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绑扎装备,具体涉及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
扎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化生产,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质量容易控制而在建设市场中占有一
定份额。在国外,其兴起于二次大战后各国的大规模恢复性建设中;在国内则的20世纪
90年代之前,有较多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钢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砌体
结构中,应用较少;国外当前在空心砌块中,也有部分装配式施工的应用,在配筋砌块砌
体结构房屋中,当前还没有应用。

国内的情况: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拼装的方法建造建筑的装配式结构是发展建筑
工业化的有效途径,它具有施工便捷、节省施工用地、节省用工量、施工质量高、现场湿
作业少、建筑垃圾和建筑噪声少等优点,同时还具有突出的节能减排效果。在我国建筑行
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并推广各种类型的装配式结构一直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到20世纪
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结构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最为广泛
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全国预制混凝土构件年产量达2500万立
方米。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又在新的时代背
景下有了新的发展。如PC结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都在应用和推广
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上海、沈阳等住宅产业化较为发达的
城市新建商品房中采用装配式结构开发建设的比率已达到20~30%,并将在未来几年取得
较大发展。

国外的情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1875
年,首项关于预制混凝土的专利在英国产生。1878年,巴黎博览会上的一栋临时别墅的
出现,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栋采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建筑的诞生。

二战后,世界各国均面临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前南斯拉夫的“IMC”体系、法国的
“SCOPE”结构体系等均得到广泛应用,且都经历了几次大的地震考验,显示了良好的
抗震能力。目前,各发达国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普及率已达
30%~50%左右。

综上,可见装配化施工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化技术
在配筋砌块砌体结构领域的应用则尚未开始。装配化生产,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
低、质量容易控制而在建设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而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的砌筑方
法又有很多难以避免的弊病,在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实施装配化施工,是今后
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砌块墙片在吊装过程中绑扎速度慢,绑扎的周期长,工作效
率低,过程繁琐的问题,进而提出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绑扎梁、多个绑
扎绳和多个卡钩绑扎梁水平设置,绑扎梁上均布缠绕有多个绑扎绳,绑扎绳的中部设置在
绑扎梁的上端面上,绑扎绳的两侧竖直向下设置,绑扎绳的一侧连接有绳长调节器,绑扎
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卡钩,两个卡钩相对设置,卡钩的形状为“L”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可调节长度的绑扎绳进行绑扎,可周转使用材料,降低成本;

2、使用调节器调节绳长,快速,安全;

3、创新使用卡钩快速钩住墙片,并通过可调绑扎绳的张紧来使卡钩的紧固;

4、控制卡钩底边深入灰缝中部分的厚度,使其与墙底的刚性垫块相配合,方便拆除;

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绑扎过程快速便捷,效率高,实现了装配化施工,提高了
整体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绑扎绳2、绳长调节器4和两个卡钩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绑扎梁1与绑扎绳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钩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集块模式吊装砌
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包括绑扎梁1、多个绑扎绳2和多个卡钩3绑扎梁1水平设
置,绑扎梁1上均布缠绕有多个绑扎绳2,绑扎绳2的中部设置在绑扎梁1的上端面上,
绑扎绳2的两侧竖直向下设置,绑扎绳2的一侧连接有绳长调节器4,绑扎绳2的两端分
别连接有一个卡钩3,两个卡钩3相对设置,卡钩3的形状为“L”形。

在墙片顶部设置刚性绑扎梁1,将多个绑扎绳2绕过绑扎梁1,绑扎绳2的底部各设
置一个卡钩3,通过调节绳长调节器4以张紧绑扎绳2,使刚性卡钩3钩住配筋砌块砌体
墙片的底部而绑牢墙片。吊装时只需吊住绑扎梁1,即可实现对墙片的吊装。本装置可顺
利将墙片绑扎在绑扎梁1上以实现墙片的吊装,操作简便,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集块模式是将分散的块材通过“积木式”砌筑、“整体化”装配集成为绿色建筑的新
型产业化模式,即工厂化生产的砌块,经现场集中砌筑、楼面装配、孔洞内配筋、灌注混
凝土,形成承重结构,融合自主创新的节能与防护技术,用新理念和新生产方式建造绿色
建筑的一体化模式。这里的块材,一般指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集块模式砌体墙片,指的
是全灌芯的配筋砌块砌体墙片,也就是将空心砌块墙片插入钢筋、灌注混凝土形成的墙片。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绑扎绳2与绳长调节
器4和绑扎绳2与卡钩3之间均通过U型卡扣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
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如此设计便于实现绑扎绳2与绳长调节器4和绑扎绳2与卡钩3之间的连接和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绑扎梁1的形状与墙片
上端面的形状相同。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如此设计可根据墙片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绑扎梁1,以实现不同墙片的绑扎和吊装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绑扎梁1的上端
面的两侧均设有圆倒角。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如此设计使得绑扎绳2绕过绑扎梁1时,在拉紧状态下能够有效防止绑扎绳2不被绑
扎梁1的锋利边缘割断。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卡
钩3的竖直侧壁的高度为140mm,卡钩3的水平侧壁的长度为45mm,卡钩3的宽度为
50mm,卡钩3的厚度为6mm。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如此设计使卡钩3的尺寸满足绑扎和吊装的强度需求,同时能够便于卡钩3卡钩住砌
体墙片的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卡钩3的
上端设有吊耳3-1,绑扎绳2的两端分别与吊耳3-1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
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或五相同。

如此设计便于实现绑扎绳2与卡钩3之间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吊耳3-1
的下端为竖直连接端,吊耳3-1的上端为圆形挂钩,圆形挂钩设置在卡钩3的外侧。本实
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如此设计便于实现绑扎绳2与卡钩3之间的连接,同时防止绑扎绳2与卡钩3的连接
处即吊耳3-1对绑扎过程造成干涉。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吊耳3-1
的长度为30mm,吊耳3-1的圆形挂钩的外径为10mm,吊耳3-1的圆形挂钩的内径为5mm。
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绑扎绳2为钢丝
绑扎绳。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七或八相同。

工作原理

本装置利用绑扎绳2竖向受力线与卡钩3基本重合的特点,用两个相对的卡钩3对墙
片起到垂直向上的绑扎力,一旦绷紧,利用卡钩3和墙片的摩擦力,可以保证卡钩3不会
脱出墙外。要想卡钩3不滑出,根据受力平衡,

F·h=G·e(1)

其中公式(1)中F表示卡钩3的摩擦力;h表示卡钩3摩擦力的力矩,即卡钩3的
高度,G表示墙片的重力;e表示墙片重力的力矩,即墙片的重心与卡钩3之间的距离。

只要钢材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f

f=F/G>e/h≈0.1(2)

即可,这是很容易满足的,钢材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远远大于0.1,所以是安全
的。

其中公式(2)中f表示钢材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F表示卡钩3的摩擦力;h
表示卡钩3摩擦力的力矩,即卡钩3的高度,G表示墙片的重力;e表示墙片重力的力矩,
即墙片的重心与卡钩3之间的距离。

使用前,先根据墙片的高度确定大致的钢丝绳2的长度,此时其长度应考虑卡钩3、
U型卡扣、绳长调节器4的长度,然后依次将卡钩3、钢丝绳2、绳长调节器4等连接起
来。当绑扎梁1放在墙片顶面后,将以上装置从绑扎梁1的上面绕过,使卡钩3处于墙片
底端,调节绳长调节器4,使得整个绑扎装置紧绷,完成绑扎。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它涉及一种建筑绑扎装备。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砌块墙片在吊装过程中绑扎速度慢,绑扎的周期长,工作效率低,过程繁琐的问题。集块模式吊装砌块砌体墙片的卡钩式绑扎装置包括绑扎梁、多个绑扎绳和多个卡钩绑扎梁水平设置,绑扎梁上均布缠绕有多个绑扎绳,绑扎绳的中部设置在绑扎梁的上端面上,绑扎绳的两侧竖直向下设置,绑扎绳的一侧连接有绳长调节器,绑扎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卡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