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机式流体喷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扳机式流体喷出器,包括:设有水平方向排出流体的排出流路,并在该流路的下方配置汽缸的本体、相对于该本体呈摇动自如地被保持着的扳机,以及和该扳机一同动作而在活塞内滑动的活塞。
背景技术
扳机式流体喷出器是利用使用者以手指扣扳机而引起帮浦(pump)作用,以将充填至容器本体的内容物排出。通常在本体内具有水平方向排出流体的排出流路以及和该排出流路并置的汽缸(cylinder),且具有利用设于本体的销(pin)而被摇动自如地支持着的扳机,以及和该扳机一同在汽缸内滑动的活塞。活塞是和设于扳机的突部相接触,以在扣扳机时在汽缸内一同和扳机引起押入动作,而当手指自扳机离开时,则利用配置于汽缸内的回复弹簧的弹力,在汽缸内引起押回的动作。
且,扳机式流体喷出器具有:把由活塞地押入动作而开放的排出流路的流体排出到外部的弹性阀所构成的排出阀,及把由活塞的押回动作而开放的排出流路的流体吸入到的球形阀所构成的吸入阀,并将具有这些阀共通的阀座的吸入器(intake)插入到本体内。吸入器具有与设于汽缸的连通孔一同排列的连通孔,并具有从容器本体吸上内容物的浸管(diptube)以及透过密封构件安装在容器口部的盖。
更,扳机式流体喷出器是透过旋转构件把喷嘴安装在排出流路上,利用使用者的操作,通过使从容器本体吸上来的内容物经由排出流路在旋转构件及喷嘴间旋回,以自排出口把内容物呈雾状喷出。
如这样,习知的扳机式流体喷出器是由许多的零件所构成,因而有组装作业烦杂及成本上升的问题点。特别是,当回复弹簧是由不锈钢等的金属构成时,因为是配置在活塞和汽缸之间,很容易透过连通孔接触到内容物,不仅组装困难,在废弃时也需和树脂制的其它零件分开,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成,利用减少扳机式流体喷出器的零件数,以谋得改善组装的作业性并降低成本,并可确保很容易地废弃。
为解决此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扳机式流体喷出器,包括:一个本体,设有水平方向排出流体的一排出流路,以及配置于排出流路下方的一个汽缸、一个扳机,为摇动自如地被保持在本体上,以及一个活塞,与扳机一同动作,以在汽缸内往复滑动。其中扳机包含:摇动自如地被支持在本体上的一个扣挂部分,以及从扣挂部分的摇动部一体延伸的延长部折返,并将此折返部保持在本体上,并使延长部的先端定位成可接触扣挂部分的一个弹性部分。
根据本发明,与扳机的扣操作一同动作,在汽缸内引起押入活塞的动作,当手指离开扳机时,利用和扣挂部分一体形成的弹性部分产生弹力,藉此,以在汽缸内引起活塞的押回动作,所以很容易接触内容物,而且也不需要难组装的额外的汽缸弹簧。因此,可改善组装的作业性并可减轻制造成本。
而且,因具有与扳机的扣挂部分一体的弹性部分,扳机式流体喷出器的零件全都可以是树脂制的,所以制造及废弃都很容易。尤其是当构成零件全都是同一树脂(例如为聚丙烯)时,因为不需分出成分不同的其它树脂的分别作业,所以适于资源回收。
除此之外,弹性部分,是把自扣挂部分的摇动部一体地延长的延长部折返,且此折返部被本体的内壁保持着,且该延长部的先端则被定位成可和扣挂部分相接触,所以弹性部分的复原性良好,手指离开扳机之后的押回动作可快速地进行,因而也可改善操作性。
本发明的扳机式流体喷出器,更包括一盖,安装至本体,并在盖与排出流路之间形成一内部空间,其中扳机的折返部是由本体或盖保持着。
本发明的扳机式流体喷出器,更包括:一个排出阀,把由活塞的押入动作而被开放的排出流路内的流体排出到外部,以及一个吸入阀,吸入由活塞的押回动作而被开放的排出流路内的流体。
排出阀及吸入阀,是一体地设于被插置在排出流路及内部空间内而在排出流路及内部空间之间形成流路的一中子要素的舌片,且排出阀是位于排出流路的排出口附近,而吸入阀是位于前述内部空间。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排出阀及吸入阀,是一体地设于被插置在排出流路及内部空间内而在排出流路及内部空间之间形成流路的一中子要素的舌片,且排出阀及吸入阀是分别位于内部空间。
更,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吸入阀包括:一第1中子要素,被插置在内部空间内或内部空间及排出流路内,并具有内部流路、一第2中子要素,具有一阀体,被插置在排出流路内并封锁内部流路,以及一第1中空管,透过螺丝而可开闭地保持着该阀体。且排出阀包括一第3中子要素,具有该第1中空管、被插置于该排出流路内以封锁该第1中空管的一阀体,以及一第2中空管,透过螺丝以可开闭的方式保持着该阀体。
本体可在排出流路的排出口附近一体地具有一个旋转构件。
而且,本体可具有一个连结部,连结至一个容器本体的口部。
较佳的是,扳机的弹性部分是配置于与排出流路略同高的位置。
弹性部分,可以是以延长部的折返部为界线,一边具有延长部折曲至少一处的屈曲部,另一边具有延长部折曲多处的波形部。
较佳的是,扳机及活塞的一边具有保持销,且另一边具有比该保持销更大径的开口,通过将该保持销插入此开口,以使该扳机及该活塞一同动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1B分别绘示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安装有扳机帮浦的容器的正面图及沿1B-1B线的断面图。
图2是同一扳机帮浦的侧视断面图。
图3A、3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本体侧视图及断面图。
图4A、4B分别绘示同一本体平面图及底面图。
图5A、5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盖的正面图及沿5B-5B线的断面图。
图6A~6C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盖的正面图、侧面图及沿6C-6C线的断面图。
图7A、7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活塞上面的断面图及绘示侧面的局部断面图。
图8A、8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中子要素的上面及侧面的局部断面图。
图9A、9B分别绘示安装于主体的排出口附近的喷嘴的正面图及沿9B-9B线的断面图。
图10绘示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安装有扳机帮浦的容器的侧视断面图。
图11A、11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本体侧视图及断面图。
图12A、12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中子要素的上面及侧面的局部断面图。
图13绘示关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安装有扳机帮浦的容器的侧视断面图。
图14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全部零件分解图。
图15A、15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本体侧视图及沿15B-15B线的断面图。
图16A、16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第1中子要素的下面图及沿16B-16B线的断面图。
图17A、17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第2中子要素的平面图及沿17B-17B线的断面图。
图18A、18B分别绘示同一扳机帮浦的第3中子要素的平面图及沿18B-18B线的断面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扳机帮浦; 110、210、310:本体;
110h1、210h1、310h1:钩穴;
110h2、210h2、310h2:安装孔;
110w、211p、210w、310w:内壁;
111、211、311:排出流路;
111a、211a、311a:排出口; 111b、211b、311b:开口;
111f1、111f2、211f1、211f2:内周面;
111h、211h:开口; 112、212、312:汽缸;
113、213、313:连结部; 113h、213h、313h:开口;
114、214、314:销; 120、220、320:盖;
121:导板; 122:钩部分; 123:分隔板;
130、230、330:扳机; 131:扣挂部分;
132c:折返部; 131h:销孔; 131k:活塞导入部;
131p:销; 132、232:弹性部分;
132a:屈曲部; 132b:波形部; 132c:折返部;
132e、232e:延长部的先端; 133:梁; 134:突起;
140、240、340:活塞; 140a:活塞的先端; 140h:开口;
150、250、350:中子要素; 151、251:凸部;
152:肋部; 153、154、253、254:舌片;
160、260、360:喷嘴; 160a:开口;
170、270、370:浸管; 252:流路沟; 311n:流通沟;
351:第1中子要素; 352:第2中子要素;
353:第3中子要素; 351d:段差部分(座部);
351h:流通孔; 351R、352R、353R:内部流路;
352a、353a:阀体; 352b、353b:弹簧;
352c:第1中空管; 353c:第2中空管;
352d:座部; 352e:排出口; 400:容器;
410:口部; 411:凸部;
R1:第1通路; R2:第2通路; R3:第3通路;
R:内部空间; R1:密闭空间; Δc: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扳机式流体喷出器的第1实施例的扳机帮浦100安装于容器400上的状态。扳机帮浦100是由本体110、盖120、扳机130、活塞140、一体具有排出阀与吸入阀的中子要素150、喷嘴160及浸管170的7个零件所构成。本体110是如图3A、3B所示,具有把流体往水平方向排出的排出流路111、置于该排出流路111下方的汽缸112,以及后述的连结部113于一体。排出流路111,在其排出口111a附近一体地具有旋转构件,且其后端开口111b为具段差的大径部,透过从连结部113的开口导入的浸管170和第1通路R1相连通。汽缸112是过第2通路R2和排出流路111相连通,且透过第3通路R3和连结部113相连通。
连接部113是用以连结至容体本体400的口部410(参照图2),如图1B所示,在容器本体400的口部410上所设的凸部411具有嵌合开口113h。在此场合,只要使容器本体400的凸部411和设于连结部113上的开口113h嵌合,就可以对容器本体400安装并进行定位。而且,若把从开口113h露出的容器本体400的凸部411往容器本体400的内侧按押时,便可容易地把本体110从容器本体400取下。
又,连结部113若做成和容器本体400所设的凸部411嵌合的形状的话,也可以把本体110的外侧面当作无开口的凹部,使此凹部嵌合至设于容器本体400的凸部411,而取代掉开口113h。反之,也可以在连结部113上,设有和容器本体400的口部410的开口或凹部嵌合的凸部。更,也可以使连结部113内面所设的螺纹和设于容器本体400的口部410外面的螺纹相螺合。
如图5A、5B所示,盖120,在其顶面内侧一体地具有2个导板121、钩部分122及分隔板123。这些导板121是如图2所示,发挥了对本体110定位盖120的功能。钩部分122是,发挥分别嵌合到形成于本体110上面的2个钩穴110h1而把盖120固定至本体110上的功能。分隔板123是如图2所示,当把盖120安装至本体110时,封锁排出流路111的后端开口111b而在其与该排出流路111之间形成内部空间R。
扳机130是如图6A~6C所示,在使用者以手指扣挂的扣挂部分131上具有嵌合入设于本体110上的销114的销孔131h,并以摇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于本体110上,并设有和扣挂部分131为一体的弹性部分132。弹性部分132,是分别把从扣挂部分131的摇动部的销孔131h延伸的2个延长部折返,并构成分别与此些延长部的先端132e距所定间隙Δc而由在销孔131h附近所设的梁133支持的形状,以其延长部的折返部132c为界线,一边具有延长部为一处折曲的屈曲部132a,另一边具有延长部为多处折曲的波形部132b。
在把扳机130组装到本体110时,如图2所示,弹性部分132是配置于和排出流路111约略同一位置,在延长部折返之后,把折返部132c保持在设于本体110的内壁110w。此时,弹性部分132是和扣挂部分131相接触而被定位。且,在本实施例中,在折返部132c上设有突起134,使此些突134,如图2所示,分别嵌合至本体110上面的安装孔110h2,并把扳机130对于本体110做更强固的固定。
活塞140是如图7A、7B所示那样,具有比设于扣挂部分131的销131p还要大径的开口140h,并如图2所示,把销131p插入此开口140h以一同动作。活塞140的先端140a被插入扣挂部分131的活塞导入部131k。利用此销131p和开口140h,因为由扣扳机的操作,或是由弹性部分132的弹力产生的扳机130的回复可平滑地传达至活塞140,即使是简单又便宜的构造也可以改善操作性。
中子要素150是由聚乙烯等的弹性材料所构成,如图8A、8B所示,利用嵌合至设于本体110的开口111h的凸部151、与排出流路111内壁相接触的多个肋部152,插置于排出流路111及内部空间R而在排出流路111及内部空间R之间形成流路。中子要素150是如图2所示,在排出流路111的排出口111a附近的位置,内部空间R的位置分别一体地具有作为逆止阀的环状舌片153、154。舌片153、154因为分别是由弹性材料所构成,所以在把中子要素150插置在排出流路111及内部空间R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利用其弹力封锁排出口111a附近的内周面111f1及内部空间R的内周面111f2,而在排出流路111及中子要素150之间区划出环状的密闭空间R1。因此,舌片153,当在汽缸112内利用押入活塞140而透过第2通路R2加压密闭空间R1时,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座部111f1,并把密闭空间R1开放至外部,而舌片154,当在汽缸112内利用拉回活塞140而透过第2通路R2减压密闭空间R1时,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座部111f2,并开放密闭空间R1。也即,舌片153是和扳机130的扣动作一同运作而产生活塞140的押入动作,藉此,便具有把被开放的排出流路111内的流体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阀的功能,而舌片154是利用弹性部分132的弹力,和产生扳机130的回复一同动作而引起活塞140的押回动作,藉此,便具有把流体吸入至被开放的排出流路111内的吸入阀的功能。
在本体110的排出流路111的排出口111a附近,安装着如图9A、9B所示的喷嘴160。本体110,在排出流路111a附近,一体地具有旋转构件,在其外周安装喷嘴160。
在此,说明安装有第1实施例的扳机帮浦100的容器400的作用。
如图2所示,首先,使用者以箭头d方向扣扳机130的扣挂部131时,与扳机130的扣操作一同动作,活塞140会抵抗扳机130的弹性部分132的弹力,往汽缸112内押入而加压密闭空间R1。此时,弹性部件132的延长部先端132e按押扣挂部131的一边,会伸张屈曲部132a同时收缩波形部132b。
结果是,为了上升密闭空间R1的压力,排出阀153是把吸入阀154从着座的原样,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座部111f1,使密闭空间R1内的空气从排出流路111排出后,再利用其弹力,着座至座部111f1。接着,当使用者的手自扳机130离开时,屈曲部132a会收缩,同时波形部132b会伸长而复原,所以,利用其弹性部分132的弹力,活塞140是透过扳机130被押回而在密闭空间R1内产生负压。因此,吸入阀154,使排出阀153从着座的原状,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座部111f2,并透过浸管170及第1通路R1吸上容器本体400内的内容物,而导入至密闭空间R1。
随后,当使用者重复扳机130的扣操作时,为了增减充填至密闭空间R1内的内容物压力,排出阀153及吸入阀154会交互开闭而汲上容器本体400内的内容物,此内容物是经由排出流路111在排出口111a及喷嘴160内旋回,藉此,从喷嘴160的开口160a被喷雾出。
也即,扳机帮浦100,由扳机130的扣操作一同动作,在汽缸112内引起押入活塞140的动作,当手指离开扳机130时,利用和扣挂部分131一体形成的弹性部分132产生弹力,藉此,以在汽缸112内引起活塞140的押回动作,所以很容易接触内容物,而且也不需要难组装的额外的汽缸弹簧。因此,可改善组装的作业性并可减轻制造成本。
而且,因具有与扳机130的扣挂部分131一体的弹性部分,扳机帮浦100的零件全都可以是树脂制的,所以制造及废弃都很容易。尤其是当构成零件全都是同一树脂(例如为聚丙烯)时,因为不需分出成分不同的其它树脂,所以适于资源回收。又,当扳机130所用树脂,例如就成本方面的考虑,可用PP(聚丙烯),就耐久性的考虑,可使用POM(聚乙缩醛)等,也可分开用于不同零件,此外,PE(聚乙烯)或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等,可依各零件的功能/目的而使用既有的树脂。
除此之外,弹性部分132,是把自扣挂部分131的摇动部的销孔131h一体地延长的延长部折返,且该折返部132c被本体110的内壁110w保持着,且该延长部的先端132e则被定位成可和扣挂部分131相接触,所以弹性部分132的复原性良好,手指离开扳机130之后的押回动作可快速地进行,因而也可改善操作性。又,本实施例的扳机130,若延长部先端132e对喷雾方向左右偏移的话,可防止与扣挂部分131的非接触状态,所以,对于扣挂部分131虽可由梁133一体地支持,但不由梁133支持而定位也可。
况且,弹性部分132,虽可以是将其延长部折返,并将其先端132e定位于可与扣挂部131相接触位置的形状,但考虑到弹性部分132的复原性或耐久性的场合时,较佳的是,以其延长部的折返部132c为界线,一边具有把延长部折曲一处的屈曲部132a,另边具有把延长部折曲成复数处的波形部132b,特别是,如本实施例那样配置屈曲部132a及波形部132b,最具效果。
而且,扳机130是如本实施例那样,较佳的是,其弹性部分132配置于和排出流路111略同高位置。在此场合,可把扳机130的扣操作最有效率地传达至活塞140,且盖120的高度可被抑制为最小,藉此,可谋求扳机帮浦100的小型化。
又,第1实施例的扳机帮浦100,因为,排出阀153及吸入阀154是一体地设于被插置在排出流路111及内部空间R内的中子要素150,所以构成扳机帮浦100的零件数可减少。具体而言,可削减习知的扳机帮浦中一定需要的吸入器,和弹性阀及球形阀中任意一者,一共2个零件。因此,利用排出阀153及吸入阀154的共通化而减少零件数,可改善组装作业性,并可谋得成本降低。在此场合,排出阀153和吸入阀154,因为是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舌片,可和中子要素150一同简单且便宜地制造。
且,根据第1实施例,本体110在排出流路111的排出口111a附近一体地具有旋转构件,因而可谋求组装作业的改善及成本的降低。更,本体110一体地具有将本体100连结到容器本体400的口部410的连结部113,因而可改善组装作业性,并可谋求成本的降低。特别是本实施例的连结部113,例如利用容器400的凸部411及设于本体110的开口113h的嵌合,或者是利用容器400凸部411及设于本体110的凹部的嵌合等,可对容器400进行定位,藉此,扳机帮浦100可容易地安装至容器400及定位,可更进一步谋得组装作业性的改善。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关于在水平方向设有排出流路及其下方设有汽缸的扳机式喷出器,习知的扳机帮浦是由本体、扳机、活塞、汽缸弹簧、排出阀、吸入阀、吸入器、浸管、密封构件、盖、旋转构件及喷嘴的12个零件组成,相对于习知,第1实施例的扳机帮浦100用本体110、盖120、扳机130、活塞140、一体具有排出阀及吸入阀的中子要素150、喷嘴160及浸管170的7个零件就足够了。
图10绘示把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扳机帮浦200安装至容器400的状态。扳机帮浦200和第1实施例同样的,是由本体210、盖220、扳机230、活塞240、一体具有排出阀及吸入阀的中子要素250、喷嘴260及浸管270的7个零件构成,但在中子要素250上一体设置的环状舌片253、254的配置并不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本体210及中子要素250以外,皆可使用和第1实施例共通的零件,因而省略共通零件的说明。
本体210,如图11A、11B所示,一体地具有水平方向排出流体的排出流路211及并置于该排出流路211下方的汽缸212及连结部213。排出流路211,如图11B所示,在其排出口211a附近一体地具有旋转构件,并在其后端开口211b为具段差的大径部,其段差部分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环状内壁211p,透过从连结部213的开口导入的浸管170和第1通路R1相连通。汽缸212是过第2通路R2和排出流路211相连通,且透过第3通路R3和连结部213相连通。此连结部213在容器本体400的口部410上所设的凸部411具有嵌合开口213h。
扳机130是如图10所示,把设于本体210的销214嵌合至销孔131h,并以摇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于本体210上。弹性部分132的折返部132c是被设于本体210的内壁210w保持着。此时,弹性部分132是接触扣挂部分131以被定位。且,设在折返部132c上的突起134也分别嵌合至本体210上面所形成的2个安装孔210h2,以使扳机130能更强固地固定至本体210。
如图10所示,盖120,是利用在其顶面内侧所设的2个导板121而相对于本体210定位,并使在同一顶面内侧所设的2个钩部分122分别嵌合至形成在本体210上面的2个钩穴210h1,以固定至本体210。因此,当把盖120安装至本体210时,利用设于盖130的分隔板123,封锁排出流路211的后端开口211b而在其与该排出流路211之间形成内部空间R。
中子要素250是由聚乙烯等的弹性材料所构成,如图12所示,利用嵌合至设于本体210的开口211h的凸部251、与排出流路211内壁之间形成的流路的流路沟252,插置于排出流路211及内部空间R而在排出流路211及内部空间R之间形成流路。中子要素250,在内部空间R的位置分别一体地具有环状舌片253、254。舌片253、254因为分别是由弹性材料所构成,所以,如图10所示,在把中子要素250插置在排出流路211及内部空间R的状态下,利用其弹力封锁环状内壁211p的内周面211f1及内部空间R的内周面211f2,而区划出环状的密闭空间R1。因此,和第1实施例同样地,舌片253,当在汽缸212内利用押入活塞140而透过第2通路R2加压密闭空间R1时,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内周面211f1,并把密闭空间R1从流路沟252及排出流路111开放至外部。另一方面,舌片254,当在汽缸212内利用拉回活塞140而透过第2通路R2减压密闭空间R1时,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内周面211f2,并开放密闭空间R1。亦即,舌片253是和扳机130的扣动作一同运作而产生活塞140的押入动作,藉此,便具有把被开放的排出流路211内的流体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阀的功能,而舌片254是利用弹性部分232的弹力,和产生扳机130的回复一同动作而引起活塞140的押回动作,藉此,便具有把流体吸入至被开放的排出流路211内的吸入阀的功能。
其次,说明安装有第2实施例的扳机帮浦200的容器400的作用。
如图10所示,首先,使用者以箭头d方向扣扳机130的扣挂部131时,与扳机130的扣操作一同动作,活塞140会抵抗扳机130的弹性部分132的弹力,往汽缸212内押入而加压密闭空间R1。此时,弹性部件132的延长部先端232e按押扣挂部131的一边,会伸张屈曲部132a同时收缩波形部132b。
结果是,为了上升密闭空间R1的压力,排出阀253是把吸入阀254从着座的原样,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内周面211f1,使密闭空间R1内的空气从排出流路211排出后,再利用其弹力,着座至内周面211f1。接着,当使用者的手自扳机130离开时,屈曲部132a会收缩,同时波形部132b会伸长而复原,所以,利用其弹性部分132的弹力,活塞140是透过扳机130被押回而在密闭空间R1内产生负压。因此,吸入阀254,使排出阀253从着座的原状,抵抗其弹力而离开内周面211f2,并透过浸管170及第1通路R1吸上容器本体400内的内容物,而导入至密闭空间R1内。
然后,当使用者重复扳机130的扣操作时,为了增减充填至密闭空间R1内的内容物压力,排出阀253及吸入阀254会交互开闭而汲上容器本体400内的内容物,此内容物是经由排出流路211在排出口211a及喷嘴160内旋回,藉此,从喷嘴160的开口160a被喷雾出。
第2实施例的扳机帮浦200也是由本体210、盖220、扳机230、活塞240、具排出阀与吸入阀于一体的中子要素250、喷嘴260及浸管270的7个零件所构成,可达成和第1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13绘示安装有第3实施例的扳机帮浦300的容器400的状态。图14为扳机帮浦300的分解图。
扳机帮浦300具有本体310、盖320、扳机330、活塞340、一体具有排出阀及吸入阀的中子要素350、喷嘴360及浸管370,而中子要素350是由3个零件351、352、353所构成。因此,第3实施例也和第2实施例同样的,除了本体310及中子要素350以外,皆可使用和第1实施例共通的零件,因而省略共通零件的说明。
本体310,如图15A、15B所示,一体地具有水平方向排出流体的排出流路311及并置于该排出流路311下方的汽缸312及连结部313。排出流路311,在其排出口311a附近一体地具有旋转构件,并在其后端开口311b为具段差的大径部,其段差部分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流通沟311n,透过从连结部313的开口导入的浸管170和第1通路R1相连通。汽缸312是过第2通路R2和排出流路311相连通,且透过第3通路R3和连结部313相连通。此连结部313在容器本体400的口部410上所设的凸部411具有嵌合开口313h。
扳机130是如图13所示,把设于本体310的销314嵌合至销孔131h,并以摇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于本体310上。弹性部分132的折返部132c是被设于本体310的内壁310w保持着。此时,弹性部分132是接触扣挂部分131以被定位。且,设在折返部132c上的突起134也分别嵌合至本体310上面所形成的2个安装孔310h2,以使扳机130能更强固地固定至本体310。
盖120,如图13所示,是利用在其顶面内侧所设的2个导板121而相对于本体310定位,并使在同一顶面内侧所设的2个钩部分122分别嵌合至形成在本体310上面的2个钩穴310h1,以固定至本体310。因此,当把盖120安装至本体310时,利用设于盖130的分隔板123,封锁排出流路311的后端开口311b而在其与该排出流路311之间形成内部空间R。
第1中子要素351,在其外面,如图16A所示,具有嵌合至设于本体310的开口311h的凸部351,以此方式,被插置于排出流路311及内部空间R内。且,第1中子要素351,如图16B所示,具有透过第1通路R1而与浸管370相连通的内部流路351R。此内部流路351R,在其水平流路具有段差部分351d,以透过流通孔351h与设于本体310的流通沟311n相连通。
如图17A、17B所示,第2中子要素352,具有被插置于本体310的排出流路311内且封锁设于第1中子要素351的内部流路351R的阀体352a,及透过弹簧352b保持着此阀体352a的第1中空管352c,且此第1中空管352c的中空部分构成内部流路352R。第2中子要素352是如图13所示,把阀体352a插入至设于第1中子要素351的内部流路351R内,以接触到设于此内部流路351R内的段差部分351d而被组装。
如图18A、18B所示,第3中子要素353具有被插置于本体310的排出流路311内且封锁设于第1中空管352c的内部流路352R的阀体353a,及透过弹簧353b保持着此阀体353a的第2中空管353c,且此第2中空管353c的中空部分构成内部流路353R。第3中子要素353是把阀体353a插入至设于第1中空管352c的内部流路352R内,以接触到此内部流路352R的排出口352e而被组装。
在上述3个中子要素351~353插置于排出流路311及内部空间R的状态下,阀体352a利用弹簧352b的弹力,封锁由段差部分所形成的座部351d,且阀体353a利用弹簧353b的弹力,封锁内部流路352R的排出口352e而区划出密闭空间R1。因此,阀体353a,在汽缸312内押入活塞140,藉此,从第2通路R2透过流通沟311n及流通孔351h以加压密闭空间R1时,抵抗弹簧353b的弹力而离开座部352d,以把密闭空间R1自排出流路311开放至外部,另一方面,阀体352a,在汽缸312内押回活塞140,从第2通路R2透过流通沟311n及流通孔351h以减压密闭空间R1时,抵抗弹簧352b的弹力而离开座部352d,以开放密闭空间R1。
也即,第1中空管352c及第3中子要素353,和扳机130的扣操作一同动作而引起活塞140的押入动作,以构成将被开放的排出流路311内的流体排出到外部的排出阀,另一方面,第1中子要素351及第2中子要素352,利用弹性部分的弹力,和产生的扳机330的复原一同动作而引起活塞140的押回动作,以构成将被开放的排出流路311内的流体吸入的吸入阀。
其次,详细地说明具有第3实施例的扳机帮浦300的容器400的作用。
如图13所示,首先,使用者以箭头d方向扣扳机130的扣挂部131时,与扳机130的扣操作一同动作,活塞140会抵抗扳机130的弹性部分132的弹力,往汽缸312内押入而加压密闭空间R1。此时,弹性部件132的延长部先端132e按押扣挂部131的一边,会伸张屈曲部132a同时收缩波形部132b。结果是,为了上升密闭空间R1的压力,第3中子要素353的阀体353a是把第2中子要素352的阀体352a的阀体352a从着座的原样,抵抗其弹簧353b的弹力而离开第2中子要素的座部352e,使密闭空间R1内的空气从第2中空管353c的内部流路353R及排出流路311往喷嘴160排出后,再利用弹簧353b的弹力,着座至座部352e。之后,当使用者的手自扳机130离开时,屈曲部132a会收缩,同时波形部132b会伸长而复原,所以,利用其弹性部分132的弹力,活塞140是透过扳机130被押回而在密闭空间R1内产生负压。因此,第2中子要素352的阀体352a,使第3中子要素353的阀体353a从着座的原状,抵抗弹簧352b的弹力而离开座部351d,并透过浸管170及第1通路R1吸上容器本体410内的内容物,而导入至密闭空间R1。
随后,当使用者重复扳机130的扣操作时,为了增减充填至密闭空间R1内的内容物压力,第3中子要素的阀体353a及第2中子要素的阀体352a会交互开闭而汲上容器本体400内的内容物,此内容物是经由排出流路311在排出口311a及喷嘴160内旋回,藉此,从喷嘴160的开口160a被喷雾出。
习知的扳机帮浦是由本体、扳机、活塞、汽缸弹簧、排出阀、吸入阀、吸入器、浸管、密封构件、盖、旋转构件及喷嘴的12个零件组成,相对于习知,第3实施例的扳机帮浦300用本体310、盖320、扳机330、活塞340、第1中子要素350、第2中子要素352、第3中子要素353、喷嘴360及浸管370的9个零件就足够了。
且,根据第3实施例的扳机帮浦300,以弹簧352b的弹力,把阀体352a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封锁至座部351d,同时可利用弹簧353b的弹力,把阀体353a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封锁至排出口352e,所以可透过调整弹簧352b、353b而适宜地变更扳机帮浦300的喷出量。
以上,虽已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当然还可实施出各式各样的态样。举例而言,扳机不是被本体以回动自如的保持着,而是由盖以回动自如的保持着也可。同样地,和扣挂部分一体设置的弹性部分的折返部也可不用由本体的内壁保持着,而是由盖保持着。且,扳机帮浦也可以使用如习知那样的盖或是旋转构件,而且,也可以不用旋转构件而把乳液等的内容物直接排出。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少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上述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