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车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险车道。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全国公路网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
来了一个引起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令人担忧。中国的山地
丘陵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3%,而山区公路克服高差展线,不可避免存在连续
下坡。事故统计分析表明,无论是一般公路还是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事故
高发,且重、特大事故占较高比例。虽然发生在山区公路的交通事故占全国交
通事故的比例不大,但多为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由于目前客货运输车
辆实际运营状况的影响,在长大下坡路段屡屡出现险情,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
措施在公路运营期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的交通事故,提高公路安全品质,保护
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公路交通建设、管理、设计研究部门现阶段最为关
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险车道,它极大的提高山区复
杂地形的行车安全,尽可能的降低行车事故,有效保证驾驶员及乘客人身安全,
降低行车故障造成的财产损失,避险区相比常规的避险车道,其救援工作可在
救治区上进行,不影响行车道上行车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避险车道,它是由照明装置、外侧护
栏、指引警示标志、一级减速区、二级减速区、三级减速区、防撞护栏、防撞
弹簧、防撞桶、内侧护栏、前端护栏、避险区和救治区组成,避险区上设有外
侧护栏、内侧护栏、前端护栏,外侧护栏与内侧护栏上分别安装照明装置,避
险区内设有一级减速区、二级减速区、三级减速区、防撞护栏、防撞弹簧、防
撞桶,内侧护栏一侧设有指引警示标志,救治区设置在避险区的内侧,三层防
撞护栏之间设有两侧防撞弹簧,防撞桶内设有细沙。
所述避险区和救治区的上坡角度为30-50°。
所述一级减速区内铺设厚度为40~80cm的粗集料。
所述二级减速区内铺设厚度为80~120cm的中砂。
所述三级减速区内设有弹力阻尼材料拦截网。
所述外侧护栏、内侧护栏、前端护栏均采用护栏外侧包裹弹性阻尼材料制
作而成。
所述救治区坡度低于避险区坡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的提高山区复杂地形的
行车安全,尽可能的降低行车事故,有效保证驾驶员及乘客人身安全,降低行
车故障造成的财产损失,避险区相比常规的避险车道,其救援工作可在救治区
上进行,不影响行车道上行车的速度,同时其制动车道内设置有防撞护栏、防
撞弹簧、防撞桶,可极大的保证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财产损失,
为营救争取更多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1、图2中所示:1、照明装置,2、外侧护栏,3、指引警示标志,4、一级减
速区,5、二级减速区,6、三级减速区,7、防撞护栏,8、防撞弹簧,9、防撞
桶,10、内侧护栏,11、前端护栏,12、避险区,13、救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仅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避险车道,它是由照明装置1、外侧护栏2、指引警示
标志3、一级减速区4、二级减速区5、三级减速区6、防撞护栏7、防撞弹簧8、
防撞桶9、内侧护栏10、前端护栏11、避险区12和救治区13组成,避险区12
上设有外侧护栏2、内侧护栏10、前端护栏11,外侧护栏2与内侧护栏10上分
别安装照明装置1,避险区12内设有一级减速区4、二级减速区5、三级减速区
6、防撞护栏7、防撞弹簧8、防撞桶9,内侧护栏10一侧设有指引警示标志3,
救治区13设置在避险区12的内侧,三层防撞护栏7之间设有两侧防撞弹簧8,
防撞桶9内设有细沙。
所述避险区12和救治区13的上坡角度为30-50°。
所述一级减速区4内铺设厚度为40~80cm的粗集料。
所述二级减速区5内铺设厚度为80~120cm的中砂。
所述三级减速区6内设有弹力阻尼材料拦截网。
所述外侧护栏2、内侧护栏10、前端护栏11均采用护栏外侧包裹弹性阻尼
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救治区13坡度低于避险区12坡度。
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山区复杂地形的行车安全,尽可能的降低行车事故,
有效保证驾驶员及乘客人身安全,降低行车故障造成的财产损失,避险区12相
比常规的避险车道,其救援工作可在救治区13上进行,不影响行车道上行车的
速度。同时其制动车道内设置有防撞护栏7、防撞弹簧8、防撞桶9,可极大的
保证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财产损失,为营救争取更多时间。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
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