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80820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30750.X

申请日:

2015.12.10

公开号:

CN205206052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68申请日:20151210授权公告日:20160504终止日期:20161210|||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68; E04H1/12

主分类号:

E04B1/68

申请人:

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发明人:

杨杰; 杨敏娟; 李艳; 彭来强; 周琦; 陈宇新

地址:

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城关文庆街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玻璃与墙体之间密封结构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维修施工麻烦等问题。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阳光房包括金属框架和固定在金属框架上的玻璃,金属框架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墙体的墙面上通过第二密封胶粘结有不锈钢带,不锈钢带的下缘部与金属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不锈钢带的上缘部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玻璃与不锈钢带留有胶缝,在胶缝内打满第一密封胶。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具有防渗漏效果高,稳定性高,维修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阳光房包括金属框架(2)和固定在金属框架(2)上的玻璃(3),金属框架(2)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1)上,其特征在于,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包括墙体(1)的墙面上通过第二密封胶(9)粘结有不锈钢带(10),不锈钢带(10)的下缘部与金属框架(2)的顶面固定连接,不锈钢带(10)的上缘部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玻璃(3)与不锈钢带(10)留有胶缝,在胶缝内打满第一密封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10)的下缘部呈弯折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2)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而成,不锈钢带(10)的下缘部与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通过焊接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10)的上缘部钉有钉入墙体(1)内的钉子(1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墙面上割有密封槽,不锈钢带(10)的上缘部弯折嵌入密封槽内,密封槽内填满第四密封胶(1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10)的宽度为10~15㎝。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3)铺设在金属框架(2)上,玻璃(3)与金属框架(2)之间采用双面海绵胶带(7)粘贴;玻璃(3)与不锈钢带(10)之间的第一密封胶(8)与玻璃(3)、双面海绵胶带(7)、金属框架(2)和不锈钢带(10)相粘结。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2)与墙体(1)之间设有多张固定金属片(4),固定金属片(4)与墙体(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连接;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上开有与膨胀螺栓(5)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孔(6),膨胀螺栓(5)的头部穿入避让孔(6)内,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与固定金属片(4)相依靠且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与固定金属片(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可视外侧面上依次附着有金属密着剂层、金属底漆层和面漆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密着剂层的厚度为3~10微米。

说明书

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阳光房,特别是一种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

目前,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采用密封胶填缝,随着建筑物沉降,密封胶与墙体之间产生开裂,进而造成渗水现象。维修时需要割除旧密封胶,再打入新密封胶,而且需要在晴朗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因而现有的玻璃与墙体之间密封结构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维修施工麻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一种使用寿命长、维修施工方便的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阳光房包括金属框架和固定在金属框架上的玻璃,金属框架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墙体的墙面上通过第二密封胶粘结有不锈钢带,不锈钢带的下缘部与金属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不锈钢带的上缘部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玻璃与不锈钢带留有胶缝,在胶缝内打满第一密封胶。

不锈钢带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即建筑物微小沉降以及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变形带动不锈钢带变形,进而保证第一密封胶与不锈钢带之间粘结牢固,以及至少不锈钢带的上缘部与墙体之间连接牢固且保持密封状态。即使导致不锈钢带与墙体之间产生开裂,仅需割除少量密封胶,甚至无需割除密封胶和补打密封胶即可,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由于补胶量少,可在阴雨天进行临时补胶。不锈钢带的下缘部与金属框架固定连接,因而不锈钢带与第一密封胶之间产生开裂现象极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具有防渗漏效果高,稳定性高,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阳光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阳光房的金属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阳光房中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金属框架;3、玻璃;4、固定金属片;5、膨胀螺栓;6、避让孔;7、双面海绵胶带;8、第一密封胶;9、第二密封胶;10、不锈钢带;11、钉子;12、滴水槽;12a、槽沟;12b、防风檐;12c、缘部;13、防护网;14、第三密封胶;15、第四密封胶;16、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建筑物为矩形露台,露台的两个侧面为墙体1,另外的两个侧面为护栏墙。

本阳光房包括金属框架2和玻璃3。金属框架2也呈矩形,其中两边与墙体1固定连接,一个角部采用立柱16支撑,即立柱16的下端与护栏墙固连,立柱16的上端部与金属框架2固定连接。

金属框架2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立柱16也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制成,立柱16与金属框架2之间也采用焊接固连。

金属框架2与墙体1固定连接为金属框架2与墙体1之间设有多张固定金属片4,固定金属片4也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固定金属片4与墙体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连接;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上开有与膨胀螺栓5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孔6,膨胀螺栓5的头部穿入避让孔6内,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与固定金属片4相依靠且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与固定金属片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截面呈矩形,根据实际阳光房面积选择合适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说明书给出立柱16的截面尺寸为240㎜×240㎜,金属框架2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截面尺寸为160㎜×80㎜。

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可视外侧面上依次附着有金属密着剂层、金属底漆层和面漆层。金属框架2不可视外侧面为金属框架2的顶面和与墙体1相对的侧面;除去金属框架2不可视外侧面即为金属框架2的可视外侧面。立柱16的可视侧面为四个外侧面。

通过阐述金属密着剂层、金属底漆层和面漆层的施工工序进一步说明结构和作用:选晴朗天气用砂纸擦拭焊接缝以及用白电油擦拭金属框架2的可视外侧面和立柱16的可视侧面,将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清洁干净;

再采用喷枪将金属密着剂喷涂在金属框架2的可视外侧面和立柱16的可视侧面上;金属密着剂凝固便形成金属密着剂层,金属密着剂层的厚度为3~10微米。

最后,在金属密着剂凝固之后依次喷涂金属底漆,形成金属底漆层和喷涂所需颜色的面漆,形成面漆层。

玻璃3铺设在金属框架2上,玻璃3与金属框架2之间采用双面海绵胶带7粘贴。相邻玻璃3之间留有胶缝,在胶缝内打满第一密封胶8。相邻玻璃3之间的第一密封胶8与玻璃3、双面海绵胶带7和金属框架2相粘结。

如图3所示,墙体1的墙面上通过第二密封胶9粘结有不锈钢带10,不锈钢带10的宽度为10~15㎝,不锈钢带10的下缘部弯折且与金属框架2的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顶面通过焊接密封固定连接,不锈钢带10的上缘部钉有钉入墙体1内的钉子11。玻璃3与不锈钢带10也留有胶缝,在胶缝内打满第一密封胶8,玻璃3与不锈钢带10之间的第一密封胶8与玻璃3、双面海绵胶带7、金属框架2和不锈钢带10相粘结。

不锈钢带10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能有效地避免因建筑物沉降而导致玻璃3与墙体1之间产生开裂,即导致密封失效而产生渗水问题;即使导致不锈钢带10与墙体1之间产生开裂,仅需补打密封胶即可,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不锈钢带10的下缘部弯折后有效地避免不锈钢带10与第一密封胶8之间完全开裂,即使不锈钢带10与第一密封胶8之间产生开裂,第一密封胶8与金属框架2之间仍能产生密封,不锈钢带10与金属框架2之间仍能产生密封,进而有效地保证不锈钢带10与玻璃3之间密封性。

金属框架2的顶面不喷涂金属密着剂、金属底漆和面漆使得双面海绵胶带7和第一密封胶8直接粘贴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上,因而能显著地提高玻璃3与金属框架2之间连接牢固度。

如图1和图4所示,金属框架2上固定有滴水槽12,滴水槽12的横截面呈矩形,玻璃3的檐部位于滴水槽12的槽沟12a内。滴水槽12的上部具有位于玻璃3的檐部上方的防风檐12b,该结构能显著地降低玻璃3受向上流动气动影响,即提高玻璃3固定牢固性,保证本阳光房适合应用在台风易发区域。防风檐12b也能防止强风吹动下落的水珠,使其飞出沟槽,以及使下落的水珠沿着玻璃3向内渗漏。防风檐12b还能降低杂物落入滴水槽12的槽沟12a内可能性,为了进一步避免杂物进入滴水槽12的槽沟12a内,安装好玻璃3之后在防风檐12b处固定防护网13。

滴水槽12的缘部12c略高于金属框架2的顶面,安装玻璃3之前在滴水槽12与双面海绵胶带7之间打满第三密封胶14,安装上玻璃3后玻璃3便挤压第三密封胶14,第三密封胶14与玻璃3之间产生粘结,进而既能提高玻璃3安装牢固度,又能防止水珠沿着玻璃3向内渗漏。

滴水槽12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制成,作为优选可通过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管通过切口制成。显然滴水槽12也可与金属框架2同事进行喷金属密着剂、金属底漆和面漆施工,即滴水槽12的外侧面附着有金属密着剂层、金属底漆层和面漆层,保证滴水槽12颜色与金属框架2颜色相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5所示,墙体1的墙面上割有密封槽,不锈钢带10的上缘部弯折嵌入密封槽内,密封槽内填满第四密封胶15。

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玻璃与墙体之间密封结构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维修施工麻烦等问题。本阳光房中玻璃与墙体之间防渗漏结构,阳光房包括金属框架和固定在金属框架上的玻璃,金属框架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墙体的墙面上通过第二密封胶粘结有不锈钢带,不锈钢带的下缘部与金属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不锈钢带的上缘部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玻璃与不锈钢带留有胶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