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煤轨道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运煤轨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矿车是矿石运输的主要工具,它在煤矿运输系统中的作
用举足轻重,然而由于矿车采用平板车的构造,其承载能力有限,在实际运输作业过程中,
矿车所能够容纳的物料数量非常有限,特别是大量物料需要进行运输时,对矿车运输量的
需求随之增加,这样对运输系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增多了劳动环节,增大了工作
人员的劳动强度。一般情况下,煤矿内的煤炭都是由运煤小车从煤井内运送至煤井外,现
有的运煤小车在运煤的时候,其顶部不封闭或者虽然封闭了但是密封效果不佳,因而会产
生并散发出很多粉尘和煤尘,严重影响煤矿工人尤其是运煤工人的呼吸系统的健康,甚至
会造成尘肺病等恶性疾病,危害很大;另外,现有矿车的卸料过程不方便,还是需要人工
进行卸料,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去对矿车料斗内的物料进行卸料,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避免粉尘散发危害运煤工人
健康,方便运输卸料,提高工作效率的运煤轨道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煤轨道车,包括底架和底架上端放置的料斗,所述底架下端四周设置有若干与
铁轨配合的车轮,底架上端两侧设有用于稳定料斗的防倾板,底架前后两端中间处设置有
与其他小车搭接的连接块,所述料斗设置在两防倾板之间,料斗整体截面呈“U”形,料
斗由左半料斗和右半料斗组成,左半料斗前后侧面顶端设置左圆轴套,右半料斗前后侧面
顶端设置有右圆轴套,左圆轴套与右圆轴套叠合且两者中间穿插有转轴套,转轴套与左圆
轴套、右圆轴套转动连接,料斗侧面顶端中间处设置有挂板,料斗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
左半料斗和右半料斗侧面上设置有配合凸块,配合凸块顶部设有“V”型槽,“V”型槽内
铺设有一层密封橡胶垫,盖板两侧对应配合凸块设置有伸出板,伸出板底面固定有与“V”
型槽相匹配的“V”型块,“V”型块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密封用的棱条。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前后侧面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料斗通过安装板与底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底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出板侧壁上铰接有锁紧扣,锁紧扣的下端内侧壁上设置锁紧块,配
合凸块侧壁上设置有与锁紧块配合的锁紧槽,锁紧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扣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隆起罩,隆起罩上设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V”型块的中心设有一条矩形槽,矩形槽将“V”型块分割为两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运输小车将矿石物料运输到目的地后,
将安装板上的锁紧螺栓拆去,用吊钩将转轴套吊起,左半料斗、右半料斗上的挂板分别连
接有一根吊绳,用吊绳吊起挂板,左半料斗、右半料斗朝相反方向转动,料斗底部形成了
开口,物料从料斗底部之间卸出,卸料完成后,放松左半料斗、右半料斗的挂板上吊绳,
半料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闭合,用吊钩将自动闭合后的料斗重新放置回小车安装固
定;料斗由左右两个与顶端的转轴套转动连接的半料斗组成,方便料斗进行一次性的卸料,
减少了卸料的工作时间,避免了使用大量的人力,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
作效率;“V”型块卡入到“V”型槽内,由于橡胶垫的密封作用,小车内的粉尘和煤尘不
易散发出去,避免了散发的煤灰影响运煤工人呼吸系统的健康;盖板盖在料斗上方时,通
过锁紧扣将其锁紧,避免“V”型块从“V”型槽内脱出,从而保证料斗和盖板之间具有较
高的密封程度;需要打开盖板时,只需拉出扣拉手,即可将盖板吊离料斗,操作方便。本
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避免粉尘散发危害运煤工人健康,方便运输卸料,提高
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运煤轨道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运煤轨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运煤轨道车中料斗卸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运煤轨道车中“V”型块和“V”型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车轮,3-连接块,4-防倾板,5-右半料斗,6-扣拉手,7-转轴套,
8-隆起罩,9-挂钩,10-挂板,11-盖板,12-伸出板,13-锁紧扣,14-配合凸块,15-“V”
型槽,16-锁紧槽,17-右圆轴套,18-左圆轴套,19-左半料斗,20-安装板,21-“V”型
块,22-棱条,23-密封橡胶垫,24-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运煤轨道车,包括底架1和底架1上端放
置的料斗,所述底架1下端四周设置有若干与铁轨配合的车轮2,底架1上端两侧设有用
于稳定料斗的防倾板4,底架1前后两端中间处设置有与其他小车搭接的连接块3,所述
料斗设置在两防倾板4之间,料斗整体截面呈“U”形,料斗由左半料斗19和右半料斗5
组成,左半料斗19前后侧面顶端设置左圆轴套18,右半料斗5前后侧面顶端设置有右圆
轴套17,左圆轴套18与右圆轴套17叠合且两者中间穿插有转轴套7,转轴套7与左圆轴
套18、右圆轴套17转动连接,料斗侧面顶端中间处设置有挂板10,料斗上方设置有盖板
11,所述左半料斗19和右半料斗5侧面上设置有配合凸块14,配合凸块14顶部设有“V”
型槽15,“V”型槽15内铺设有一层密封橡胶垫23,盖板11两侧对应配合凸块14设置
有伸出板12,伸出板12底面固定有与“V”型槽15相匹配的“V”型块21,“V”型块21
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密封用的棱条22,棱条22能够进一步提高“V”型块21的密封
效果。
实施例中,所述料斗前后侧面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板20,料斗通过安装板20与底架
1连接。
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20通过螺栓与底架1固定连接,便于拆卸,料斗放置安全可
靠,卸料方便。
实施例中,所述伸出板12侧壁上铰接有锁紧扣13,锁紧扣13的下端内侧壁上设置锁
紧块,配合凸块14侧壁上设置有与锁紧块配合的锁紧槽16,锁紧扣1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
扣拉手6。
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1上设置有隆起罩8,隆起罩8上设有挂钩9,通过挂钩9便于
将盖板11打开。
实施例中,所述“V”型块21的中心设有一条矩形槽24,矩形槽24将“V”型块21
分割为两部分,提高了“V”型块21的弹性变形量,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运输小车将矿石物料运输到目的地后,将安装板20上
的锁紧螺栓拆去,用吊钩将转轴套7吊起,左半料斗19、右半料斗5上的挂板10分别连
接有一根吊绳,用吊绳吊起挂板10,左半料斗19、右半料斗5朝相反方向转动,料斗底
部形成了开口,物料从料斗底部之间卸出,卸料完成后,放松左半料斗19、右半料斗5的
挂板上吊绳,半料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闭合,用吊钩将自动闭合后的料斗重新放置
回小车安装固定;料斗由左右两个与顶端的转轴套7转动连接的半料斗组成,方便料斗进
行一次性的卸料,减少了卸料的工作时间,避免了使用大量的人力,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
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V”型块21卡入到“V”型槽15内,由于橡胶垫的密封作用,
小车内的粉尘和煤尘不易散发出去,避免了散发的煤灰影响运煤工人呼吸系统的健康;盖
板11盖在料斗上方时,通过锁紧扣13将其锁紧,避免“V”型块21从“V”型槽15内脱
出,从而保证料斗和盖板11之间具有较高的密封程度;需要打开盖板11时,只需拉出扣
拉手6,即可将盖板11吊离料斗,操作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
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
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