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80725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22307.8

申请日:

2015.12.10

公开号:

CN205206781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12

主分类号:

E21B33/12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毅超; 刘运楼

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1段3号川庆钻探公司科技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冉鹏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包括密封塞、密封圈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零件中,本体内部设置有流道和腔体,本体上端为高压区域,下端为低压区域,所述密封塞和密封圈设置于本体内,密封封隔本体上下压力区域;所述密封塞的上部比密封塞的下部直径大,密封塞下部与本体的腔体上部相适配,本体的腔体直径下部比密封塞下部直径大;所述密封塞上开有密封槽,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中,密封塞通过密封圈与本体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塞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塞开启压力的凹槽,凹槽位于密封塞上部与密封槽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当压力达到设计值时零件受到足够的拉力作用即会拉断,从而实现了流道压力控制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塞(1)、密封圈(2)和本体(3),所述本体(3)设置在零件中,本体(3)内部设置有流道(6)和腔体(5),本体(3)上端为高压区域,下端为低压区域,所述密封塞(1)和密封圈(2)设置于本体(3)内,密封封隔本体(3)上下压力区域;所述密封塞(1)的上部比密封塞(1)的下部直径大,密封塞(1)下部与本体(3)的腔体(5)上部相适配,本体(3)的腔体(5)直径下部比密封塞(1)下部直径大;所述密封塞(1)上开有密封槽,密封圈(2)设置在所述密封槽中,密封塞(1)通过密封圈(2)与本体(3)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塞(1)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塞(1)开启压力的凹槽(4),凹槽(4)位于密封塞(1)上部与密封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为两个,两密封槽分布在密封塞(1)下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6)位于腔体(5)下方。

说明书

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井下作业工具,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井下作业工具中总体体积受限、设计空间有限的机械产品中的流道压力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机械产品中需要通过压力传导对设备进行驱动或者控制。尤其对于一些油气田井下作业工具之类的总体体积受限、设计空间有限的机械产品,需要将压力流道在未达到设计压力时保持封闭,达到压力后再将流道打开,从而实现在特定压力值时完成工具的特定机械动作。

在现有的井下工具中,流道压力控制机构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剪钉剪断的方式实现,如公开号为CN203730293U,公开日为2014年7月2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管流道控制装置,联通接头上有联通槽,滑套放入联通接头内覆盖住联通槽,滑套由控制剪钉与联通接头连接在一起,滑套里放置锁环,锁环坐在锁环座上,锁环座连接在滑套的下部,锁环内壁有单向卡牙,锁轴上有单向卡牙,锁环内壁的单向卡牙与锁轴上的单向卡牙相配合,锁轴的下部连接在联通接头的下部,流道接头上部与联通接头的中螺纹连接,使流道接头与联通接头之间形成环形流道,滑套上部一侧开有U形槽,联通接头上横向安装盲孔销钉,盲孔销钉穿过滑套上部一侧开的U形槽,联通接头与滑套之间安装上密封圈、下密封封圈,滑套覆盖住了联通槽,锁轴堵住了联通接头的下端,使泵上油管流道受到控制,可以防止井液经过泵上油管的流道喷出。

这种方式需要加工专用的剪钉,同时需要在零件上加工剪钉螺纹孔及设计剪切机构,结构比较复杂,尤其不适用于设计空间有限的零件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加工剪钉螺纹孔,不需要设计剪切机构,当压力达到设计值时零件受到足够的拉力作用即会拉断,从而实现了流道压力控制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塞、密封圈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零件中,本体内部设置有流道和腔体,本体上端为高压区域,下端为低压区域,所述密封塞和密封圈设置于本体内,密封封隔本体上下压力区域;所述密封塞的上部比密封塞的下部直径大,密封塞下部与本体的腔体上部相适配,本体的腔体直径下部比密封塞下部直径大;所述密封塞上开有密封槽,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中,密封塞通过密封圈与本体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塞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塞开启压力的凹槽,凹槽位于密封塞上部与密封槽之间。

所述密封圈为两个,两密封槽分布在密封塞下部上。

所述流道位于腔体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剪钉,也不需要加工剪钉螺纹孔,只需要在零件上加工一凹槽,使零件拉伸强度达到设计值时即会被拉断,从而实现流道压力控制目的,这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加工简便,加工精度易于保证。

二、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解决了油气井井下工具在设计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对流道压力控制难于实现的问题,提高了井下工具流道压力控制精度,降低了井下工具设计及加工难度,有利于提高井下工具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密封塞,2、密封圈,3、本体,4、凹槽,5、腔体,6、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包括密封塞1、密封圈2和本体3,所述本体3设置在零件中,其内部设置有流道6和腔体5,本体3上端为高压区域,下端为低压区域,所述密封塞1和密封圈2设置于本体3内,密封封隔本体3上下压力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1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塞1通过密封圈2与本体3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1上部比密封塞1下部直径大,密封塞1下部与本体3的腔体5上部相适配,本体3的腔体5下部比密封塞1下部直径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1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塞1开启压力的凹槽4,凹槽4位于密封塞1上部与下部密封槽之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密封塞1、密封圈2和本体3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3设置在零件中,其内部设置有流道6和腔体5,本体3上端为高压区域,下端为低压区域,所述密封塞1和密封圈2设置于本体3内,密封封隔本体3上下压力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1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塞1通过密封圈2与本体3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1上部比密封塞1下部直径大,密封塞1下部与本体3的腔体5上部相适配,本体3的腔体5下部比密封塞1下部直径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1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塞1开启压力的凹槽4,凹槽4位于密封塞1上部与下部密封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当密封圈2以上区域压力升高时,由于密封圈2的密封作用,密封圈2以下区域压力不变,密封圈2以上区域升高的压力作用在密封塞1上,使密封塞1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但由于密封塞1上部比本体3的腔体5上部直径更大,所以密封塞1在压力未增大到足以使密封塞1的凹槽4拉断时,密封塞1都不会向下运动,始终保持密封圈2上下两个区域的密封。当压力增加到使密封塞1的凹槽4拉断后,密封塞1向下运动进入本体3的腔体5下部,此时本体3的腔体5下部直径大于密封圈2,密封圈2密封失效,高压流体通过本体3上部进入下部并通过本体3的流道6进入设计位置,驱动其他零件按设计要求动作。

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道压力控制机构,包括密封塞、密封圈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零件中,本体内部设置有流道和腔体,本体上端为高压区域,下端为低压区域,所述密封塞和密封圈设置于本体内,密封封隔本体上下压力区域;所述密封塞的上部比密封塞的下部直径大,密封塞下部与本体的腔体上部相适配,本体的腔体直径下部比密封塞下部直径大;所述密封塞上开有密封槽,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中,密封塞通过密封圈与本体密封配合;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