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80560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40918.4

申请日:

2015.11.23

公开号:

CN205242507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B7/07; E03B11/16

主分类号:

E03B7/07

申请人:

上海定一泵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明亮; 高坤; 徐明金; 何厅华

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汇德路888号1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包括稳流补偿罐,稳流补偿罐设有进水接入口,稳流补偿罐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进水总管,进水总管通过管路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的出水端连接用户水管,于稳流补偿罐的进水接入口安装有电动阀,电动阀的接出口连接有市政进水管,市政进水管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水泵的控制元件,有益效果是:市政管网供水能力下降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调整电动阀的开合度,同时调整水泵电机的转速,防止水泵过量从市政管网取水,避免市政管网产生负压。

权利要求书

1.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包括稳流补偿罐(1),于稳流补偿罐(1)的
顶侧设有进水接入口(101),稳流补偿罐(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2)连接进水总管(3),所述
进水总管(3)通过并排布置的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5)、第三管路(6)及第四管路(7)连接
出水总管(8),所述出水总管(8)的出水端连接用户水管,所述第一管路(4)中设有第一水泵
(41),所述第二管路(5)设有第二水泵(52),所述第四管路(7)中设有第四水泵(71),其特征
在于:所述稳流补偿罐(1)的进水接入口(101)安装有电动阀(9),所述电动阀(9)的接出口
连接有市政进水管(10),所述市政进水管(10)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
(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12)的智能控制元件,所述智能控制元件连接电动阀(9)
的控制元件,所述智能控制元件还连接第一水泵(41)、第二水泵(51)及第四水泵(71)的控
制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
进水管(10)的进水端设置有法兰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管路(4)中还设有第一蝶阀(42)及第一止回阀(43),所述第二管路(5)中还设有第二蝶阀
(52)及第二止回阀(53),所述第四管路(7)中还设有第四蝶阀(72)及第四止回阀(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管路(6)中设有第一蝶阀(61)及第三止回阀(62)。

说明书

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无负压供水设备在结构上包括稳流补偿罐,于稳流补偿罐的顶侧设有进水接
入口,稳流补偿罐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进水总管,进水总管通过并排布置的
管路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的出水端连接用户水管,通常市政管网的供水能
力下降时,设于管路中的水泵则继续工作,过量从市政管网取水,最终导致市
政管网产生负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市政管网供水能力下降后水泵过量从市政管网取水导致市政管网产
生负压的问题,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主
要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包括稳流补偿罐(1),于稳流补偿
罐(1)的顶侧设有进水接入口(101),稳流补偿罐(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2)
连接进水总管(3),所述进水总管(3)通过并排布置的第一管路(4)、第二管
路(5)、第三管路(6)及第四管路(7)连接出水总管(8),所述出水总管(8)
的出水端连接用户水管,所述第一管路(4)中设有第一水泵(41),所述第二
管路(5)设有第二水泵(52),所述第四管路(7)中设有第四水泵(71),所
述稳流补偿罐(1)的进水接入口(101)安装有电动阀(9),所述电动阀(9)
的接出口连接有市政进水管(10),所述市政进水管(10)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
所述压力传感器(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12)的智能控制元件,所
述智能控制元件连接电动阀(9)的控制元件,所述智能控制元件还连接第一水
泵(41)、第二水泵(51)及第四水泵(71)的控制元件。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市政进水管(10)的进水端设置有法兰接头。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管路(4)中还设有第一蝶阀(42)及第一止回阀(43),
所述第二管路(5)中还设有第二蝶阀(52)及第二止回阀(53),所述第四管
路(7)中还设有第四蝶阀(72)及第四止回阀(73)。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三管路(6)中设有第一蝶阀(61)及第三止回阀(62)。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市政管网供水能力下降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
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元件,智能控制元件输出阀门开合度控制信号,同时传感
器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的变频器中,通过内部的PID运算,将设定值和测量
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相应频率,调整水泵电机的转速,防止水泵过量从市政管
网取水,避免市政管网产生负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

参见图1-4,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包括稳流补偿罐1,于
稳流补偿罐1的顶侧设有进水接入口101,稳流补偿罐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2连
接进水总管3,进水总管3通过并排布置的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5、第三管路
6及第四管路7连接出水总管8,出水总管8的出水端连接用户水管,第一管路
中4设有第一水泵41,第二管路5设有第二水泵52,第四管路7中设有第四水
泵71,于稳流补偿罐5的进水接入口101安装有电动阀9,电动阀9的接出口
连接有市政进水管10,市政进水管10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的
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12的智能控制元件,智能控制元件连接电动阀9的控
制元件,智能控制元件还连接第一水泵41、第二水泵51及第四水泵71的控制
元件。

其工作原理为:市政管网供水能力处于供水压力下限至保护值时,压力传感
器11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12的智能控制元件,智能控制元件输出阀门开合
度控制信号,电动阀9执行开合度调整指令,同时压力传感器11将信号传输至
控制系统12的变频器中,通过内部的PID运算,将设定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后,
输出相应频率,调整水泵电机的转速,防止水泵过量从市政管网取水,避免市
政管网产生负压。

为了便于连接市政管网,本实施例中,市政进水管10的进水端设置有法兰接
头。

下面进一步描述一下管路的组成结构,参见附图,第一管路4中还设有第一
蝶阀42及第一止回阀43,第二管路中5还设有第二蝶阀52及第二止回阀53,
第四管路7中还设有第四蝶阀72及第四止回阀73,其中第一蝶阀42设于第一
水泵41与进水总管3之间,第一止回阀43设于第一水泵41与出水总管8之间,
第二蝶阀52设于第二水泵51与进水总管3之间,第二止回阀53设于第二水泵
51与出水总管8之间,第四蝶阀72设于第四水泵71与进水总管3之间,第四
止回阀73设于第四水泵71与出水总管8之间。

下面进一步描述一下第三管路6的组成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路6中
还设有第一蝶阀61及第三止回阀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
进也应视为本实用的保护范围。

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控制装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包括稳流补偿罐,稳流补偿罐设有进水接入口,稳流补偿罐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进水总管,进水总管通过管路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的出水端连接用户水管,于稳流补偿罐的进水接入口安装有电动阀,电动阀的接出口连接有市政进水管,市政进水管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水泵的控制元件,有益效果是:市政管网供水能力下降时,压力传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