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蓝藻打捞水上作业平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式蓝藻打捞水上作业平
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农业施肥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导致水质
富营养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从而引发蓝藻泛滥于水面上。尤其是夏秋两季,蓝藻大量繁
殖,并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蓝绿色而又有腥臭味的浮沫,严重消耗水中的氧气,进而造成水质
急剧下降、鱼类死亡等情况的发生。
专利文献CN201520092946中介绍了一种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器,但是该取藻器固
定于支撑平台上,由于支撑平台位置相对固定,所以取藻器只能定点进行取藻,针对蓝藻大
面积爆发的水域,因取藻器工作范围受限,而无法实现快速取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蓝藻打捞水上作业平台,该工作平台为可移
动式,所以特别适合蓝藻大面积爆发水域的取藻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移动式蓝藻打捞水上作业平台,包括船体、以及将船体顶起且悬于水面之上的升
降装置,所述船体底部装配有取藻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均匀布置在船体周边且贯穿船底的液压支
撑杆,以及驱动所述液压支撑杆上下动作的液压驱动系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取藻器包括顶部呈开口状的吸藻筒,以及位于船体底部
用于承载所述吸藻筒的支撑平台,所述吸藻筒固设在支撑平台上,所述吸藻筒的侧壁上开
设有与潜污泵的进口相连通的出藻口,所述支撑平台通过可调节吸藻筒高度的调节装置与
船体内支撑架固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支撑杆伸入水下地面处的一端连接有防护底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藻筒为双层结构,所述吸藻筒的外层为顶部呈开口状
的外筒,所述出藻口开设在外筒靠近底部的一侧;所述吸藻筒的内层为顶部、底部均呈开口
状的内筒,该内筒悬置在外筒内部,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取藻器还包
括用于调节内筒高度的微调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潜污泵位于船体底部的升降平台上,所述船体内设有
驱动所述升降平台上下动作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微调结构包括一端固设在内筒内侧壁上的升降连接丝
杆,该升降连接丝杆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至船底,并穿过该船底,所述船体内设有驱使升降
连接丝杆上下动作从而调节内筒高度的动力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潜污泵的进口与所述出藻口之间通过钢丝软管连通,所
述潜污泵的出口通过输藻橡胶软管与输藻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取藻器设置在船体上,同时配套设置相应的液压升降装置,取藻
时,利用所述液压升降系统可以使液压支撑杆上下动作并将船体顶起且悬置于水面之上,
保证蓝藻所在水域适宜取藻器的正常作业,取藻结束,液压升降系统可以使液压支撑杆收
缩,船体再次落入水面,继续航行到下个打捞点进行取藻作业。本实用新型中打捞平台可以
移动、升降,特别适合蓝藻大面积爆发水域的取藻作业,具有较大的经济和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中取藻器以“堰坝”原理为基础,利用流水在流经“堰坝”后表层流
速增加上力学特点,以及蓝藻暴发时大量集中浮于水面的生物特性而设计。该取藻器结构
配有蜗轮升降机,可手动调节抽吸装置即吸藻筒入口的高度,适应不同水位高度及高浓度
的藻浆。在此基础上,为能适应湖岸现场工作条件,以及水位变化和蓝藻聚集程度变化等情
况,再专门设计了可升降的悬挂组件即支撑架。通过在抽吸装置入口设计“堰”结构,再配以
相应的水泵,实现表层高效抽吸功能,吸取水面表层的藻浆,替代原始的人工打捞,大大的
提升了打捞量及节约人力物力。该取藻器不仅可以打捞水面上的藻类,还能去除水面上的
油污或其他污染物等,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性强、环保节能、效率高等优
点。
(3)本吸藻筒设置为内筒和外筒双层结构,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通常情况下,内筒位于外筒中,且外筒的筒口淹没于水面下,由于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密
封装置,因此带有水藻等污染物的水由外筒的上部开口并经由内筒而进入吸藻筒中,并通
过潜污泵被吸走排出。外筒固定在支撑架的下侧撑板上,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较大幅度地调
节外筒的位置高度,从而使吸藻筒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甚至水位高差较大的工况。本实用
新型不仅仅能够用于收集去除藻类,还能够去除漂浮在液面上的油污等污染物,由于不同
情况下的水藻层厚度差别较大,以及不同漂浮物的厚度差别也较大(例如油污的厚度一般
情况下就比水藻层的厚度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吸收去除能力,本
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对吸藻筒的筒口高度进行小幅度调节的微调装置。当微调装置工作时,
外筒位置并不发生变化,而是内筒向上移动并伸出在外筒的上侧,通过调节内筒上部开口
处到水面的距离,使内筒上部开口略低于水面,此时液面上的水藻从内筒的上部开口并经
由内筒而进入到外筒中,然后通过潜污泵被吸走排出,从而使本取藻器能够始终保持较高
的工作效率。本取藻器的外筒根据不同季节水位的大幅度变化而上下调整0~1.5m的高度,
内筒则可以上下微调0~0.6m的高度,调节范围广而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船体11-升降平台12-驱动机构13-输藻接口20-升降装置
21-液压支撑杆22-液压驱动系统23-底座31-吸藻筒311-出藻口312-
外筒313-内筒32-支撑平台33-升降连接丝杆
34-动力机构40-潜污泵41-进口42-钢丝软管43-输藻橡胶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如附图所示:
移动式蓝藻打捞水上作业平台,包括船体10、以及将船体10顶起且悬于水面之上
的升降装置20,所述船体底部装配有取藻器30。所述升降装置20包括均匀布置在船体10周
边且贯穿船底的液压支撑杆21,以及驱动所述液压支撑杆21上下动作的液压驱动系统22。
将取藻器设置在船体上,同时配套设置相应的液压升降装置20,取藻时,利用所述液压升降
系统可以使液压支撑杆21上下动作并将船体顶起且悬置于水面之上,保证蓝藻所在水域适
宜取藻器的正常作业,取藻结束,液压升降系统可以使液压支撑杆21收缩,船体10再次落入
水面,继续航行到下个打捞点进行取藻作业。本实用新型中打捞平台可以移动、升降,特别
适合蓝藻大面积爆发水域的取藻作业。
为了防止液压支撑杆21端部过度插入淤泥中而导致的结构损坏,所述液压支撑杆
21伸入水下地面处的一端连接有防护底座23。所述防护底座23可以是固定连接在液压支撑
杆21端部的垫板,防护底座23的尺寸大于液压支撑杆21的直径。
所述取藻器30包括顶部呈开口状的吸藻筒31,以及位于船体底部用于承载所述吸
藻筒的支撑平台32,所述吸藻筒31固设在支撑平台32上,所述吸藻筒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
潜污泵40的进口相连通的出藻口311,所述支撑平台32通过可调节吸藻筒31高度的调节装
置与船体内支撑架固接。所述支撑平台32由槽钢搭接而成,该支撑平台32两侧设有凹槽状
侧板并且侧板槽口相对设置,所述吸藻筒固设在支撑平台32的下侧撑板上,所述吸藻筒的
侧壁上开设有与潜污泵40进口41相连通的出藻口311,所述潜污泵40用于吸取藻类并将其
排出,所述潜污泵40的进口41与所述出藻口311之间通过钢丝软管42连通,所述潜污泵40的
出口固接有输藻橡胶软管43,所述支撑平台32通过调节装置与船体内支撑架固接,该调节
装置可调节吸藻筒的高度。本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器不仅可以打捞水面上的藻类,还能去
除城市污水,以及混有草类、纤维、絮状的液体等。
所述吸藻筒31为双层结构,所述吸藻筒31的外层为顶部呈开口状的外筒312,所述
出藻口311开设在外筒312靠近底部的一侧;所述吸藻筒31的内层为顶部、底部均呈开口状
的内筒313,该内筒313悬置在外筒312内部,所述外筒312和内筒313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取藻器还包括用于调节内筒313高度的微调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微调结构包括一端固设在内筒313内侧壁
上的升降连接丝杆33,该升降连接丝杆33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至船底,并穿过该船底,所述
船体内设有驱使升降连接丝杆33上下动作从而调节内筒高度的动力机构34。该动力机构包
括蜗杆升降机,蜗杆升降机设置在蜗杆固定座上,将所述升降连接丝杆33依次穿过蜗杆固
定座和蜗杆升降机。或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连接丝杆33一端的手柄,该手柄在
人力的作用下驱使所述升降连接丝杆33杆带动内筒32上下动作。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筒312开口处的环状法兰,所述法兰在竖直方向上设
置为多个,所述法兰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为环状、且由橡胶制作而成。
所述的潜污泵40位于船体10底部的升降平台11上,所述船体10内设有驱动所述升
降平台11上下动作的驱动机构12。该驱动机构12驱动升降平台11上下动作,在取藻时,潜污
泵40可以下降至水底,取藻结束,潜污泵40可以向上收入船体底部。
所述潜污泵40的进口41与所述出藻口311之间通过钢丝软管42连通,所述潜污泵
40的出口通过输藻橡胶软管43与输藻接口13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根据水位启动升降装置20,使得液压支撑杆21可以向下
伸出,并支撑在水下地面,船体升起并悬置于水面,调节装置大幅度上下调节并使得外筒
312淹没于水中,其外筒312的开口处到水面有较大的一段距离。再通过微调装置上下调节
内筒313,使得内筒313的开口处高于外筒312的开口处,进而缩小内筒313的开口处到水面
的距离,从而提高蓝藻的抽吸效率。潜污泵40开始工作,潜污泵40抽吸内筒313开口处的蓝
藻,并通过潜污泵40出口设置的输藻橡胶软管43将蓝藻排放至蓝藻收集处。潜污泵40在抽
吸的过程中,内筒313开口处的水面形成漩涡状,将漂浮在附近水面的蓝藻吸到内筒313开
口处。内筒313可根据水位随时调节内筒313与水面之间的差距,使内筒313的开口处与水面
之间的距离始终处于一个高效抽取蓝藻的范围内。取藻结束,通过调节装置、潜污泵升降机
构使得取藻器30、潜污泵40可以收纳于船体10底部,开启升降装置20,使液压支撑杆21收
缩,船体10再次落入水面,继续航行到下个打捞点进行取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