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输电塔塔基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张塔型钢混
凝土连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如110kV逸山线N12(单回路)耐张塔基础的维护施工中,由于
供热管网铺设需对地面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造成铁塔两只下
压腿的基础整体发生位移、下沉,并引起铁塔根开迈步、塔身倾斜的问题,这
给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于输电线路邻近铁塔基础开
挖造成铁塔倾斜位移的处理,电网运行维护部门通常采用的做法是重新组立铁
塔。对于板块式耐张塔基础,由于周围地形、地貌发生变化,而引起铁塔基础
下沉、位移,铁塔根开迈步、塔身倾斜,如按常规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可以
较好的排除缺陷,但该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在目前土地资
源使用规划紧凑的要求下,将原铁塔转变为转角塔,需重新规划线行,并需要
要改变原线行转角路径方向,且最少需要新建两座耐张塔,非常浪费土地资源;
其次,修建两座新的耐张铁塔需要的人工材料增加约50%~60%;最后,该处理
办法延长了处理缺陷的时间,增加了线路的带病运行的时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修复耐张塔基础
下沉、铁塔根开迈步的缺陷,不用改变原线行转角路径方向,不需更换铁塔且
施工方便的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基础桩,及设置于所述所
述基础桩上的型钢连梁,所述型钢连梁包括连梁本体,及固定于所述连梁本体
的至少一个塔支撑柱,所述型钢连梁外表面设有防护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梁本体包括主体段,所述主体段设有多个纵
向加强肋,多个所述纵向加强肋沿所述主体段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梁本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段两端的固定
段,所述固定段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加强肋,及固定于所述纵向加强肋的至少一
个横向加强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梁本体与所述纵向加强肋的连接处设有加强
焊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地脚螺栓,所述塔支撑柱纵向贯穿设置于所
述主体段上,且所述塔支撑柱设有容纳腔,所述塔支撑柱和所述主体段上均设
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地脚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为混凝土浇筑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上位于所述塔支撑柱的位置还设有保护
帽,所述地脚螺栓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伸出所述保护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段与所述塔支撑柱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焊缝,
所述加强焊缝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型钢连梁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通过在出现下沉、铁塔根开迈步时,可以
在原基础旁重新浇筑所述基础桩,并在所述新的桩基上设置所述型钢连梁,同
时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防护层,由此组成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最后可以
将原耐张铁塔调装回原址,如此不仅解决了原耐张塔基础下沉、铁塔根迈步的
缺陷,还可以不用改变原线行转角路径方向,不需要更换铁塔,可以在原塔位
进行就地修复施工,可以大大减小修复投资和节省人力及土地资源,具有良好
的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础桩,200、型钢连梁,220、连梁本体,240、塔支撑柱,242、容
纳腔,244、通孔,300、防护层,222、主体段,224、纵向加强肋,226、固定
段,228、横向加强肋,400、加强焊缝,500、地脚螺栓,520、连接段,600、
保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基础桩100,
及设置于所述所述基础桩100上的型钢连梁200,所述型钢连梁200包括连梁本
体220,及固定于所述连梁本体220的至少一个塔支撑柱240,所述型钢连梁200
外表面设有防护层300。
目前,由于供热管网铺设等市政工程的需要对地面进行深基开挖,施工过
程中会造成铁塔基础整体发生位移、下沉的问题,同时还会引起铁塔根开迈步、
塔身倾斜,如此会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当出现下沉、铁塔根开迈步时,可以在出现下
沉、位移等失效问题的原基础旁重新浇筑新的所述基础桩100,并在所述新的桩
基上设置所述型钢连梁200,同时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防护层300,由此组
成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最后可以将原耐张铁塔调装回原址,如此不仅解决了
原耐张塔基础下沉、铁塔根迈步的缺陷,还可以不用改变原线行转角路径方向,
不需要更换铁塔,可以在原塔位进行就地修复施工,可以大大减小修复投资和
节省人力及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优选所述防护层
300为混凝土浇筑层。由于所述型钢连梁200为钢材料制品,为了保证使用中不
发生氧化生锈或长期使用而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实际施工中会沿所述型钢连
梁200的表面均匀浇筑一层混凝土层,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的效果,提高强度,
同时还可以使基础更加美观。
所述连梁本体220包括主体段222,所述主体段222设有多个纵向加强肋
224,多个所述纵向加强肋224沿所述主体段222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由于所
述连梁本体220需要承受整个输电铁塔的重量,极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因
此在所述主体段的延伸方向固定多个所述纵向加强肋224,可以极大地提高所述
连梁本体220的承载能力,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实际中,根据应
力计算的结果设置不同数量的所述纵向加强肋224的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桁架型加强肋等的结构形式,也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所述连梁本体220与所述纵向加强肋224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焊缝400。
为了提高所述型钢连梁200的整体强度,在所述连梁本体220和所述纵向加强
肋224的连接处通过焊接设置所述加强焊缝400,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从而增强所述型钢连梁200的稳固性。其中,焊接时采用的是坡口满焊,该焊
接方法可以得到高质量高强度的焊缝,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焊接
方法,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连梁本体22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段222两端的固定段226,所述固
定段226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加强肋224,及固定于所述纵向加强肋224的至少一
个横向加强肋228。其中,所述连梁本体220由所述主体段222及与其固定连接
的、且布设于两端的固定段226组成,两段所述固定段226分别设置于两个所
述基础桩100上,所述主体段222悬空架设于所述基础桩100之间,该种结构
下所述固定段226所承受的压力较高,极易产生被压断裂的问题,影响整个所
述型钢连梁200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所述固定段226内固定有交错布置的所
述纵向加强肋226和所述横向加强肋228,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可以极大地提
高所述连梁本体220的整体强度。
同时,所述主体段222与所述塔支撑柱240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焊缝400,所
述加强焊缝400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型钢连梁200的厚度。保证所述加强焊缝
400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型钢连梁200的厚度,确保所述加强焊缝400的高度达到
最优值,以使得焊缝强度足够大。
请参照图1,上述耐张塔型钢混凝土连梁结构还包括地脚螺栓500,所述塔
支撑柱240纵向贯穿设置于所述主体段222上,且所述塔支撑柱240设有容纳
腔242,所述塔支撑柱240和所述主体段222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44,
所述地脚螺栓500穿过所述通孔244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42内。当进行完混
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还需要在所述塔支撑柱240内安设所述地脚螺栓500,具体
的是将所述地脚螺栓500穿过所述通孔244后一端固定于所述横向加强肋228
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塔支撑柱240的顶部,具体的,根据工艺需要会在所述型
钢连梁200组装安设模板件,并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水泥保护层,所述防护层
300上位于所述塔支撑柱240的位置还设有保护帽600,所述地脚螺栓500包括
连接段520,所述连接段520伸出所述保护帽600。为了进行输电铁塔的安装固
定,应确保所述连接段520具有足够的安装长度以便于与输电铁塔固定连接,
当安设好输电铁塔后,会在所述地脚螺栓500与输电铁塔的连接处再次通过浇
筑方式建造所述保护帽600,防止暴露在空气中,经受阳光照射或雨水淋湿后会
产生生锈等,导致强度降低,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
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
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