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拱桥,具体为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
混合梁组合结构桥。
背景技术
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具有较强的跨越能力,为了使结构受理合
理,一般跨度越大,结构高度越高。但是,在桥梁结构高度受到限制的工
点时,一般的混凝土桥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包括设有第一边墩基
础2的第一边墩1、设有第二边墩基础10的第二边墩9、设有第一中墩基
础4的第一中墩3、设有第二中墩基础12的第二中墩11以及桥面系,所述
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分别位于桥体两端,所述第一中墩3和第二中墩
11均位于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之间,所述桥面系包括第一边跨混凝土
梁5、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以及位于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
梁6之间的中跨钢箱梁8,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设置在第一边墩1和第
一中墩3上,所述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设置在第二边墩9和第二中墩11上,
所述桥面系上设有钢桁加劲部7,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形状为拱形,所述钢
桁加劲部7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
上表面并且朝向第一中墩3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上表面并且
朝向第二中墩11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钢桁加劲部7中部的拱形顶部与中跨钢箱梁8的之间通
过竖直加劲肋13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拱形内壁与中跨钢箱梁8的上表面之间
设有间隔空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的一端设有第一边跨截止段51,所
述第一边跨截止段51以第一中墩3的中点作为起点向第二中墩11方向延
伸;所述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的一端设有第二边跨截止段61,所述第二边
跨截止段61以第二中墩11的中点作为起点向第一中墩3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中跨钢箱梁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中墩3的中点和第二
中墩11的中点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为混凝土V
构拱。
进一步、所述钢桁加劲部7为钢桁梁。
进一步、所述中跨钢箱梁8为钢箱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一般的混凝土V构拱和钢桁结构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边跨和部分中跨
采用混凝土V构拱,中跨主梁采用钢箱梁,上层采用钢桁加劲,可以降低桥
梁结构高度,桥型美观大方,功能完备,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跨钢箱梁截面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边跨混凝土箱梁截面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包括设有第一边墩基
础2的第一边墩1、设有第二边墩基础10的第二边墩9、设有第一中墩基
础4的第一中墩3、设有第二中墩基础12的第二中墩11以及桥面系,所述
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分别位于桥体两端,所述第一中墩3和第二中墩
11均位于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之间,所述桥面系包括第一边跨混凝土
梁5、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以及位于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
梁6之间的中跨钢箱梁8,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设置在第一边墩1和第
一中墩3上,所述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设置在第二边墩9和第二中墩11上,
所述桥面系上设有钢桁加劲部7,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形状为拱形,所述钢
桁加劲部7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
上表面并且朝向第一中墩3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上表面并且
朝向第二中墩11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所述中跨钢箱梁8的两端分别位
于第一中墩3的中点和第二中墩11的中点上。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
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为混凝土V构拱。所述钢桁加劲部7为钢桁梁。所述
中跨钢箱梁8为钢箱梁。
所述钢桁加劲部7中部的拱形顶部与中跨钢箱梁8的之间通过竖直加劲
肋13连接,形成一个共同受力整体,增加了整体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第一边墩基础2、
第二边墩基础10、第一中墩基础4以及第二中墩基础12;步骤2,施工临
时钢支墩,接着施工第一边墩1、第一中墩3、第二中墩11以及第二边墩9;
步骤3,施工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采用架桥机吊装
中跨钢箱梁8,采用架桥机分片拼接组装钢桁加劲部7,逐跨吊装钢桁,并
进行组装;步骤4,拆除临时钢支墩,进行桥面铺装成桥。
本实用新型上部采用钢桁加劲部7,这样可以降低拱桥的结构高度,改
善边跨和主跨混凝土梁、中跨钢箱梁受力性能。边跨和主跨混凝土梁采用
混凝土,中跨部分采用钢箱梁,可在满足受力要求情况下,增强主跨跨越
能力,节省了工程造价,整体结构挺拔飘逸、简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