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531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18879.8

申请日:

2015.11.18

公开号:

CN205242946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5/04; E04F15/18

主分类号:

E04F15/04

申请人: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世鹏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湘江道398号服装大厦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徐瑞丰;董金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依次平铺设置的上层竹板、中层竹板和下层竹板;所述上层竹板和下层竹板按纹理方向顺向放置,所述中层竹板与下层竹板或与上层竹板按纹理方向相互垂直放置,所述中层竹板对应设置于上层竹板和下层竹板之间;所述上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上凸沿,所述下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下凸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拼装方便、防潮不易变形和移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依
次平铺设置的上层竹板(1)、中层竹板(2)和下层竹板(3);所述上层竹板(1)和下层竹板(3)
按纹理方向顺向放置,所述中层竹板(2)与下层竹板(3)或与上层竹板(1)按纹理方向相互
垂直放置,所述中层竹板(2)对应设置于上层竹板(1)和下层竹板(3)之间;所述上层竹板
(1)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2)形成上凸沿(1-1),所述下层竹板(3)的一侧边沿突出于
中层竹板(2)形成下凸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沿
(1-1)和下凸沿(3-1)分别位于所述竹地板结构的对应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凸沿(1-1)上设置有向下的勾状卡槽,所述下凸沿(3-1)上设置有向上的勾状卡槽,所述
上凸沿(1-1)上的勾状卡槽与下凸沿(3-1)上的勾状卡槽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层竹
板(3)底部覆有平衡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状卡槽
的勾头部(4)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竹板
(1)、中层竹板(2)和下层竹板(3)依次靠热压或粘合固定。

说明书

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地板的构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材领域,竹制材料以其易于加工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青睐,通常将竹杆展平,用
胶层压合成合适尺寸的竹板,从而用作建筑材料。

竹板的特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由直纤维构成,这就使得它具有很好的硬度和柔韧
性;但另一方便,由于重组竹地板是由重组竹板材直接加工而成的,竹纤维全部为顺纹,易
开裂变形,且没有横向拉结力量,造成横向容易变形,尤其是单层结构,在没有彻底干透的
水泥地面上铺设,靠近窗边、门口的位置变形非常明显。

主要原因是在未完全干透的水泥地面上,地面的湿气进入地板底层,底层膨胀;而
面层由于受到风吹日晒而收缩,造成上面收缩下面膨胀,表现出来就是地板两边翘曲。

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竹地板与水泥地面之间铺设防潮的无纺布板或其他防潮
材料,铺设工艺复杂,无形中提高了铺设成本,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一旦防潮材料出
现老化,还容易造成竹地板底部受力不均,影响竹地板的使用寿命。

由于竹材本身内部成分的木质化程度不同,一般只保留最中间的粗纤维层,有用
的部分有限,压制成型并裁切成需要规格的地板后,还需要在地板两侧面刨出地板拼接时
用的凹凸槽口,此道工序不仅复杂而且还会将有限的粗纤维层又刨去一部分,耗费人工、时
间的同时,也浪费了一部分原材料;且两侧的凹凸槽口需要分别修边,为保证完全拼接匹
配,对大小宽窄要求严格,匹配越精密,拼接时地板间的缝隙越紧密,可对于一块完整的地
板,在其两侧面刨出高度、宽窄相同的凹凸槽口,实际上并非易事。

另外,在实际铺设过程中,当需要将多块面积较小的地板拼接成面积较大的整板
时,这时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防止地板之间的水平移动,虽然在地板两侧设有凹凸槽口可防
止地板上下和水平移动,但不能很好地解决地板沿凹凸槽口滑动这一问题,拼接地板时也
只能沿有凹凸槽口的方向拼接,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区域铺贴,明显受到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拼装方便、防潮不易变
形和移位的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依次平铺设置的上层竹板、中层竹板
和下层竹板;所述上层竹板和下层竹板按纹理方向顺向放置,所述中层竹板与下层竹板或
与上层竹板按纹理方向相互垂直放置,所述中层竹板对应设置于上层竹板和下层竹板之
间;所述上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上凸沿,所述下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
于中层竹板形成下凸沿。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沿和下凸沿分别位于所述竹地板结构的对应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沿上设置有向下的勾状卡槽,所述下凸沿上设置有向上的勾
状卡槽,所述上凸沿上的勾状卡槽与下凸沿上的勾状卡槽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层竹板底部覆有平衡纸。

进一步的,所述勾状卡槽的勾头部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竹板、中层竹板和下层竹板依次靠热压或粘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夹层结构,且中层竹板分别与上、下层竹板按不同的纤维纹理
方向交叉固定,最大程度保证了上、下层竹板受力均匀,增加了横向拉结力量,使得地板的
抗变形能力大大增强。

(2)本实用新型由于三层交叠放置,不仅防潮效果好,而且通过三层竹板的错位平
铺,很容易将竹地板的四周边沿设置成能够相互搭接对插的结构,本方案将上层竹板的一
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上凸沿,将下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下凸沿,
且上凸沿和下凸沿分别位于所述竹地板结构的对应两侧,方便铺接,避免了凹凸槽口对接
过紧造成的地板翘起,或者凹凸槽口对接过松造成的缝隙过大,本方案中上凸沿和下凸沿
靠粘结固定,无需像凹凸槽口从侧面插接,可直接自上而下铺设,即使在狭小处也可使用。

(3)本实用新型在上凸沿和下凸沿上分别设置有向下和向上的勾状卡槽,其相互
匹配,卡扣牢固,使用方便省力,仅需稍用力下压,相邻两片竹地板边沿上的勾状卡槽即可
相互对扣在一起,使地板连接更加紧固,不易变形。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层竹板底部铺覆平衡纸,有效隔绝底部湿气进入地板底
层,在一定程度防止竹地板受潮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带上凸沿和下凸沿的竹地板的夹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带有勾状卡槽的竹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2的爆炸图。

其中,1上层竹板、1-1上凸沿、2中层竹板、3下层竹板、3-1下凸沿、4勾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其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依次平铺设置的上层竹板
1、中层竹板2和下层竹板3;所述上层竹板1和下层竹板3按纹理方向顺向放置,所述中层竹
板2与下层竹板3或与上层竹板1按纹理方向相互垂直放置,所述中层竹板2对应设置于上层
竹板1和下层竹板3之间;所述上层竹板1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2形成上凸沿1-1,所述
下层竹板3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2形成下凸沿3-1。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沿1-1和下凸沿3-1分别位于所述竹地板结构的对应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竹板1、中层竹板2和下层竹板3依次靠热压或粘合固定。

实施例2,如图2~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2还在所述上凸沿1-1上
设置有向下的勾状卡槽,在所述下凸沿3-1上设置有向上的勾状卡槽,所述上凸沿1-1上的
勾状卡槽与下凸沿3-1上的勾状卡槽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勾状卡槽的勾头部4为圆弧形;当出现需要拆装竹地板的时候,由
于圆弧形的设计,便于滑动安装和拆卸,只需轻轻在设有勾状卡槽的一侧插入薄片即可撬
起。

实施例3,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实施例3在所述下层竹
板3底部覆有平衡纸。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
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
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密扣合的多层竹地板结构,其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依次平铺设置的上层竹板、中层竹板和下层竹板;所述上层竹板和下层竹板按纹理方向顺向放置,所述中层竹板与下层竹板或与上层竹板按纹理方向相互垂直放置,所述中层竹板对应设置于上层竹板和下层竹板之间;所述上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上凸沿,所述下层竹板的一侧边沿突出于中层竹板形成下凸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拼装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