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功能的液压排管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用于钻井作业过程中排放钻具,涉及一种具
有升降功能的液压排管架。
背景技术
钻井作业过程中,钻具排放在常规排管架上备用、为节约井场占地面积,经常采用
常规排管架多层排放钻具的排管方式,国内常规的猫道高度多为1070mm,而常规排管架也
与常规猫道高度相同,当常规排管架上排放多层钻具后,排放在其上的最上层钻具的高度
已远远超出1070mm的高度,两者高差较大。因此,在从常规排管架向常规猫道转移钻具的过
程耗时耗力,同时由于二者高差大,转移过程中钻具丝扣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存在一
定的危险性,其弊端比较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液压排管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
规排管架排放多层钻具后,最上层钻具的高度过高,操作转移钻具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液压排管架,包括主体框
架,主体框架内端与升降机构的升降立柱铰接,升降立柱滑动设置在动力猫道侧边的竖直
滑轨中,升降立柱上端耳板与内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内升降油缸下端与动力猫道
上的耳座铰接,耳座与动力猫道的底座焊接为一体;主体框架外端与外升降油缸缸体底部
铰接,外升降油缸活塞杆端头向下铰接有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升降功能的液压排管架,其特征还在于:
升降立柱中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导向滚轮Ⅰ及导向滚轮Ⅱ,导向滚轮Ⅰ、导向滚轮Ⅱ
各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压排管架具有可整体上升、下降的功能,同时具有单
独倾斜的功能,可实现与常规排管架多层排放的钻具无缝对接,这一功能直接实现井场的
占地面积小型化的需求,同时降低了钻具转移过程中的危险性,也可实现其上排放的钻具
自动转移的功能。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可实现自动控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
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压排管架与常规排管架配合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升降油缸,2.销轴Ⅰ,3.升降机构,4.主体框架,5.销轴Ⅱ,6.外升降油
缸,7.耳座,8.销轴Ⅲ,9.支脚,10.导向滚轮Ⅰ,11.销轴Ⅳ,12.导向滚轮Ⅱ,13.猫道底座,
14.动力猫道,15.常规排管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动力猫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压排管架,以下以图1中右侧的一个液压排管
架为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液压排管架的结构是,包括主体框架4,主体框架4内端
与升降机构3的升降立柱铰接,升降立柱滑动设置在动力猫道侧边的竖直滑轨中,升降立柱
上端耳板通过销轴Ⅰ2与内升降油缸1的活塞杆端头铰接,升降立柱中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导
向滚轮Ⅰ10及导向滚轮Ⅱ12,导向滚轮Ⅰ10、导向滚轮Ⅱ12各两组,升降立柱通过各个导向滚
轮属性上下移动,内升降油缸1下端通过销轴Ⅲ8与动力猫道上的耳座7铰接,耳座7与动力
猫道的底座13焊接为一体;主体框架4外端通过销轴Ⅱ5与外升降油缸6缸体底部铰接,外升
降油缸6活塞杆端头向下铰接有支脚9。
如图3所示,钻具从常规排管架15向液压排管架转移时,通过主体框架4整体上升
至与放置在常规排管架15最上层的钻具下沿平齐,再用人工或其他方式将常规排管架15最
上层钻具转移到主体框架4上平面,然后将主体框架4整体下降至初始位置,然后再进行下
一步的其他输送作业。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内升降油缸1或外升降油缸6的单独伸出或缩回,可实现主体框架4分别绕内
端或外端铰接轴整体向内或向外倾斜;也可通过内升降油缸1与外升降油缸6同时伸出或缩
回实现主体框架4的整体上升或下降。升降机构3的升降立柱中部两个侧面分别安装导向滚
轮Ⅰ10、导向滚轮Ⅱ12各两组,用于主体框架4在整体上升或下降时的导向作用,避免主体框
架4倾翻。
当需要放置在主体框架4上的单层钻具向内、外方向滚动出去,可通过单独将内升
降油缸1或外升降油缸6伸出,若外升降油缸6单独伸出,内升降油缸1保持初始位置不动,主
体框架4外端将上翻,主体框架4上平面将向内端整体倾斜如图4所示,此时主体框架4上平
面摆放的单层钻具将向内侧滚动,直至全部滚动离开主体框架4上平面。同理,当需要主体
框架4上平面的单层钻具向外倾斜,只需要将内升降油缸1单独伸出,外升降油缸6保持初始
位置不动即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