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4727669A)揭示了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锁机构,包括棘爪、锁舌、
棘爪扭簧、锁舌扭簧、锁舌铆钉和棘爪铆钉,锁舌以锁舌铆钉为旋转中心转动,并在锁舌铆
钉上套设锁舌扭簧;棘爪转动以棘爪铆钉为旋转中心转动,并在棘爪铆钉上套设棘爪扭簧;
通过设置在锁舌扭簧和棘爪扭簧,将棘爪压向锁舌,阻挡锁舌旋转;锁舌侧面设置有限位槽,
棘爪的侧面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卡扣,卡扣与限位槽相向设置。
电机或手动带动棘爪以棘爪铆钉为原点顺时针转动;棘爪与锁舌脱离后(即卡扣从限位
槽内出来),锁舌在锁舌扭簧的作用下,以锁舌铆钉为原点顺时针转动达到解锁状态,使限位
槽远离卡扣。此时,棘爪扭簧对棘爪施加复位力,使棘爪以棘爪铆钉为原点逆时针转动,棘
爪最终靠在锁舌上。
上述棘爪扭簧和锁舌扭簧为锁机构解锁的重要零件,而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扭簧弹力
失效或损坏,因此需要对棘爪扭簧和锁舌扭簧分别进行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结构简单且方便的锁机构,并且能够被广泛
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其中所述扭簧使
棘爪转动存在复位力,并能带动锁舌转动,从而实现锁机构解锁操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其包括:棘
爪、锁舌、棘爪铆钉、锁舌铆钉和扭簧,所述棘爪转动以所述棘爪铆钉为旋转中心转动,所
述锁舌以所述锁舌铆钉为旋转中心转动,所述锁舌侧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棘爪的侧面设置
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限位槽相向设置;
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棘爪铆钉上,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扭簧的第
二支脚与所述棘爪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扭簧,将所述棘爪压向所述锁舌,阻挡所述锁舌转动。
相应地,所述棘爪由电机或手动带动其转动,因此所述棘爪具有与电机或手动配合的接
触端,所述电机与所述接触端通过蜗轮蜗杆传动连接。
相应地,所述棘爪的第一端为接触端,向上弯曲,并呈V型,所述卡扣位于所述棘爪的
第二端,所述棘爪铆钉位于所述接触端和所述卡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勾住所述锁舌,带动所述锁舌转动。
相应地,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设置有折弯部,并勾住所述安
装孔。
相应地,所述扭簧采用硬质弹性材料制成,如:碳素钢丝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锁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棘爪锁舌共用
一个扭簧的锁机构采用一个扭簧实现锁机构解锁作业。其中,扭簧套设在棘爪铆钉上,棘爪
转动存在复位力;扭簧勾住锁舌,因此棘爪转动会带动锁舌转动。由于减少了零件,因此降
低了成本,和提高了安装效率;一旦扭簧损坏,只需更换一个扭簧即可,有效降低了使用成
本。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上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的解锁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棘爪
2锁舌
3扭簧
4棘爪铆钉
5锁舌铆钉
11接触端
12卡扣
21安装孔
22限位槽
31第二支脚
32第一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
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
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
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其包括:棘爪1、锁舌2、棘爪铆钉
4、锁舌铆钉5和扭簧3,棘爪1转动以棘爪铆钉4为旋转中心转动,锁舌2以锁舌铆钉5为
旋转中心转动,锁舌2侧面设置有限位槽22,棘爪1的侧面设置有与限位槽22配合的卡扣
12,卡扣12与限位槽22相向设置;
扭簧3套设在棘爪铆钉4上,扭簧3的第一支脚32与锁舌2连接,扭簧3的第二支脚
31与棘爪1连接,使棘爪1转动存在复位力,通过设置扭簧3,将棘爪1压向锁舌2,阻挡
锁舌2转动。
棘爪1由电机或手动带动转动,相应地,棘爪1具有与之配合的接触端11,电机与接触
端11通过涡轮蜗杆传动连接。该接触端11与棘爪1呈角度设置,优选地,接触端11向上弯
曲,呈V型,满足其与蜗轮蜗杆的连接,以及现场安装需求。接触端11与卡扣12分别位于
棘爪1的两端,而棘爪铆钉4位于接触端11和卡扣12之间,即棘爪铆钉4位于棘爪1的中
间。
作为优选实施例,扭簧3的第一支脚32勾住锁舌2,并带动锁舌转动。相应地,锁舌2
上设置有安装孔21,扭簧3的第一支脚32设置有折弯部,并勾住该安装孔21。或者,锁舌
2上具有固定柱,该折弯部勾住该固定柱,带动锁舌2转动。
由于扭簧3作为带动锁舌2转动的媒介,其材料强度要求较高。优选地,扭簧3为碳素
钢丝材料制成的扭簧。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图1为锁机构上锁状态,棘爪1侧面的卡扣12与锁舌2侧面的限位槽22相互配合。
图2至图3为锁机构的解锁过程。解锁时,电机或手动带动棘爪1顺时针转动,使卡扣
12与限位槽22脱开,锁舌2在扭簧3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达到解锁状态。当电机或手动
的作用力消失时,棘爪1由于扭簧3的复位力,绕棘爪铆钉4逆时针转动,直到靠在如图3
所示的锁舌2上,该停靠点位于限位槽22和安装孔21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可靠;
(2)通过一个扭簧实现解锁功能,简化了整体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安装效
率;
(3)本实用新型的棘爪锁舌共用一个扭簧的锁机构与传统锁机构的操作相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
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采用,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