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门洞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门洞防护装置,属于电梯安装期间井道门洞
的专业安全防护工具。
背景技术
“建筑安全防护要求”仅对土建建设过程的电梯井、竖向洞口防护做了要
求,但并未对电梯安装过程中井道竖向门洞的防护提出要求。电梯实际安装过
程中需要电梯安装施工单位自行做好门洞的防护工作,严防任何物体进入井道
内部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电梯安装期间的井道门洞防护,一般采用:
(1)脚手架钢管和扣件搭建的平面的井字型结构防护,不足之处在于:该
防护不能与建筑物的井道土建结构紧密衔接,容易被人为移动。且没有覆盖井
道门洞的所有平面位置(仅为框架)。细小物体、建渣、建筑材料和人容易掉入
井道内部,造成安全事故;
(2)其它随意方式的井道门洞覆盖(如工地丢弃的木板、软网和木条等),
不足之处在于:该防护不能与建筑物的井道上建结构紧密衔接,容易被人为移
动。不能重复使用。安装方式随意不能标准化。废弃材料无质量和强度保障。
细小物体、建渣、建筑材料和人容易掉入井道内部,造成安全事故;
(3)帆布覆盖加钢管筋,不足之处在于问:该防护不能与建筑物的井道上
建结构紧密衔接,容易被人为移动。帆布的使用寿命有限。细小物体、建渣、
建筑材料和人容易掉入井道内部,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梯井
道门洞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道门洞防
护装置,包括:
若干个防护组件,所述的若干个防护组件沿着纵向布置,每个防护组件具
有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的左、右侧分别设置侧方固定孔,位于顶部的边框
的上侧设置顶部固定孔,位于底部的边框的下侧设置底部固定孔,每个矩形边
框内设置金属丝网,两相邻的防护组件由活动百叶连接;
若干个夹件,每个夹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夹
臂的端部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带垫圈及螺帽的螺栓,所述第一夹臂
与土建门洞连接,所述第二夹臂通过螺栓配合垫圈及螺帽与所述防护组件的侧
方固定孔连接,用以将电梯井门洞防护装置紧固于电梯井门洞处。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组件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是:所述夹件数量为八个。
优选的是:所述电梯井门洞防护装置宽×高尺寸分为1000mm×2200mm,或
者1100mm×2200mm,或者1200mm×2200mm,或者1300mm×2200mm。
优选的是:两相邻的防护组件由三到四个活动百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金属丝网为钢丝网或者铁丝网。
优选的是:所述矩形边框由L型角铁焊接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金属丝网与矩形边框通过加强筋或加强铁片焊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材料防护电梯安装井道门洞,不易被移动和破坏。
(2)本实用新型全覆盖电梯安装井道门洞,避免工地现场15mm以上建渣
落入井道,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可租赁,减少门洞防护成本,
可批量标准化生产。
(4)本实用新型安装拆除方便,可折叠收纳运输搬运,方便灵活。
(5)安装该装置后不影响电梯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梯井道门洞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电梯井道门洞防护装置中防护组件上的固定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中夹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边框,2-金属丝网,3-活动百叶,11-顶部固定孔,12-
底部固定孔,13-侧方固定孔,41-第一夹臂,42-第二夹臂,51-螺栓,52-垫圈,
5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到图3,电梯井道门洞防护装置主要由若干个防护组件以及若干个
夹件组成。
所述的若干个防护组件沿着纵向布置,每个防护组件具有矩形边框,所述
矩形边框的左、右侧分别设置侧方固定孔,位于顶部的边框的上侧设置顶部固
定孔,位于底部的边框的下侧设置底部固定孔,每个矩形边框内设置金属丝网,
本实施例中金属丝网的目的是防止15mm以上建渣落入井道,需要说明的是,孔
眼越小,可阻拦的建渣就越多,在满足阻拦建渣的前提下,丝网孔眼的大小可
根据实际需要选定,两相邻的防护组件由活动百叶连接;每个夹件包括相互垂
直的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夹臂的端部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
置带垫圈及螺帽的螺栓,所述第一夹臂与上建门洞连接,所述第二夹臂通过螺
栓配合垫圈及螺帽与所述防护组件的侧方固定孔连接,用以将电梯井门洞防护
装置紧固于电梯井门洞处。
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数量为四个。所述夹件数量为八个(每个侧方固
定孔处设置一个)。所述电梯井门洞防护装置宽×高尺寸(根据电梯井道门洞的
大小)分为1000mm×2200mm,或者1100mm×2200mm,或者1200mm×2200mm,或
者1300mm×2200mm。两相邻的防护组件由三到四个活动百叶连接。所述金属丝
网为钢丝网或者铁丝网。所述矩形边框由L型角铁焊接而成。所述金属丝网与
矩形边框通过加强筋或加强铁片焊接为一体。
电梯井道门洞防护装置制作工艺:
(1)每套(每个门洞)电梯安装井道门洞防护装置由4扇高550mm的可
折叠的活动连接防护组件构成;
(2)每个防护组件由40mm长4mm厚L型角铁焊接成长方形边框,中间铺
钢丝网或铁丝网,钢丝网或铁丝网与角铁边框采用加强筋或加强铁片焊接而成
(钢丝网或铁丝网与边框焊接处由加强筋或者加强贴片压住后进行牢固焊接,
目的是方便焊接,焊接后更加牢固);
(3)防护组件与防护组件之间采用活动百叶扣焊接而成,每两个组件之间
有3-4个百叶扣。
组件展开后可竖向平铺全覆盖井道门洞,装置与土建门洞之间采用夹件(为
L型钢筋夹件)连接,夹件一头采用带有螺纹的螺杆配合螺帽收紧或松开,夹件
螺栓与螺帽之间有垫片,以便安装和拆除,夹件一头(第一夹臂)夹住砖墙后
壁,一头(第二夹臂)穿过装置边框角铁一侧的侧方固定孔,通过垫片配合螺
帽进行紧固。每个防护组件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夹件,每套装置则有8个夹件。
装置不用时可折叠收起,每次使用后需要清洁润滑保养,以便重复使用。
电梯安装井道门洞防护装置的夹件可采用L型钢筋为材料,也可使用钢筋
加钢片焊接成L型。本产品适用于所有厂家的直升电梯的安装井道门洞之防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
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
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