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81557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57416.9

申请日:

2016.03.02

公开号:

CN205400594U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10/3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凤平 刘志文 王世斌 刘新民 李建民 张冬阳 苏宏刚 徐伟伟 李宝玲 侯韩龙 李宏卜变更后:陈凤平 刘志文 王世斌 徐伟伟 张冬阳 刘新民 李建民 苏宏刚 李宝玲 侯韩龙 李宏卜|||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10/3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凤平 刘志文 王世斌 刘新民 李建民 苏宏刚 徐伟伟 李宝玲 侯韩龙 李宏卜变更后:陈凤平 刘志文 王世斌 刘新民 李建民 张冬阳 苏宏刚 徐伟伟 李宝玲 侯韩龙 李宏卜|||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0/32

主分类号:

E21B10/32

申请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陈凤平

发明人:

陈凤平; 刘志文; 王世斌; 刘新民; 李建民; 苏宏刚; 徐伟伟; 李宝玲; 侯韩龙; 李宏卜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代理人:

王永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钻头主体的前部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钻头主体上设有键槽,键槽内安装有平键,滑动体通过平键套装在钻头主体上;滑动体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复合片体,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滑动体上,钻头主体和滑动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当进行煤层钻孔作业时,顶部复合片体首先与煤层接触并受到钻机的推力,同时受到煤层的反推力,从而带动端盖与滑动体压缩弹簧,并通过滑动体前部的斜面推动用轴肖安装在主体上的活动复合片体沿装置的径向方向张开,从而实现钻孔过程的自压式变径目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能良好为复杂煤层钻顶一体化成孔新工艺打下可行性基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包括钻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头主体(1)的前部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3),钻头主体(1)上设有键槽,键槽内安装有平键(11),滑动体(4)通过平键(11)套装在钻头主体(1)上;滑动体(4)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复合片体(9),端盖(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滑动体(4)上,钻头主体(1)和滑动体(4)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钻头主体(1)上通过轴肖(2)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体(4)的前部为斜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体(4)上设有销孔,限位肖(5)安装在滑动体(4)的肖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盖(6)的尾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复合片体(8)和顶部复合片体(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10)通过端盖(6)安装在钻头主体(1)和滑动体(4)的内孔内。

说明书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钻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尤其是对成孔困难的具有瓦斯突出危险的复杂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钻孔、或进行消除瓦斯突出危险而进行泄压强制钻排钻孔作业时,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钻孔过程的卡钻、抱钻、顶钻、钻机过负荷与塌钻现象时,以及为了满足钻顶一体化新钻孔工艺的要求,需要钻头装置具有可变径的功能。目前这种专门用于煤矿开采变径的钻头还没有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钻孔技术的不足,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技术没有专门用于煤矿开采变径的钻头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能良好的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按技术方案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包括钻头主体,所述的钻头主体的前部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钻头主体上设有键槽,键槽内安装有平键,滑动体通过平键套装在钻头主体上;滑动体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复合片体,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滑动体上,钻头主体和滑动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

作为优选,钻头主体上通过轴肖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

作为优选,滑动体的前部为斜面结构。

作为优选,滑动体上设有销孔,限位肖安装在滑动体的肖孔内。

作为优选,端盖的尾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复合片体和顶部复合片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通过端盖安装在钻头主体和滑动体的内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滑动体的前部为斜面结构,当滑动体受到压力而向做头主体方向移动时,斜面向径向方向推动活动复合片体,使得活动复合片体径向张开,使所钻出的孔径加大,实现变径的目的。而且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当钻机对钻头的推力解除时,滑动体便会在弹簧的推动下,产生轴向运动,滑动体的斜面不再推动活动复合片体,从而活动复合片体回到原位,结束变径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能良好,操作钻孔过程中可自压式变径,为复杂煤层钻顶一体化成孔新工艺打下可行性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径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钻头主体1,轴肖2,活动复合片体3,滑动体4,限位肖5,端盖6,顶部复合片体7,第一固定复合片体8,第二固定复合片体9,弹簧10,平键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这种装置由钻头主体1、滑动体4等组成。钻头主体1的前部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3,变径时活动复合片体3形如机翼,设置为两片,两片活动复合片体3的前端分别设有轴肖,活动复合片体3分别通过轴肖2铰装在钻头主体1的前端。钻头主体1上设有键槽,键槽内安装有平键11,滑动体4通过平键11套装在钻头主体1上,通过平键11滑动,

滑动体4的前部为斜面结构,滑动体4上设有肖孔,限位肖5安装在滑动体4的肖孔内,滑动体4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复合片体9,端盖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滑动体4上。

端盖6的尾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复合片体8和顶部复合片体7。

弹簧10分别安装在主体1和滑动体4的内孔内,用于保障推动滑动体4,实现变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中,变径的过程是通过钻机对顶部复合片体7及端盖6施与推力,而煤层又对其给予反推力,致使滑动体4向后(钻头主体1方向)产生滑动,并通过斜面使活动复合片体3沿钻头主体1径向张开,从而实现可变径的目的。

当钻孔结束或想后拉钻头装置时,因推力消失,弹簧10便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将滑动体4沿钻头主体1而推开,变径钻孔结束,活动复合片体3恢复到贴紧主体1的状态,以便其从套管孔内退出钻杆与钻头。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变化,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自压式可变径钻头装置,钻头主体的前部安装有活动复合片体,钻头主体上设有键槽,键槽内安装有平键,滑动体通过平键套装在钻头主体上;滑动体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复合片体,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滑动体上,钻头主体和滑动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当进行煤层钻孔作业时,顶部复合片体首先与煤层接触并受到钻机的推力,同时受到煤层的反推力,从而带动端盖与滑动体压缩弹簧,并通过滑动体前部的斜面推动用轴肖安装在主体上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