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人居系统.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80772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796108.6

申请日:

2015.10.14

公开号:

CN205206379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04登记号:2018440020010登记生效日:20180129出质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质权人: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实用新型名称:海上人居系统申请日:20151014授权公告日:20160504|||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04; E04B1/343; B63B35/44

主分类号:

E04H1/04

申请人: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任戈; 廖选茂; 戴立先; 单泽民; 彭绍源; 杨定国; 温小勇

地址: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滨河大道深业泰然水松大厦17层17A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代理人:

陈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其中,海上人居系统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定位板、住宅以及固定台。定位板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甲板与固定台之间。住宅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模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凸台和/或凹槽,相应地,与其相邻的模块设置有凹槽和/或凸台,凸台可嵌入凹槽内,位于住宅最下方的模块底部与甲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人们的居住用地提供了新空间;并且各模块之间可通过凸台与凹槽拼装,其施工过程简单,快捷;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方案,并且,模块与模块间并非固定连接,在住宅拼装前以及居住期间,能随时地对住宅的布局进行变改,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多样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定位板、安
装于所述甲板上的住宅以及固定于海岸或海底上的固定台,所述定位板的一端
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甲板上,其另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上;
所述住宅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凸台和/或凹槽,相
应地,与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模块设置有凹槽和/或凸台,所述模块的凸台可嵌
入与其相邻的模块的凹槽内,位于所述住宅最下方的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甲板可
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凸台与其
相邻的模块的凹槽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的凸台顶
部和/或凹槽底部开设有通道,相应地,与其相邻的模块的凹槽底部和/或凸台顶
部亦开设有通道,相邻的两个模块通过两者的通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的凸台顶
部和/或凹槽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嵌置有窗户或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设置有凸
台以及凹槽,所述模块上除凸台以及凹槽外的区域均为密封的墙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住宅包括三个模块,所述的三个模块分别为餐厨模块、客厅模块以及卧室模块,
所述三个模块通过各自的凸台和/或凹槽与其相邻的模块相互嵌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端部与其
相邻的模块的端部对齐或不对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侧面上还
设置有模块化植物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包括至少两
个纵向设置的楼层单元,每一楼层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模块,所述模
块的左和/或右侧面、底面和/或顶面均设置有凸台和/或凹槽,相应地,与所述
模块左右以及上下相邻的模块的左和/或右侧面、底面和/或顶面均设置有凹槽和
/或凸台。

说明书

海上人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人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陆地上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人们的住房拥挤,光线不足,空气
不流畅,导致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
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近海的城市为了扩大土地面积,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进行了填海工程。

相对于内陆的居住环境,海边的空气清新、海景优美,视野广阔吸引着人
们向往以及追求在海边或海上居住。

我国海岸线长,人口众多,特别是一些发达的海边城市,居住压力尤其突
出。所以,发展海上的人居系统,对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以及满足人们对海上
居住环境的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上人居系统,旨在解决目
前陆地上的土地资源紧缺,导致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
定位板、安装于所述甲板上的住宅以及固定于海岸或海底上的固定台,所述定
位板的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甲板上,其另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
述固定台上;所述住宅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凸台
和/或凹槽,相应地,与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模块设置有凹槽和/或凸台,所述模
块的凸台可嵌入与其相邻的模块的凹槽内,位于所述住宅最下方的模块的底部
与所述甲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的凸台与其相邻的模块的凹槽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上的凸台顶部和/或凹槽底部开设有通道,相应地,与
其相邻的模块的凹槽底部和/或凸台顶部亦开设有通道,相邻的两个模块通过两
者的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上的凸台顶部和/或凹槽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
嵌置有窗户或门。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上设置有凸台以及凹槽,所述模块上除凸台以及凹槽
外的区域均为密封的墙体。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包括三个模块,所述的三个模块分别为餐厨模块、客
厅模块以及卧室模块,所述三个模块通过各自的凸台和/或凹槽与其相邻的模块
相互嵌套。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的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的端部对齐或不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的侧面上还设置有模块化植物墙。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包括至少两个纵向设置的楼层单元,每一楼层单元包
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模块,所述模块的左和/或右侧面、底面和/或顶面均设置
有凸台和/或凹槽,相应地,与所述模块左右以及上下相邻的模块的左和/或右侧
面、底面和/或顶面均设置有凹槽和/或凸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海上人居系统
建造在海面上,不占用陆地面积,为人们的居住用地提供了新的空间,并且不
用填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模块与模块之间可通过
凸台与凹槽相互嵌套实现拼装,其施工过程简单,快捷;同时能根据客户的需
求定制住宅的设计方案,并且,模块与模块间并非固定的连接,因此,在住宅
拼装前以及居住期间,均能随时地对住宅的布局进行变改,从而能满足人们对
居住环境多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人居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个模块在拼装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三个模块在拼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拼装而成的具有三个楼层单元的
住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住宅的模块错落分布的多种拼装方案的示
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住宅沿中心模块拓展的多种拼装方案的示
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住宅沿水平以及纵向拓展的多种拼装方案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海上人居系统,
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1、定位板2、安装于甲板1上的住宅3以及固定于海岸
或海底上的固定台4。定位板2的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甲板1上,其另一
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固定台4上。从而,在海水涨潮或退潮时,甲板1可以
上、下浮动。

上述住宅3包括三个楼层单元31,其中,位于住宅3最下方的楼层单元31
具有三个模块311,该三个模块311分别为餐厨模块311a、客厅模块311b以及
卧室模块311c,客厅模块311b位于餐厨模块311a以及卧室模块311c之间,其
中,客厅模块311b的一端部与餐厨模块311a的一端部平齐,与卧室模块311c
一端部不平齐;客厅模块311b的另一端部与餐厨模块311a的另一端部不平齐,
与卧到模块311c的另一端部平齐。从而,客厅模块311b与餐厨模块311a以及
卧室模块311c形成错落结构,以便于划分住宅3的公共区域以及私密区域。为
了防止住宅3相对于甲板1滑动,该楼层单元31的三个模块311的底部与甲板
1通过螺栓等可拆卸方式连接。

上述餐厨模块311a以及卧室模块311c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3111以及凸
台3112,客厅模块311b的两侧面与餐厨模块311a以及卧室模块311c的凹槽
3111以及凸台3112相对应的位置上也设置有凸台3112以及凹槽3111,从而客
厅模块311b两侧的凸台3112以及凹槽3111能分别与其相邻的餐厨模块311a
以及卧室模块311c一侧面上的凹槽3111以及凸台3112相互嵌套。同时,上述
三个模块311侧面上的凸台3112顶部以及凹槽3111底部均开设有通道3113,
相邻的两个模块311通过两者的通道3113相连通。

三个模块311的两端部上设置有凹槽3111,凹槽311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
(图中未示出),通孔上嵌置有窗户(图中未示出);同时,亦可在三个模块311
的凸台3112顶部开设通孔(图中未示出),当然,开设有通孔的凹槽3111或凸
台3112并不限定于模块311的端部,于侧面上的凹槽3111或凸台3112开设通
孔并嵌置窗户亦可。

上述三个模块311均属于同一楼层单元31,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上
述的模块311只是与其左右相邻的模块311的拼装。当住宅3的上下两个楼层
单元31需要拼装时,需要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311上亦分别设置凸台3112
以及凹槽3111。所以,本实施例中的首个楼层单元31的三个模块311的顶面
(即模块311的上侧面)上均设置有凸台3112,凸台3112顶部开设有通道3113,
第二个楼层单元31的三个模块311的底面(即模块311的下侧面)设置有与首
层楼层单元31的凸台3112相嵌套的凹槽3111,该凹槽3111上亦开设有通道
3113,以使上下两个楼层单元31连通。位于最上方的楼层单元31的模块311
的顶面上的凸台3112或凹槽3111可不开设通道3113或通孔,或者可开设通孔
用于嵌置窗户3114或门3115。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模块311的密封性以及结
构强度,住宅3内的模块311除凸台3112以及凹槽3111外的区域均为密封的
墙体。

上卧室模块311c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模块化植物墙(图中未示出)。该模块
化植物墙可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小日照对卧室模块311c内的气温影响,同时还
可作为景观。

本实施例的海上人居系统的建造步骤如下:

A、在工厂内完成模块311的制作以及装修;

B、设计各模块311的拼装方案;

C、将模块311运输至施工现场;

D、在海岸或海底建造固定台4,在海面上铺设甲板1,并用定位板2将甲
板1安装在固定台4上;

E、在甲板1上,根据拼装方案,将首层楼层单元31的模块311与模块311
通过两者的凸台3112以及凹槽3111相互嵌套,拼装在一起,并将位于该楼层
单元31的模块311的底部与甲板1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即完成首层楼层单元
31的建造;

F、将第二层楼层单元31的模块311先与首层楼层单元31的模块311拼装,
再将该第二楼层单元31的模块311与第二楼层单元31的其他模块311拼装;
直到完成第二层楼单元31所有模块311的拼装;

G、重复步骤F,完成第三楼层单元31的拼装;

H、在卧室模块311c的外侧面上嵌置模块化植物墙,完成海上人居系统的
建造。

本实施例的海上人居系统建造在海面上,不占用陆地面积,为人们的居住
用地提供了新的空间,并且不用填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本实用
新型的模块311与模块311之间可通过凸台3112与凹槽3111相互嵌套实现拼
装,其施工过程简单,快捷;同时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住宅的设计方案,并
且,模块311与模块311间并非固定的连接,因此,在住宅3拼装前以及居住
期间,均能随时地对住宅3的布局进行变改,从而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多样
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住宅3可采用多种拼装方案,请参见图5,列举了与上述描
述相同的用于同一楼层单元31的模块311错落方布的多种拼装方案,除此之外,
请参见图6,为用于同一楼层单元31的,沿中心模块311拓展的多种拼装方案,
请参见图7,为住宅3沿水平以及纵向拓展的多种拼装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海上人居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上人居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上人居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上人居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人居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其中,海上人居系统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定位板、住宅以及固定台。定位板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甲板与固定台之间。住宅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模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凸台和/或凹槽,相应地,与其相邻的模块设置有凹槽和/或凸台,凸台可嵌入凹槽内,位于住宅最下方的模块底部与甲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人们的居住用地提供了新空间;并且各模块之间可通过凸台与凹槽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