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0133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06659.X

申请日:

2016.02.03

公开号:

CN205337092U

公开日:

2016.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A01G25/02; E03B3/02

主分类号:

A01G25/02

申请人: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国富; 刘海东; 潘雷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历下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8号楼103房间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赵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电控装置,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分别与雨水清水池单独连接,雨水清水池与滴灌管网连接;在雨水蓄水池内设有水位计,在土壤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水位计、土壤水分传感器及滴灌管网电磁阀分别与电控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管路简单,易实现;将雨水与中水作为绿化滴灌的水源,结合起来使用,保证了绿化用水的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水位计测量雨水蓄水池内水量,当雨水水量不足时,自动进行切换,采用中水进行供水,有效节约水资源。

权利要求书

1.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电控装置,
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分别与与雨水清水池单独连接,雨水清水池与滴灌管网连接;在雨水
蓄水池内设有水位计,在土壤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水位计、土壤水分传感器及滴灌管
网电磁阀分别与电控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水池与滴灌管网之间
设有多级杂质过滤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蓄水池与小区雨
水管网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网电磁阀设于所述
滴灌管网与杂质过滤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蓄水池与雨水清水池
之间设有水处理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蓄水池的中上部设有
与雨水市政管网连通的溢流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网与所述杂质过滤
器之间设有滴灌补水泵,在雨水清水池与雨水蓄水池之间设有雨水补水泵,在中水池与雨
水清水池之间设有中水补水泵。

说明书

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具体涉及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是指以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为载体,以植物为主体进行配置,不与自然土壤
接壤的绿化方式。目前,屋顶绿化及普通地面植物绿化用水多采用回收雨水加市政供水作
为水源,雨水供水不稳定,在旱季或者雨水池水量不足时,若直接采用市政供水进行滴灌,
则屋顶绿化系统不节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目的是当小区雨水蓄水池内水量不足
或无水时,充分利用小区中水,将中水池内经过处理的中水作为绿化滴灌用水,即将处理
后的雨水与中水作为小区绿化滴灌水源互为备用、综合利用,节约市政用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电控装置,雨水蓄水池、中
水池分别与雨水清水池单独连接,雨水清水池用于收集干净的用水,雨水清水池与滴灌管
网连接实现利用雨水与中水灌溉;在雨水蓄水池内设有水位计,在土壤内设有土壤水分传
感器,水位计、土壤水分传感器及滴灌管网电磁阀分别与电控装置连接,滴灌管网电磁阀
设于滴管管网上用于控制滴灌管网的关断;电控装置设于地表,方便检修和查看。

进一步地,在所述清水池与滴灌管网之间设有多级杂质过滤器,通过过滤有效保证滴
灌管网内的用水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蓄水池与小区雨水管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滴灌管网电磁阀设于所述滴灌管网与杂质过滤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蓄水池与雨水清水池之间设有水处理设备,如渗透式过滤井;同
样地,在中水池与雨水清水池之间同样设有水处理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蓄水池的中上部设有与雨水市政管网连通的溢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滴灌管网与所述杂质过滤器之间设有滴灌补水泵,在雨水清水池与雨
水蓄水池之间设有雨水补水泵,在中水池与雨水清水池之间设有中水补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雨水蓄水池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小区雨水管网连通,收集储
存雨水,雨水蓄水池内雨水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当土壤水分传感器探测到
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大于40%时,滴灌管网电磁阀关闭,不供水;当探测到土壤表面的水
分含量小于40%时,滴灌管网电磁阀开启,滴灌补水泵供水进行滴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系统管路简单,易实现。

2.将雨水与中水作为绿化滴灌的水源,结合起来使用,保证了绿化用水的稳定性、可
靠性;

3.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水位计测量雨水蓄水池内水量,当雨水水量不足时,自动进行
切换,采用中水进行供水,有效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雨水蓄水池、2-水位计、3-雨水补水泵、4-电控柜、5-雨水清水池、6
-滴灌补水泵、7—滴灌管网电磁阀、8—土壤水分传感器、9—滴灌管网、10—中水补水泵、
11—溢流管、12—中水池、13—一级过滤器、14—二级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1、中水池12和设于电控
柜4内的电控装置,雨水蓄水池1与小区雨水管网连接,雨水蓄水池1、中水池12分别与
与雨水清水池5单独连接,中水池12与雨水清水池5之间设有中水补水泵10,雨水蓄水池
1与雨水清水池5之间设有雨水补水泵3,雨水清水池5与滴灌管网9连接,在滴管管网9
与雨水清水池5之间设有滴管补水泵6,在所述清水池与滴灌管网9之间设有多级杂质过滤
器即图1中的一级过滤器13和二级过滤器14,在雨水蓄水池1内设有水位计2,在土壤内
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8,水位计2、土壤水分传感器8及滴灌管网电磁阀7分别与电控装置
连接,电控装置设于地表,方便查看。

所述滴灌管网电磁阀7设于所述滴灌管网9与杂质过滤器之间。

所述雨水蓄水池1与雨水清水池5之间设有水处理设备,如渗透式过滤井;同样地,
在中水池12与雨水清水池5之间同样设有水处理设备。

所述雨水蓄水池1的中上部设有与雨水市政管网连通的溢流管。

所述滴灌管网9与所述杂质过滤器之间设有滴灌补水泵6,在雨水清水池5与雨水蓄水
池1之间设有雨水补水泵3,在中水池12与雨水清水池5之间设有中水补水泵。

小区内收集的雨水进入雨水蓄水池1,通过水处理设备后,清洁的雨水进入雨水清水池
5储存,清洁的雨水由滴灌补水泵对滴灌系统进行供水。

当雨水蓄水池1内水量不足时,水位下降低于水位计2安装高度时,水位计反馈电信
号给电控柜4,由电控柜控制雨水补水泵3停机、中水补水泵10开启,向雨水清水池5内
补充中水,利用中水作为水源进行绿化滴灌。

当土壤水分传感器8探测到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大于40%时,滴灌管网电磁阀7关闭,
不供水;当探测到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小于40%时,滴灌管网电磁阀7开启,滴灌供水泵6
供水进行滴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雨水与中水一体化滴灌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电控装置,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分别与雨水清水池单独连接,雨水清水池与滴灌管网连接;在雨水蓄水池内设有水位计,在土壤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水位计、土壤水分传感器及滴灌管网电磁阀分别与电控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管路简单,易实现;将雨水与中水作为绿化滴灌的水源,结合起来使用,保证了绿化用水的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