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
构,主要用于煤矿开采引发的残煤自燃灾害治理工程。
背景技术
残煤自燃是露天煤矿常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露天边坡残煤自燃
发火,使得矿坑内全天烟雾缭绕,造成露天矿坑周边大气环境严重污染,严重危
害着周边市民的身心健康;残煤自燃同时导致风化岩石松软,原有台阶破坏,边
坡面貌千疮百孔、外表破烂不堪,给露天矿边坡安全造成极大影响;由于采空区
旧巷内的浮煤及边坡煤层露头的自燃,使得边坡岩体内深部井工开采矿山煤层始
终处于自燃发火状态,不时有CO有害气体涌入井工开采巷道,当有明火存在时
极易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残煤自燃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
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为矿山地质
灾害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该结构包括:着火区、注浆孔、混凝土
层,具体结构如下:着火区设置注浆孔,注浆孔排列成矩形框注浆区,在着火区
表层设置混凝土层。
所述的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混凝土层设置钢筋网。
所述的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混凝土层厚150mm,混凝土层中设置
直径6.5mm、间距200mm钢筋网。
所述的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注浆孔的孔深5-10m,孔距0.3-0.6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矿区残煤自燃现象严重的露天矿区,其治理结构简单可行、
效果显著,在治理残煤自燃的同时,也提高了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浆灭火治理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浆灭火治理结构剖面图。
图中:1着火区;2注浆孔;3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主要包括:着
火区1、注浆孔2、混凝土层3等,具体结构如下:
着火区1设置注浆孔2,注浆孔2排列成矩形框注浆区,在着火区1表层设
置混凝土层3。
本实用新型残煤自燃的注浆灭火治理结构,采用注浆加喷射混凝土,对采空
区、废巷道及破碎岩层与裂隙进行堵塞,从而实现灭火,其工作内容如下:
(1)在着火点周围实施钻孔注浆,孔深5-10m,孔距0.3-0.6m,采用孔径
108mm、壁厚4mm的钢管,钢管做成花管状,空隙率25%左右。
(2)灭火后,在表层喷射150mm厚C30混凝土,配置一层直径6.5mm、间
距200mm(Ф6.5200)钢筋网,起到表层隔氧和保护包裹的作用,以其达到推
迟复燃或减少复燃的可能性。
(3)注浆采用M20纯水泥浆,水灰重量比为1:0.6左右。
(4)注浆孔采用汽车钻成孔,回填层采用套管冲击钻进,然后采用泥浆护壁
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