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0832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36271.8

申请日:

2015.11.23

公开号:

CN205205777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0

主分类号:

E02B3/10

申请人:

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军波; 李杰; 王精益; 杨兴; 柯文轩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包括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装置、卡箍、紧固带及锚栓;所述带状充水囊坝体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充水囊,充水囊侧面设置有连接扣,充水囊之间通过串绳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体,该接头体两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卡箍包括卡圈、连杆和把手,三者之间铰接连接;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于连接装置上,通过卡箍锁紧,并由紧固带和锚栓固定在地基上,形成充水式的应急防洪堤坝;本实用新型对比传统砂袋式防洪坝,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快速部署在江河、湖泊沿线或者在公路、铁路、医院等周边,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包括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装置、卡箍、紧固带及锚栓;所述带状充水囊坝体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充水囊,充水囊侧面设置有连接扣,充水囊之间通过串绳穿过连接扣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体,该接头体两端设置有带流水口的连接接头,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底部设置有泄水口;所述卡箍包括卡圈、连杆和把手,三者之间铰接连接;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于连接装置上,通过卡箍锁紧,并由紧固带和锚栓固定在地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水囊为柔性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两端均可通过连接接头与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两端的连接接头处有密封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口、注水口和泄水口间通过设置于接头体内部的水管连通,且端部均设置有封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处安装有截止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中连杆铰点间距应大于把手铰点间距。

说明书

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快速部署安装的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而且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很多地面高程都在洪水位以下,容易受到不同类型洪水威胁。有灾情隐患的堤坝往往有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长,采用传统的人工堆砌砂袋的方式费时、费力;现有同类应急堤坝也存在拼装程序繁琐,效率低,坝体长度短,可靠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安装部署的应急防洪堤坝。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包括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装置、卡箍、紧固带及锚栓;所述带状充水囊坝体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充水囊,充水囊侧面设置有连接扣,充水囊之间通过串绳穿过连接扣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体,该接头体两端设置有带流水口的连接接头,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底部设置有泄水口;所述卡箍包括卡圈、连杆和把手,三者之间铰接连接;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于连接装置上,通过卡箍锁紧,并由紧固带和锚栓固定在地基上。

所述充水囊为柔性材质。

所述连接装置两端均可通过连接接头与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两端的连接接头处有密封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流水口、注水口和泄水口间通过设置于接头体内部的水管连通,且端部均设置有封盖。

所述水管处安装有截止阀。

所述卡箍中连杆铰点间距应大于把手铰点间距。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操作步骤以及工作原理为:勘测防洪现场工况,并将带状充水囊坝体安装至连接装置端部的连接接头,然后通过卡箍锁紧,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坝体达到所需要的长度。打开连接装置中的截止阀,通过连接装置中的注水口进行充水,充水完成后关闭截止阀和封盖,并由紧固带和锚栓将带状充水囊坝体固定在地基上,具有多个独立工作的分段充水坝体组装完成。带状充水囊坝体在重力作用下,底部与地基呈面接触状态,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由多个充水囊组成的坝体,可以保持应急防洪堤坝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抗倾覆能力。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砂袋方式以及现有应急堤坝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安装部署的应急防洪堤坝。该充水式防洪堤坝是以洪涝克制洪涝,利用洪水快速构建临时堤坝,提高抗灾抢险效率,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断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3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是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包括带状充水囊坝体(1)、连接装置(2)、卡箍(3)、紧固带(4)及锚栓(5)。其中:

所述带状充水囊坝体(1)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充水囊(11),充水囊(11)侧面设置有连接扣(12),充水囊(11)之间通过串绳(13)穿过连接扣(12)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接头体(21),该接头体(21)两端设置有带流水口(22)的连接接头(23),顶部设置有注水口(24),底部设置有泄水口(25);所述卡箍(3)包括卡圈(31)、连杆(32)和把手(33),三者之间铰接连接;带状充水囊坝体(1)连接于连接装置(2)上,通过卡箍(3)锁紧,并由紧固带(4)和锚栓(5)固定在地基上。

所述充水囊(11)为柔性材质。

所述连接装置(2)两端均可通过连接接头(23)与带状充水囊坝体(1)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2)两端的连接接头(23)处有密封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密封圈(26)。

所述流水口(22)、注水口(24)和泄水口(25)间通过设置于接头体(21)内部的水管(27)连通,且端部均设置有封盖(28)。

所述水管(27)处安装有截止阀(29)。

所述卡箍(3)中连杆(32)铰点间距应大于把手(33)铰点间距。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操作步骤以及工作原理为:勘测防洪现场工况,并将带状充水囊坝体(1)安装至连接装置(2)端部的连接接头(23),然后通过卡箍(3)锁紧,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坝体达到所需要的长度。打开连接装置(2)中的截止阀(29),通过连接装置(2)中的注水口(24)进行充水,充水完成后关闭截止阀(29)和封盖(28),并由紧固带(4)和锚栓(5)将带状充水囊坝体(1)固定在地基上,具有多个可独立工作分段的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组装完成。带状充水囊坝体(1)在重力作用下,底部与地基呈面接触状态,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由多个充水囊(11)组成的坝体,可以保持应急防洪堤坝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抗倾覆能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故但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水式应急防洪堤坝,包括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装置、卡箍、紧固带及锚栓;所述带状充水囊坝体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充水囊,充水囊侧面设置有连接扣,充水囊之间通过串绳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体,该接头体两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卡箍包括卡圈、连杆和把手,三者之间铰接连接;带状充水囊坝体连接于连接装置上,通过卡箍锁紧,并由紧固带和锚栓固定在地基上,形成充水式的应急防洪堤坝;本实用新型对比传统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