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无动力手推扫地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清扫公共场合水平地面的小型无动
力手推扫地车。
背景技术
扫地车是将扫地、吸尘相结合的一体化垃圾清扫车,具有工作效率高,清洁成本低,清
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经济回报率高等优点,用于广场、住宅小区、停车场、码头、机场、
车站、水泥厂、电厂等场所的清洁除尘。无动力扫地车工作方式采用无动力传动,依靠机身
双轮的有效摩擦带动前、后毛刷运转,只需推着步行便可将垃圾轻松回收到垃圾箱。前、后
毛刷可根据地面以及垃圾情况,随时进行高度调节,使之达到最低的无功损耗和最佳的清扫
效果。但是对于火车站和飞机场这种人员聚集的场合,由于目前的扫地车的清扫半径大,在
清理这些场合的地面时会给旅客带来很多不便,采用人工清扫的效率低于扫地车。因而简易
小型的无动力扫地车适用于这种场合,小型化的扫地车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不影响旅客的出
行,同时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发展方针。
目前市面上的无动力手推扫地车大多数体积大、结构复杂而且价格高,并且该类扫地车
工作时一般是单向直线行走,体积较大而且灵活性不好,尤其是在某些小区域工作时会受到
一定的空间限制,因而小型化的无动力手推扫地车更有利于提高其在特定场合如人员聚集的
火车站、机场中的清扫能力。
专利申请号为2014201273853,名称为《一种手推式扫地车》的中国专利,发明的扫地
车在推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清扫地面垃圾,其不需要耗费能源,具有良好的环保功能,且磨
损较少、更加耐用,能节省大量的维护成本,但由其对于火车站、机场等人员聚集的工作场
合下来说体积仍然很大,工作时的灵活性依旧受影响,在小区域工作时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工作效率高、实用方便的小型无动力手推扫地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型无动力手推扫地车,其由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垃圾收集箱、滚刷清扫机构、
车架组件四部分构成;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安装在车架组件上面,车架组件上面的驱动轮
与双棘轮机构连接,齿轮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再车架组件上。垃圾收集箱安装在车架组件上,
滚刷清扫机构安装在垃圾收集箱上,滚刷与滑轮连接并通过橡胶弹性带将驱动机构的动力传
到滚刷上。
所述的双棘轮机构包括,左棘轮机构I22和右棘轮机构I9分别与车架组件5上的驱动轮
I21和驱动轮II9连接,两个棘轮机构之间的运动相互独立,并通过滑动轴承18安装在车架
组件5上。
所述的齿轮机构包括,左齿轮I20和右齿轮I12分别与左棘轮机构I22和右棘轮机构I9
连接,右齿轮I12与小齿轮I13和小齿轮II14构成齿轮组,左齿轮I20与小齿轮III17构成齿
轮组;小齿轮II14和小齿轮III17与左滑轮I19和右滑轮I10安装在传动轴I15上,传动轴I15
通过支架I11固定在车架组件5上。
所述的垃圾收集箱6,箱体为矩形且为中空结构,垃圾收集箱6的入口部分为弧形结构,
垃圾收集箱6上设置有右挡块4。
所述的滚刷清扫机构包括,滚刷1与左滑轮II25和右滑轮II2连接在一起,滚刷1通过
右连杆3安装在垃圾收集箱6上,滚刷清扫机构上的左滑轮II25与左滑轮I19之间连接的是
橡胶弹性带I24。
所述的滚刷清扫机构包括,滚刷1与滚刷轴26之间的连接为矩形的形面连接,滚刷通过
两端的滚刷轴26定位。
所述的车架架组件5,车架组件5上面安装有驱动轮I21和驱动轮II8,手推杆16安装在
支架组件5的上方,张紧轮I23、张紧轮II7安装在再支架组件5的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操作方式简便、体积小、灵活性强且工作效率高。
采用纯机械式传动,以人力作为动力,没有任何其它的机械能源,与目前的无动力手推
式扫地车的工作方式不同,由于具有独特的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可以实现无论扫地车前
行还是倒退,都可实现滚刷按照固定的方向旋转。因而采用的是通过手推杆使扫地车在地面
上往复运动的方式来清洁地面,即通过“拖地”的方式实现扫地的功能,操作方式简便并且
在车架组件下方安装有万向轮,可以实现灵活的转弯。相比于传统的扫地车,其结构简单、
体积小、工作范围小,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正反行程都可工作并且可以对局部区域反复清扫。
2、滚刷对地面具有一定的压力并可根据垃圾的大小自动调节高度。
与齿轮机构上的滑轮与滚刷清扫机构之间的带为弹性橡胶带,橡胶带具有较高的摩擦系
数,并且与之连接的连杆的旋转中心位于滚刷轴线的上方,扫地车工作时由于传动带的作用,
会对滚刷产生向下的力,有利于清洁地面。在收集箱上设置有右挡块以防止滚刷上的毛刷与
垃圾收集箱的入口部分发生严重的接触干涉。在工作时碰到较大的垃圾时,由于传动带是具
有弹性的,滚刷会自动抬高适应的高度。
3、手推杆的高度可调节。
手推杆部分安装有套筒结构,通过套筒和上面的锁紧结构可以调节手推杆的长度,方便
操作者的使用。
4、垃圾收集箱清理方便。
通过将滚刷抬高一定的高度实现垃圾收集箱中的垃圾可以倒出来;同时由于橡胶弹性带
和挡块的作用,滚刷与垃圾收集箱入口的弧形边缘之间有较小的缝隙,工作时,垃圾收集箱
内的垃圾不会漏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体部分三维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滚刷轴简图。
图6为套筒固定环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该扫地车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灵活的清扫地面,提高清扫的效率,特别适用于机场、火
车站等中的大面积水平地面的清扫,也可用于其他场合地面的清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无动力手推扫地车。其主要由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垃圾收集箱、滚刷清扫
机构、车架组件四部分构成。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安装在车架组件上面,车架组件上面的
驱动轮I和II分别与双棘轮机构I和双棘轮机构II连接,齿轮机构通过支架I固定在车架组
件上。垃圾收集箱通过螺栓与车架组件连接,滚刷清扫机构安装在垃圾收集箱上,滚刷与左
滑轮II和右滑轮II连接并通过橡胶弹性带I将驱动机构的动力传到滚刷上。通过双棘轮和齿
轮驱动机构可以使扫地车在前后往复运动的情况下,保持滚刷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操
作者通过“拖地”的操作来实现扫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垃圾收集箱体为矩形且为中空结构,垃圾收集箱的入口部分为弧形结构,垃圾收集箱
上设置有右挡块以防止滚刷上的毛刷与垃圾收集箱的入口部分发生严重的接触干涉。
2、左齿轮I和右齿轮I通过螺栓分别于与左棘轮I和右棘轮I连接,右齿轮I与小齿轮I
和小齿轮II构成齿轮组,左齿轮I与小齿轮III构成齿轮组;小齿轮II和小齿轮III与左滑轮
I和右滑轮I安装在传动轴I上,传动轴I通过支架I固定在车架组件上;左棘轮机构I和右
棘轮机构I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车架组件的平台上。
3、滚刷与滚刷轴之间的连接为形面连接,横截面矩形,滚刷通过两端连接的滚刷轴定位,
滚刷易于安装与拆卸。
4、在车架组件上安装有张紧轮I和II,用于调节橡胶弹性带I和II的松紧程度和防止橡
胶弹性带车架组件发生干涉现象。
5、垃圾收集箱体为矩形中空结构,其入口部分为弧形结构。
6、与车架组件连接的手推杆为可伸缩式结构。
一种无动力手推扫地车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主要由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
垃圾收集箱、滚刷清扫机构、移动式支架组件四部分构成。包括滚刷1、右滑轮II2、右连杆
3、右挡块4、车架组件5、垃圾收集箱6、张紧轮II7、驱动轮II8、右棘轮机构I9、右滑轮
I10、支架I11、右齿轮I12、小齿轮I13、小齿轮II14、车架组件15、手推杆16、小齿轮III17、
还包括滑动轴承18、左滑轮I19、左齿轮I20、驱动轮I21、左棘轮机构I22、张紧轮I23、橡
胶弹性带I24、左滑轮II25、滚刷轴26、杆I27、套筒固定环28、套筒I29、左驱动轮轴30、
右驱动轮轴31。
所述的左棘轮机构I22和右棘轮机构I9分别与车架组件5上的驱动轮I21和驱动轮II8
连接,将驱动轮I21和驱动轮II8的动力传到与棘轮机构相连接的左齿轮I20和右齿轮I12上。
两个棘轮机构的结构不同,它们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并通过滑动轴承18安装在车架组件5
上。
所述的左齿轮I20和右齿轮I12分别与棘轮I和II连接,右齿轮I12与小齿轮I13和小齿
轮II14构成齿轮组,左齿轮I20与小齿轮III17构成齿轮组;小齿轮II14和小齿轮III17与左
滑轮I19和右滑轮I10安装在传动轴I上,该传动轴I通过支架I11固定在车架组件5上。
所述的垃圾收集箱6,箱体为矩形中空结构,垃圾收集箱6的一端为弧形结构,其上的
右挡块4可以防止滚刷1与垃圾收集箱6上的弧形结构部分发生干涉。滚刷清扫机构滚刷1
与左滑轮II25和右滑轮II2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右连杆3安装在垃圾收集箱6上,滚刷清扫
机构上的左滑轮I25与左滑轮I19之间连接的是橡胶弹性带I24,橡胶带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可将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的动力传到滚刷上1,并且与之连接的右连杆3的旋转中心位于
滚刷轴线的上方,扫地车工作时由于弹性橡胶带I24的作用,滚刷1会产生向下的力,有利
于清洁地面。在垃圾收集箱6上设置有右挡块4以防止滚刷1上的毛刷与垃圾收集箱6的入
口部分发生严重的接触干涉。在工作时碰到较大的垃圾时,由于弹性橡胶带I24是具有弹性
的,滚刷1会自动抬高适应的高度。。
所述的滚刷清扫机构,滚刷1与滚刷轴26之间的连接为形面连接,且横截面为矩形,滚
刷1通过与其连接的滚刷轴26定位,滚刷1易于安装与拆卸。
所述的车架组件5,其上面安装有驱动轮I21和驱动轮II8,手推杆16安装在车架组件5
的上方,张紧轮II7和张紧轮I23安装在车架组件5上。
结合图4-1~4-4所示,说明双棘轮和齿轮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图4中,图4-1为扫地
车正行时左棘轮机构I、小齿轮III、左齿轮I的运动状态;图4-2为扫地车正行时小齿轮I、
小齿轮II、右齿轮I和右棘轮机构I的运行状态;图4-3为扫地车倒行时左棘轮机构I、小齿
轮III、左齿轮I的运动状态;图4-4为扫地车倒行时小齿轮I、小齿轮II、右齿轮I和右棘轮
机构I的运行状态。左棘轮机构I22与右棘轮机构I9的转向可以不同,它们之间的运动独立。
结合图4-2所示,当手推车向前移动即正行程时,驱动轮I21和驱动轮II8均顺时针旋转,
右棘轮机构I9带动右齿轮I12顺时针旋转,小齿轮I13逆时针旋转,小齿轮II14顺时针旋
转;与此同时,由于小齿轮III17、左滑轮I19和右滑轮I10连接在传动轴I上,因而三者
都顺时针旋转。结合图4-1所示,左棘轮机构I22此时并不会带动左齿轮I20工作,但是由
于小齿轮III17的作用,左齿轮I20逆时针旋转。
结合图4-3所示,当手推车向后移动即反行程时,驱动轮I21和驱动轮II8均逆时针旋转,
左棘轮机构I22带动左齿轮I20逆时针旋转,小齿轮III17顺时针旋转;与此同时,小齿轮II14、
左滑轮I19和右滑轮I10连接在传动轴I上,因而三者都顺时针旋转。结合图4-4所示,右棘
轮机构I9此时并不会带动右齿轮I12工作,但是由于小齿轮I13和II14的作用,右齿轮I12
顺时针旋转。左滑轮I19和右滑轮I10带动左滑轮II25和右滑轮II2顺时针旋转,滚刷1顺时
针旋转;这样无论扫地车如何移动,滚刷1始终保持顺时针旋转,通过手推杆16使扫地车在
地面上往复运动的方式来清洁地面,即通过“拖地”的方式实现扫地的功能,操作方式简便
并且在车架组件6中设置有万向轮结构,可以实现灵活的转弯。
结合图5所示,滚刷轴26与左滑轮II25连接一起,并通过弹簧34、档环I33和档环II32
安装在左连杆35上,图示中两侧的结构对称;滚刷轴26与滚刷1连接,滚刷轴26的横截面
为矩形截面,按照图示的方向移动滚刷轴26即可拆下和安装滚刷1,这样的结构便于更换和
维护滚刷1。
结合图6所示,图中,1.滚刷,2.右滑轮II,3.右连杆,4,右挡块,5.车架组件,6.垃圾
收集箱,7.张紧轮II,8.驱动轮II,9右棘轮机构I,10.右滑轮I,11.支架I,12.右齿轮I,13.
小齿轮I,14.小齿轮II,15.传动轴I,16.手推杆,17.小齿轮III,18.滑动轴承,19.左滑轮I,
20.左齿轮I,21.驱动轮I,22.左棘轮机构I,23.张紧轮I,24.橡胶弹性带I,25.左滑轮II,26.
滚刷轴,27.杆I,28.套筒固定环,29.套筒I,30.左驱动轮轴,31.右驱动轮轴,32.档环II,33.
档环I,34.弹簧,35.左连杆,36环A,37.环B。套筒固定环28与套筒I29连接为一体,杆
I27可在套筒I29内移动,使手推杆的长度可调节;套筒固定环28由环A36和环B37两部分
组成,环A36的螺纹处有槽结构,环A36与环B37通过螺纹连接,二者紧固后,环A36会对
杆I27产生压力使其固定在套筒I2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