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外墙涂层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丙烯酸外墙涂层。
背景技术
丙烯酸外墙涂层是一种将涂料涂刷建筑外墙面,然后等待干燥后形成的一种涂层结构。对于外墙涂料和内墙涂料的区别来说,最重要的是抗紫外线照射的性能,要求长时间照射而不发生变色;同时其防水性能和自洁性能也是其中性能的一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2061148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丙烯酸外墙涂层,其通过设置有防火层和罩面层,解决了丙烯酸外墙涂层遇水泛白和防水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罩面层的抗紫外线性能较差,在长时间的光照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干裂的情况,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使用时候,其紫外线强度高,同时降雨量较大,所以罩面层在照射破裂后,其防水性能大大下降,导致墙面结构的损毁,最终破裂的罩面层需要通过刮刀进行清理,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进行墙面涂层清理的丙烯酸外墙涂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外墙涂层,包括设置在外墙上的腻子层,所述腻子层上依次设置有阻火层、可撕拉层、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和抗紫外线罩面层,所述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内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抗紫外线罩面层上开设有与排水管路连通的开口,所述排水管路和开口内设置有疏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可撕拉层由快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标线涂料涂覆而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撕拉层由快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标线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快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标线涂料采用申请号为“201110042680.X”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涂料涂覆而成,其与阻火层具有较好的连接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在涂料干燥后会形成有柔韧的可撕拉层,可撕拉层上的其他涂层旧化后,通过将可撕拉层撕下,可以避免通过刮刀进行铲除,减少劳动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阻火层由不可燃阻火涂料涂覆而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火层采用不可燃阻火涂料涂覆而成,不可燃阻火涂料在申请号为“95113306.3”的发明专利中公开,其具有着较好的阻火性能和粘附性能,同时在由于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是透光的,所以阻火层也会受到紫外线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不可燃阻火涂料具有很好的耐紫外光老化的性能,所以其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腻子层采用抗裂腻子涂料涂覆而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腻子层采用抗裂腻子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抗裂腻子涂料采用申请号为“200910308981.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抗裂腻子涂料,该种抗裂腻子涂料在干燥后,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同时干燥速度快,能够减少等待干燥的时间,同时与其他涂层的粘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腻子层的厚度为5-9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腻子层的厚度为5-9mm,如果腻子层的厚度小于5mm,由于外墙上的凹坑和凸起,所以腻子层的整平效果较差,同时如果腻子层的厚度大于9mm,将会造成腻子层的制造成本大大上升,腻子涂层如果过厚,也会导致腻子涂层的粘附效果变差,从墙面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阻火层的厚度为2-5mm。
进一步地,阻火层的厚度为2-5mm,如果阻火层的厚度小于2mm,阻火层的阻火效果变差,如果阻火层的厚度大于5mm,首先其干燥时间大大延长,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其表面粗糙度较第,后续的涂层无法粘附在其上,造成了施工困难。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路包括若干个竖直支管,每一所述竖直支管的间距为5-10cm。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竖直支管,竖直支管起到了排水的效果,同时竖直支管之间的间距为5-10cm,该间距范围内的竖直支管能够起到较好的排水效果,如果间距小于5cm,将会造成墙面在该位置的结构强度降低,如果间距大于10cm,将会造成排水效果变差。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支管的直径为1.5mm。
进一步地,竖直支管的直径为1.5mm,如果竖直支管的直径大于1.5mm,将会造成墙面在竖直支管位置的结构强度降低,墙体容易发生破裂,同时如果竖直支管的直径小于1.5mm,其排水性能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的直径为1.5-2mm。
进一步地,开口起到了收集墙面上的雨水的效果,如果开口的直径小于1.5mm,将会造成雨水在开口位置堵塞,如果开口的直径大于2mm,很容易发生进灰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向外凸出形成凸环。
进一步地,通过将开口向外凸出形成凸环,凸环起到了防止墙面上的流水进入开口的效果,能够避免开口内积水过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腻子层,起到了整平墙面上的凹坑的作用,加强后续涂层的粘附力;设置有阻火层起到了防止墙面燃烧的效果,通过将阻火层设置在其他的涂层下方,其目的不在于耐温,而是起到了防止腻子层燃烧的效果;可撕拉层是柔韧的,可撕拉层上的其他涂层旧化后,通过将可撕拉层撕下,可以避免通过刮刀进行铲除,减少劳动时间;然后通过设置有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其起到了一定的吸水效果和良好的粘附性能,防止雨水进入腻子层内影响外墙的砖结构,防止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两侧的涂层脱落;同时通过设置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起到了对进入开口内的雨水进行排水的作用,同时设置的抗紫外涂层具有较高的紫外线抗性,能够有效的抵抗紫外线的照射,同时设置在排水管路和开口内的疏水层,水很难与疏水层上发生粘附,即防止雨水在排水管路内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中:0、腻子层;1、阻火层;2、可撕拉层;3、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4、抗紫外线罩面层;5、排水管路;51、开口;52、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丙烯酸外墙涂层,包括设置在外墙上的腻子层0,腻子层0上依次设置有阻火层1、可撕拉层2、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3和抗紫外线罩面层4,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3内设置有排水管路5,抗紫外线罩面层上开设有与排水管路5连通的开口51,排水管路5和开口51内设置有疏水层52,本实用新型中的疏水层52采用申请号为“201110427041.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导电超疏水涂料,起到了防止水在排水管路5内堆积的效果,通过设置有腻子层0,起到了整平墙面上的凹坑的作用,加强后续涂层的粘附力;设置有阻火层1起到了防止墙面燃烧的效果,通过将阻火层1设置在其他的涂层下方,其目的不在于耐温,而是起到了防止腻子层0燃烧的效果;可撕拉层2是柔韧的,可撕拉层2上的其他涂层旧化后,通过将可撕拉层2撕下,可以避免通过刮刀进行铲除,减少劳动时间;然后通过设置有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3,其起到了一定的吸水效果和良好的粘附性能,防止雨水进入腻子层0内影响外墙的砖结构,防止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层3两侧的涂层脱落;同时通过设置有排水管路5,排水管路5起到了对进入开口51内的雨水进行排水的作用,同时设置的抗紫外涂层具有较高的紫外线抗性,能够有效的抵抗紫外线的照射,同时设置在排水管路5和开口51内的疏水层52,水很难与疏水层52上发生粘附,即防止雨水在排水管路5内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中,可撕拉层2由快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标线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撕拉层2由快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标线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快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标线涂料采用申请号为“201110042680.X”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涂料涂覆而成,其与阻火层1具有较好的连接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在涂料干燥后会形成有柔韧的可撕拉层2,可撕拉层2上的其他涂层旧化后,通过将可撕拉层2撕下,可以避免通过刮刀进行铲除,减少劳动时间;阻火层1由不可燃阻火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火层1采用不可燃阻火涂料涂覆而成,不可燃阻火涂料在申请号为“95113306.3”的发明专利中公开,其具有着较好的阻火性能和粘附性能,同时在由于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是透光的,所以阻火层1也会受到紫外线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不可燃阻火涂料具有很好的耐紫外光老化的性能,所以其使用寿命更长;腻子层0采用抗裂腻子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腻子层0采用抗裂腻子涂料涂覆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抗裂腻子涂料采用申请号为“200910308981.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抗裂腻子涂料,该种抗裂腻子涂料在干燥后,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同时干燥速度快,能够减少等待干燥的时间,同时与其他涂层的粘附效果更好;腻子层0的厚度为5-9mm,本实用新型中的腻子层0的厚度为5-9mm,如果腻子层0的厚度小于5mm,由于外墙上的凹坑和凸起,所以腻子层0的整平效果较差,同时如果腻子层0的厚度大于9mm,将会造成腻子层0的制造成本大大上升,腻子涂层如果过厚,也会导致腻子涂层的粘附效果变差,从墙面上脱落;阻火层1的厚度为2-5mm,阻火层1的厚度为2-5mm,如果阻火层1的厚度小于2mm,阻火层1的阻火效果变差,如果阻火层1的厚度大于5mm,首先其干燥时间大大延长,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其表面粗糙度较第,后续的涂层无法粘附在其上,造成了施工困难。
如图2所示,排水管路5包括若干个竖直支管,每一竖直支管的间距为5-10cm,通过设置有若干个竖直支管,竖直支管起到了排水的效果,同时竖直支管之间的间距为5-10cm,该间距范围内的竖直支管能够起到较好的排水效果,如果间距小于5cm,将会造成墙面在该位置的结构强度降低,如果间距大于10cm,将会造成排水效果变差;竖直支管的直径为1.5mm,竖直支管的直径为1.5mm,如果竖直支管的直径大于1.5mm,将会造成墙面在竖直支管位置的结构强度降低,墙体容易发生破裂,同时如果竖直支管的直径小于1.5mm,其排水性能大大降低;开口51的直径为1.5-2mm,开口51起到了收集墙面上的雨水的效果,如果开口51的直径小于1.5mm,将会造成雨水在开口51位置堵塞,如果开口51的直径大于2mm,很容易发生进灰的问题,开口51向外凸出形成凸环,通过将开口51向外凸出形成凸环,凸环起到了防止墙面上的流水进入开口51的效果,能够避免开口51内积水过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