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门保护套.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79924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48904.7

申请日:

2015.11.24

公开号:

CN205314800U

公开日:

2016.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6B3/30

主分类号:

E06B3/30

申请人:

郑云

发明人:

郑云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裴家村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王梨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公开了一种工程门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2),保护套本体(2)包括前套面(3)、后套面(4)、顶套面(5)和左侧面(6),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底部的底面连接带(7),底面连接带(7)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连,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右侧的侧面连接带(8),侧面连接带(8)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连,保护套本体(2)内粘附有一层厚度为3~12毫米的缓冲层(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很好的预防了业主入住前装修阶段对工程门的损坏,具有抗磕碰、耐划伤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工程门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2),保护套本体(2)包括前套面(3)、后
套面(4)、顶套面(5)和左侧面(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
套本体(2)底部的底面连接带(7),底面连接带(7)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
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连,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右侧的侧面
连接带(8),侧面连接带(8)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
相连,保护套本体(2)内粘附有一层厚度为3~12毫米的缓冲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底面连接带(7)或侧面
连接带(8)内表面设有胶布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前套面(3)上开有把手
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保护套本体(2)外还包
覆有防尘套(12)。

说明书

工程门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尤其涉及了一种工程门保护套。

背景技术

工程门在安装后到交付业主一般存在一至六个月时间差,交付业主后一般还
需要装修,而在装修过程中,经常存在多工种交叉施工等状况,一般还需要搬
运体积较大的板材等材料,不可避免的对工程门造成损伤。同时,在装修过程
中,经常出现粉尘堵塞门缝,油漆溅落门扇等状况,会对影响工程门的美观和
使用方便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工程门缺乏保护,影响美观和使用感受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工程门保护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工程门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包括前套面、后套面、顶套面
和左侧面,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底部的底面连接带,底面连接带一
端与前套面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相连,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右侧
的侧面连接带,侧面连接带一端与前套面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相连,保护套
本体内粘附有一层厚度为3~12毫米的缓冲层。保护套本体内粘附有一层厚度为
3~12毫米的缓冲层,缓冲层为薄毛毯,抗磕碰、耐划伤很好的起到了避免装修
损伤的作用。采用连接带在底部和侧面连接固定保护套本体,简单牢固,安装
方便,成本低,有利于保护套的推广,保护套本体顶套面与前套面和后套面均
为固定连接,底面采用底面连接带连接固定,适用不同高度的门。保护套本体
左侧面与前套面和后套面均为固定连接,安装时,左侧面包裹门把手所在的侧
面,门扇与门框固定的一面,采用侧面连接带连接。这样的安装方式,能够尽
可能的保护使用中容易受磕碰的开门的侧面,同时又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宽度的
门,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底面连接带或侧面连接带内表面设有胶布层连接带内表面设有胶
布层。安装时,仅需将保护套本体套在门上,牵拉展开后,将底面连接带和侧
面连接带的胶布层表面的保护膜揭开,然后黏贴在恰当的位置,安装方便,灵
活度高,适用于各种厚度高度的门,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前套面上开有把手孔。把手通过把手孔穿出保护套,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保护套本体外还包覆有防尘套。由于在装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
产生大量的灰尘,防尘套采用织造紧密的布料或涂覆有PVC的材料制成,一方
面避免了灰尘进入门扇内部;同时,包覆在防尘套本体表面,起到美观装饰作
用;此外,防尘套上还可以印刷广告营销用语,广告针对性强,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成本低,效果好,很好的预防了业主
入住前装修阶段对工程门的损坏,具有抗磕碰、耐划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门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门扇、2—保护套本体、3—
前套面、4—后套面、5—顶套面、6—左侧面、7—底面连接带、8—侧面连接带、
9—缓冲层、10—把手孔、11—胶布层、12—防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工程门保护套,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保护套本体2,保护套本体2
包括前套面3、后套面4、顶套面5和左侧面6,还包括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
底部的底面连接带7,底面连接带7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
连,还包括两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右侧的侧面连接带8,侧面连接带8一端与前
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连,保护套本体2内粘附有一层厚度为4毫
米的缓冲层9。

底面连接带7和侧面连接带8内表面设有胶布层11。前套面3上开有把手孔
10。

保护套本体2外还包覆有防尘套12。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套本体2厚度为3毫米,保护
套本体2包括一条侧面连接带8。门扇1表面,保护套本体最内层还设有保护膜,
保护膜包覆于门扇1表面。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套本体2厚度为12毫米。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
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工程门保护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门保护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门保护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门保护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门保护套.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公开了一种工程门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2),保护套本体(2)包括前套面(3)、后套面(4)、顶套面(5)和左侧面(6),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底部的底面连接带(7),底面连接带(7)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连,还包括至少一条设在保护套本体(2)右侧的侧面连接带(8),侧面连接带(8)一端与前套面(3)相连,另一端与后套面(4)相连,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