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砖专用夹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铺砖专用夹。
背景技术
在园林工程中,有时需要在地面上铺设地板砖,而地板砖铺设得是否平整直接影响到整体的铺设效果。目前,在建筑施工时,常用的找平方法是进行水注找平。即先将水管注入水,用水管一个点、一个点地测出水平点,再用笔做上记号。
然而,在铺设地板砖时,由于施工水平线与地面十分接近,所以水管测出的水平线通常要比实际施工的水平线高。因而,在测量完成后,还需用尺子统一向下移动,拉两条线,两条线构成直角形后方可铺砖。铺砖时,还需具有一定抹灰技术和经验的施工人员,用抹子把水泥抹成地砖大小的水泥方块。由于水泥的厚度很难抹的均衡一致,故需在放上地砖后,再根据视觉经验,或用锤向下敲打,或重新启撬地砖后再加水泥或除去多余的水泥。操作极为不便,费时费工;而且,由于视觉误差的存在,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45313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铺砖专用夹,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铺砖专用夹,包括通过连接件连在一起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所述下面部分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面部分与连接件活动连接,铺砖时,所述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分别紧贴在相邻两装饰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将相邻两装饰砖夹紧、找平。具体铺砖时,采用至少一个铺砖夹将相邻两块装饰砖夹紧,铺砖夹的下面部分紧贴在相邻两块装饰砖的底部,铺砖夹的上面部分压紧在相邻两块装饰砖的上表面,使相邻两块装饰砖找平,铺砖完成后,将连接铺砖夹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连接件掰断,取出铺砖夹的上面部分和连接件,并用填缝剂将相邻两块装饰砖间的缝隙抹平。
由于这种铺砖专用夹在铺砖完成后将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连接件直接掰断,被掰断的连接件和上面部分就无法再次使用了,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的铺砖专用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铺砖专用夹,包括底板、连接件和压紧件,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有滑块,所述底板中间部位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配合,所述压紧件与连接件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滑块,在底板的中间部位设置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这样连接件就可以沿着滑槽的方向平移,但是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件性对于底板固定,将滑块滑出滑槽连接件就与底板分离了,取出连接件的过程更加方便,而且连接件可以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由于压紧件与连接件活动连接,压紧件可以在连接件上上下移动,下移贴紧底板砖的上表面时可以将地板砖加紧、找平,上移可以使压紧件与地板砖上表面分离;使用这种铺砖专用夹时,先将底板与两块地板砖的下表面贴合,然后将压紧件压紧在两块地板砖的上表面,完成铺砖后,将压紧件上移脱离地板砖上表面,然后滑动连接件将连接件取出,并用填缝剂将相邻两块装饰砖间的缝隙抹平即可,取出的连接件和压紧件可以与其他的底板相配合,实现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中间设有一段开口,所述滑块设置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出连接件时,不需要将连接件完全滑出,只需要将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中任意一个滑块移动至开口处就可以将连接件取出,取出连接件的过程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部和滑动部,所述压紧部为与底板平行的平板,所述滑动部套设在连接件上,所述滑动部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连接件抵触连接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紧部是与底板平行的平板,压紧部可以在下压时可以与地板砖的上表面贴合,并且可以保证被压紧后的两块地板砖相平齐;在未将压紧部压紧在地板砖上时,螺栓与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在压紧部压紧地板砖后,拧紧螺栓使螺栓抵触连接在连接件上,就可以将压紧件固定,待铺砖完成后将螺栓松开,取出连接件和压紧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若干螺纹孔对称设置在滑动部的两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对称设置在滑动部的两侧面,这样在固定压紧部时可以在两边同时施力,使压紧件固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部和滑动部,所述压紧部为与底板平行的平板,所述滑动部套设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上端两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滑动部抵触连接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地板砖时,将底板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贴合后,拧紧螺栓就可以将压紧部压紧在地板砖的上表面,使两块地板砖找平;铺砖完成后,松开螺栓就可以取出连接件和压紧件了,压紧过程更加轻松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部和滑动部,所述压紧部为与底板平行的平板,所述滑动部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地板砖时,将底板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贴合后,转动压紧件,压紧件就可以沿着连接杆向下移动,直至压紧部压紧在地板砖的上表面,使两块地板砖找平;铺砖完成后,转动压紧件时压紧件沿着连接杆向上运动,压紧部脱离地板砖的上表面就可以取出连接件和压紧件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部和滑动部,所述压紧部为与底板平行的平板,所述滑动部上设有长孔,所述连接杆穿设在长孔内,所述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地板砖时,将底板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贴合后,转动螺母就可以将压紧部压紧在两块地板砖的表面,使两块地板砖找平;铺砖完成后,松开螺母使压紧部与地板砖的上表面脱离,就可以取出连接件和压紧件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铺设地板砖时,水泥更容易浸入到底板内,使底板固定在地板砖下表面,避免取出连接件时底板发生晃动,造成铺砖失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为沉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浸入通孔后就会形成螺栓状,使底板固定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滑块,底板的中间部位设置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连接件与底板的连接部位牢固、拆卸方便,且连接件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其二,在底板上设置若干通孔且通孔为沉孔,使底板牢固的固定在地板砖下方,避免取出连接件时底板晃动;
其三,滑动部套设在连接件上,在滑动部的两侧面对称设置若干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与连接件抵触连接的螺栓,方便压紧件在压紧地板砖后固定;
其四,连接件的上端两侧设有凸块,凸块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压紧件抵触连接的螺栓,方便地板砖压紧找平,使铺砖过程更加高效快捷;
其五,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滑动部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方便地板砖的压紧找平。
其六,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滑动部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杆穿设在通孔内,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使地板砖压紧找平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滑槽;111、开口;12、通孔;2、连接件;21、滑块;211、第一滑块;212、第二滑块;22、凸块;23、连接杆;231、螺母;3、压紧件;31、压紧部;32、滑动部;321、螺纹孔;32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铺砖专用夹包括底板1、连接件2和压紧件3,底板1的中间部分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中间部位设有开口111,连接件2的端部设有与滑槽11相配合的第一滑块211和第二滑块212,第一滑块211和第二滑块212的长度相等,开口111的长度大于第一滑块211的长度,滑块21卡扣在滑槽11内实现底板1与连接件2的连接,底板1上开设有若干沉孔;底板1为长度和宽度均大于5cm,厚度小于等于2mm的平板,连接件2为厚度不超过3mm的平板;压紧件3包括压紧部31和滑动部32,压紧部31为于底板1平行的平板,滑动部32套设在连接件2上,滑动部32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螺纹孔321,螺纹孔321内螺纹连接有螺栓322。
底板1的中间部分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中间部位设有开口111,连接件2的端部设有与滑槽11相配合的第一滑块211和第二滑块212,第一滑块211和第二滑块212的长度相等,开口111的长度大于第一滑块211的长度,使用该铺砖专用夹时将滑块21卡扣在滑槽11内,这样连接件2就可以沿着滑槽11的方向平移,但是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件2性对于底板1固定,需要取出连接件2时,只要将第一滑块211或第二滑块212中任意一个滑块21移动至开口111处就可以将连接件2取出,取出过程更加简便而且连接件2可以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底板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5cm,这样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使地板砖受力的范围更大,地板砖更容易找平;底板1的厚度设置为2mm,这样既可以使底板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将地板砖垫高太多导致压紧件3无法轻易的将两块地板砖压紧、找平,同时使制造滑槽11的难度不会过大;在底板1上开设若干通孔12,这样在铺设地板砖时,水泥更容易浸入到底板1内,水泥浸入通孔12后就会形成螺栓322状,使底板1固定在地板砖下表面,避免取出连接件2时底板1发生晃动,造成铺砖失败;连接件2为厚度不超过3mm的平板,这样两块地板砖可以借助连接板的两侧面对齐,两块地板砖对齐后之间的距离就与连接件2的厚度相等,3mm的距离既可以使连接件2的强度较为合理,又不会导致两块地板砖因相距较远而影响美观;由于压紧部31是与底板1平行的平板,压紧部31可以在下压时可以与地板砖的上表面贴合,并且可以保证被压紧后的两块地板砖相平齐;在未将压紧部31压紧在地板砖上时,螺栓322与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在压紧部31压紧地板砖后,拧紧位于滑动部32两侧面的螺栓322使螺栓322抵触连接在连接件2上,就可以将压紧件3固定,待铺砖完成后将螺栓322松开,取出连接件2和压紧件3。
使用这种铺砖专用夹时,先将底板1与两块地板砖的下表面贴合,然后将压紧件3压紧在两块地板砖的上表面;完成铺砖后,松开螺栓322,将压紧件3上移脱离地板砖上表面,然后滑动连接件2至第一滑块211或第二滑块212移动到开口111处,将连接件2和压紧件3取出,并用填缝剂将相邻两块装饰砖间的缝隙抹平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2上端两侧中间部位设有两个凸块22,两个凸块22上开设有螺纹孔321,螺纹孔321内螺纹连接有与滑动部32抵触连接的螺栓322。
在铺设地板砖时,将底板1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贴合后,拧紧螺栓322就可以将压紧部31压紧在地板砖的上表面,使两块地板砖找平;铺砖完成后,松开螺栓322就可以取出连接件2和压紧件3了,压紧过程更加轻松便捷。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2上的中间部位一体成型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上设有外螺纹,滑动部32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铺设地板砖时,将底板1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贴合后,转动压紧件3,压紧件3就可以沿着连接杆23向下移动,直至压紧部31压紧在地板砖的上表面,使两块地板砖找平;铺砖完成后,转动压紧件3时压紧件3沿着连接杆23向上运动,压紧部31脱离地板砖的上表面就可以取出连接件2和压紧件3了。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滑动部32上设有长孔,连接杆23穿设在长孔内,连接杆23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31。
在铺设地板砖时,将底板1与两块地板砖下表面贴合后,转动螺母231就可以将压紧部31压紧在两块地板砖的表面,使两块地板砖找平;铺砖完成后,松开螺母231使压紧部31与地板砖的上表面脱离,就可以取出连接件2和压紧件3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