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空心砖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砌空心砖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空心砖是一种建筑行业常用的墙体主材,具有质轻、消耗原材少等优势,
同时,由于空心砖的砖体内部的空腔中充满空气,因此空心砖在隔热性能方
面优于传统的实心砖,空心砖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建筑部门首先推荐的产品。
空心砖由于具有方形中空腔体,导致砖壁比较窄,在垒砌时难以精确在
砖壁上涂抹混凝土,垒砌难度大、效率低,并且混凝土易落入中空腔体中,
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空心砖砖壁较
窄,难以垒砌,且混凝土易落入中空腔体,不易清理,从而提出一种砌空心
砖辅助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砌空心砖辅助工具,其包括外部框架,所述外部框
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空心砖内腔挡块,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与所述空心砖的
空心腔体端口对应设置,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与所述外部框架之间通过连接
件连接,所述外部框架、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灌注腔。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空心砖空心腔体端口的
面积,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的数目与空心砖空心腔体的数目相同,两个相邻
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框架的高度不小于0.5cm。
作为优选,所述灌注腔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空心砖的壁厚。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框架架壁的厚度为0.2-5cm。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挡片,所述连接挡片的厚度不小于0.2cm。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工具材质为塑料、铁或木材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工具为一体成型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砌空心砖辅助工具,包括外部框架,所述外部框架内
设置有至少一个空心砖内腔挡块,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与所述空心砖的空心
腔体端口对应设置,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与所述外部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
接,所述外部框架、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灌注腔。垒
砌空心砖时,将所述辅助工具放置在空心砖空心腔体的端面,混凝土灌注在
外部框架、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的灌注腔内,防止了
混凝土不易涂抹在空心砖壁面,降低了垒砌难度,提高了垒砌效率;所述空
心砖内腔挡块将空心腔体遮挡住,避免了混凝土落入空心砖的内腔中,减少
了清理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垒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砌空心砖辅助工具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砌空心砖辅助工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砌空心砖辅助工具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外部框架;2-空心砖内腔挡块;3-连接件;4-
灌注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砌空心砖辅助工具,由塑料一体成型制得,如图1所
示,其包括外部框架1,所述外部框架1内设置有一个空心砖内腔挡块2,
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与所述空心砖的空心腔体端部开口对应设置,且其面
积大于空心腔体端部开口的面积,将空心腔体的开口遮挡,防止垒砌时混凝
土落入腔体内;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与所述外部框架1之间通过连接件3
连接,所述外部框架1的高度不小于0.5cm,本实施例中为1.5cm,架壁的
厚度为0.2-5cm,本实施例中为0.5cm,所述连接件3为连接挡片,其厚度
不小于0.2cm,本实施例中为0.5cm。
所述外部框架1、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所述连接件3之间形成灌注
腔4;所述灌注腔4的宽度,即空心砖内腔挡块2与邻近的外部框架1之间
的距离不大于空心砖的壁厚,所述灌注腔4的位置对应空心砖的端部侧壁,
垒砌时,混凝土灌注在灌注腔4内,改善了混凝土无法精确涂抹在空心砖较
薄的侧壁上的问题,提高了垒砌效率,且防止了混凝土涂抹到空心砖外部,
浪费材料。
实施例2
为提高具有两个空心腔体的空心砖的垒砌效率,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砌空
心砖辅助工具,由铁一体成型制得,如图2所示,其包括外部框架1,所述
外部框架1内设置有2个空心砖内腔挡块2,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与所述
空心砖的空心腔体端部开口对应设置,将空心腔体的开口遮挡,防止垒砌时
混凝土落入腔体内;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与所述外部框架1之间通过连接
件3连接,2个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之间也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所述
外部框架1的高度不小于0.5cm,本实施例中为1.5cm,架壁的厚度为
0.2-5cm,本实施例中为2cm,所述连接件3为连接挡片,其厚度不小于0.2cm,
本实施例中为1cm。
所述外部框架1、所述空心砖内腔挡块2、所述连接件3之间形成灌注
腔4;所述灌注腔4的宽度,即空心砖内腔挡块2与邻近的外部框架1之间
的距离不大于空心砖的壁厚,所述灌注腔4的位置对应空心砖的端部侧壁,
垒砌时,混凝土灌注在灌注腔4内,改善了混凝土无法精确涂抹在空心砖较
薄的侧壁上的问题,提高了垒砌效率,且防止了混凝土涂抹到空心砖外部,
浪费材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砌空心砖的辅助工具与实施例1和2大致相同,不同
之处在于,根据空心砖空心腔体数量的不同,将空心砖内腔挡块2设置为不
同的数目,本实施例中空心砖空心腔体数目为4个,对应的所述砌空心砖的
辅助工具中空心砖内腔挡块2的数量为4个,如图3所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
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
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