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洞地下水控
排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水工、公路隧洞等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涌水现象,对大面
积出水、呈散状出水问题,需要设置独立永久运行的排水系统。
现有排水方式包括自然排水和机械排水,一般施工中排水方法有利用
重力自然排出的导坑排水,钻孔排水及利用井点的强制排水方法。这些排
水方法不适用于引水隧洞内高压、大流量出水,无法实现“内水不外渗、
外水不内渗”的控排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本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大流量、高压力地下水的控排,降
低地下水扬压力,确保引水隧洞结构安全的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包括引水管、闸阀、连接弯管、逆止阀和排水
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闸阀、连接弯管、逆止阀和排水管顺序联
通;引水管外套有模袋,逆止阀和排水管形成的水平位置低于引水管和闸
阀形成的水平位置;
所述引水管安装位于引水隧洞底板,结构混凝土以下;
所述排水管出口下方有集水坑。
所述模袋是单段或多段结构,并通过模袋灌浆管与灌浆设备联通。
本实用新型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安装设置方法是:在引排孔上安装大
型模袋,采用无缝钢管与引排孔模袋闸阀连接,将地下水引至底板预留集
水坑内,在出口处安装逆止阀,逆止阀出口高于底板混凝土衬砌面5cm。
本实用新型在引排水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引排孔地下水处于排放状
态,在引水隧洞充水发电期直接将出水排进隧洞内,实现了“内水不外渗、
外水不内渗”的控排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是:在引水隧洞单点出水量大于500L/s、压力大于
0.5MPa时,直接封堵可能会对隧洞的结构安全造成威胁。本实用新型集中
出水点逆止阀引排装置就是通过大型堵水膜袋与逆止阀的功能并用,在引
水隧洞充水发电期直接将出水排进隧洞内,由于逆止阀的作用,隧洞过流
水不会在外渗到出水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引水管,2是模袋,3是闸阀,4是模袋灌浆管,5是连接
弯管,6是逆止阀,7是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
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包括顺序联通的引水管1、闸阀3、连接弯管5、
逆止阀6和排水管7,引水管1外套有模袋2,逆止阀6和排水管7形成的
水平位置低于引水管1和闸阀3形成的水平位置;
引水管1安装位于引水隧洞底板,结构混凝土以下;排水管7出口下
方有集水坑。
模袋2可以是单段或多段结构,并通过模袋灌浆管4与灌浆设备联通。
本例图中模袋2是多段结构。
如图所示,本例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安装设置方法是:将引排孔设置
在引水隧洞底板结构混凝土以下,确定引排孔位置后,在引排孔上安装Φ
273mm大型模袋2,采用Φ273mm无缝钢管与引排孔模袋闸阀3连接,将地
下水引至底板预留集水坑内,在出口处安装Φ273mm逆止阀6,逆止阀6出
口高于底板混凝土衬砌面5cm。通常为了
本实用新型在引排水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引排孔地下水处于排放状
态,在引水隧洞充水发电期直接将出水排进隧洞内,实现了“内水不外渗、
外水不内渗”的控排目的。
本实用新型模袋、逆止阀的设计满足隧洞实际断面尺寸的要求,安装
后可以保证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能使集中出水点出水全部汇集到模袋内,
通过逆止阀实现控制排放;逆止阀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造,满足垂直安装
的要求,工作压力须满足引排需要;能够作为单独结构独立永久运行。本
实用新型通过大型堵水膜袋与逆止阀的功能并用,在引水隧洞充水发电期
直接将出水排进隧洞内,由于逆止阀的作用,隧洞过流水不会在外渗到出
水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