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分体式楼梯安装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建筑物,具体为一种预制分体式楼梯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场浇注楼梯存在较多不足,因此,本领域近几年提供了多种在工厂内工业化制作楼梯产品的技术方案,以便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使用。然而这种楼梯目前尚未被本领域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预预楼梯重量较大,装卸及安装复杂,使预制楼梯的生产成本比浇注楼梯高。虽然预制楼梯的优点很多,但由于其存在装卸、安装复杂的不足,使现有预制楼梯产品无法推广使用。
而在地震中,楼梯成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在强震下如其先受到破坏,将难以保证地震时,楼梯间作为紧急逃生通道,发挥人员疏散和救援作用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运输的预制分体式楼梯安装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分体式楼梯安装系统,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楼板、支撑楼板的工字钢梁和预制楼梯;所述预制楼梯包括混凝土浇筑的楼梯支撑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楼梯支撑板上的多个踏步板,所述踏步板为截面呈三角形的条状体,踏步板与所述楼梯支撑板一体成型或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所述楼梯支撑板包括倾斜的支撑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主体两端并水平延伸的下承接部和上承接部,所述楼梯支撑板中设置有钢管骨架,所述钢管骨架内部形成减轻整个楼梯重量的空腔,所述钢管骨架包括两个以上并排设置的支撑柱和焊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支撑柱垂直设置;所述楼梯支撑板的下承接部与位于下层的楼板或工字钢梁连接,所述楼梯支撑板的上承接部与位于上层的楼板或工字钢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承接部与位于下层的楼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承接部与位于上层的工字钢梁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承接部和上承接部内设置有带内螺纹的预埋套管,连接螺杆穿过位于下层的工字钢梁的翼板和楼板与所述下承接部中的预埋套管连接,连接螺杆穿过位于上层的工字钢梁的腹板与所述上承接部中的预埋套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下承接部和上承接部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位于预埋套管的外部,凹陷部填设有防腐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预埋套管与所述支撑柱的端部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步板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减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承接部和上承接部上均设置有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和支撑梁均采用方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三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楼梯支撑板内设置一个钢管骨架来代理钢筋网,钢管骨架内部形成减轻整个楼梯重量的空腔,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使得预制楼梯的重量大大降低,便于预制楼梯的起吊、安装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楼梯起吊方便,因此安装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时的难度和操作时间,支撑板主体两端的上承接部和下承接部通过螺栓和楼板或工字钢梁快速连接,大大提高了楼梯安装的效率。
将楼梯的支撑板主体和踏步板分体设置,使得楼梯支撑板的结构更加简单,其上下面平整,浇筑简便,在运输时方便摆放,占用空间小。将踏步板分体设计可以减轻楼梯支撑板的重量,踏步板方便集中整理和运输。整个楼梯支撑板在起吊装车和起吊安装时大大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楼梯起吊方便,因此安装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时的难度和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钢管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楼梯支撑板、1-1支撑板主体、1-2下承接部、1-3上承接部、1-4支撑柱、1-5支撑梁、1-6预埋套管、1-7凹陷部、1-8预埋连接板A、1-9预埋连接板B、2踏步板、2-1减重孔、3固定螺栓、4吊环、5连接螺杆、6螺母、100工字钢梁、101腹板、102翼板、200楼板、300橡胶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4所示的预制楼梯,其包括混凝土浇筑的楼梯支撑板1和安装在所述楼梯支撑板1上的多个踏步板2,所述踏步板2为截面呈三角形的条状体,踏步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楼梯支撑板1上,所述楼梯支撑板1内设置有预埋连接板A1-8和预埋连接板B1-9,所述预埋连接板A1-8垂直设置,所述预埋连接板B1-9水平设置,所述踏步板2通过固定螺栓3与所述预埋连接板A1-8和预埋连接板B1-9连接。
所述踏步板2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减重孔2-1,能够大大降低踏步板2的重量,降低楼梯支撑板1的负重,所述踏步板2为混凝土浇筑成型或者采用更轻质的木质结构。
所述楼梯支撑板1包括倾斜的支撑板主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主体1-1两端并水平延伸的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所述楼梯支撑板1中设置有钢管骨架。
如图5所示,所述钢管骨架包括两个以上并排设置的支撑柱1-4和焊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4上的若干支撑梁1-5。所述的支撑柱1-4和支撑梁1-5采用圆管或者方管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管骨架,由于钢管骨架占用较多的空间,使得楼梯支撑板1的容重降低,因此使其重量降低,方便运输和起吊,方便安装。
所述支撑柱1-4上下分别延伸至上承接部1-3和下承接部1-2中,所述的钢管骨架上还可以设置钢筋网或者栓钉(图未示出),以增加钢管骨架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结裹覆力。
所述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上均设置有吊环4,用于起吊楼梯支撑板1。所述的吊环4是与预埋在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内的预埋件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焊接或者将吊环的连接部预埋在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内。其中,通过与预埋件螺纹连接,方便拆装,在不需要起吊时可以拆除吊环4,避免其影响楼梯的平整度,避免成为障碍。
所述的支撑柱1-4的端部焊接设置有用具有内螺纹的预埋套管1-6,在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上设置有凹陷部1-7,凹陷部1-7位于预埋套管1-6的外部,凹陷部1-7填满防腐材料。预埋套管用于使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与支撑梁或结构板通过螺栓连接,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活动。
如图1所示为上述预制楼梯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安装和连接结构,其包括由工字钢梁100支撑的楼板200,所述预制楼梯的楼梯支撑板1的下承接部1-2与位于下层的楼板200或工字钢梁100连接,所述楼梯支撑板1的上承接部1-3与位于上层的楼板200或工字钢梁100连接。
如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承接部1-2和上承接部1-3内设置有带内螺纹的预埋套管1-6,连接螺杆5穿过位于下层的工字钢梁100的翼板102和楼板200与所述下承接部1-2中的预埋套管1-6连接,连接螺杆5穿过位于上层的工字钢梁100的腹板101与所述上承接部1-3中的预埋套管1-6连接,所述连接螺杆5的端部设置有螺母6。所述的下承接部1-2与位于下层的楼板200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板300,所述的橡胶垫板300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由于设置有凹陷部1-7,其中填设有防腐材料,在连接螺杆5插入到预埋套管1-6时,防腐材料能够对连接螺杆5的端头部起到防腐和密封作用,避免由于连接螺杆6和预埋套管1-6的腐烂而导致连接失效或者不能拆卸等问题,是连接结构持久耐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下承接部1-2与位于下层的楼板200或工字钢梁100简支,所述楼梯支撑板1的上承接部1-3与位于上层的楼板200或工字钢梁100简支,所述简支即直接放置在楼板200或者工字钢梁100的翼板101上,通过预制楼梯自身的重量即可使其不能够随便移动。
具体的,下承接部1-2和位于下层的楼板200之间简支,下承接部1-2底部固定设置钢板,楼板200上也固定设置钢板,两个钢板之间设置石墨粉,使其能够滑动。所述楼板200上设置限制所述下承接部1-2左右滑动的限位部件,如凸台或者栓钉。同样的,上承接部1-3底部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和上层的工字钢梁100的翼板102之间设置石墨粉,所述翼板102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上承接部1-3左右滑动的装置。
通过上述简支安装结构,能够起到抗震的作用,在地震时楼梯能够前后滑动,不传递弯矩,抵消震动所产生的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