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
背景技术
一般的插销仅有插销杆和插销壳组成,通过人工直接控制插销杆的伸出和收回,无法实现锁止的目的,所以就给小偷带来了可趁之机,一种防盗插销,是非常必须要的。
发明内容
就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包括:插销壳、插销杆、联动杆和触头;
插销壳包括壳底板、支撑底座、插销杆限位板,壳底板呈扁平长条状,其一端开有触头安装孔,插销杆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插销杆限位板设置在壳底板的远离设有触头安装孔的一端部和中部,支撑底座由两块开有铰接通孔的板件组成,支撑底座设置在壳底板的开有触头安装孔的一端,并位于触头安装孔的两侧;
插销杆可滑动的连接在限位板的限位孔内,插销杆朝向触头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通孔,分联动杆包括第一分联动杆、第二分联动杆、第三分联动杆、第四分联动杆、第五分联动杆,第一分联动杆为扁平长条状,其中部和两端均开有铰接孔,第二分联动杆为扁平长条状,其两端开有铰接孔,第三分联动杆为扁平长条状,其一端和中部开有铰接孔,第四分联动杆为扁平长条状,其两端开有铰接孔,第五分联动杆为扁平长条状,其两端开有铰接孔,且其一端设置有弧形钩;
第一分联动杆的一端与插销杆上的铰接孔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分联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二分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底座上的交接干铰接,第三分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分联动杆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四分联动杆的一端铰接,第四分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分联动杆的远离设置弧形钩的一端连接,设置弧形钩的一端与支撑底座铰接,且弧形钩延伸进触头孔,触头设置在触头孔内,且触头与弧形钩适配。
优选地,插销杆中部设置有挡圈,挡圈与设置在壳底板端部的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张力弹簧。
优选地,第一分联动杆的长度为L1,第二分联动杆的长度为L2,L1<L2。
优选地,第三分联动杆的长度为L3,第四分联动杆的长度为L4,第五分联动杆的长度为L5,L3<L4,L5<L4,L3+L5≥L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插销杆通过五条联动杆和触头驱动,进行伸缩运动,联动杆可驱动插销杆,同时对插销杆有锁止作用,插销杆伸出后无法自行缩回,起到了防盗的目的,设置张力弹簧辅助插销杆运动,使得插销杆缩回运动更加顺畅,控制各分联动杆的长度,可对插销杆进行限位,同时可使得驱动插销杆更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收缩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伸出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多连杆式防盗插销,包括插销壳1、插销杆2、联动杆3和触头4;
插销壳1包括壳底板11、支撑底座12、插销杆限位板13,壳底板11呈扁平长条状,其一端开有触头安装孔,插销杆限位板13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插销杆限位板13设置在壳底板11的远离设有触头安装孔的一端部和中部,支撑底座12由两块开有铰接通孔的板件组成,支撑底座12设置在壳底板的开有触头安装孔的一端,并位于触头安装孔的两侧;
插销杆2可滑动的连接在限位板12的限位孔内,插销杆2中部设置有挡圈,挡圈与设置在壳底板11端部的限位板13之间设置有张力弹簧,插销杆2朝向触头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通孔,联动杆3包括第一分联动杆31、第二分联动杆32、第三分联动杆33、第四分联动杆34、第五分联动杆35,第一分联动杆31的长度为L1,第二分联动杆32的长度为L2,第三分联动杆33的长度为L3,第四分联动杆34)长度为L4,第五分联动杆35的长度为L5,L1<L2,L3<L4,L5<L4,L3+L5≥L4,第一分联动杆31为扁平长条状,其中部和两端均开有铰接孔,第二分联动杆32为扁平长条状,其两端开有铰接孔,第三分联动杆33为扁平长条状,其一端和中部开有铰接孔,第四分联动杆34为扁平长条状,其两端开有铰接孔,第五分联动杆35为扁平长条状,其两端开有铰接孔,且其一端设置有弧形钩;
第一分联动杆31的一端与插销杆上的铰接孔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分联动杆32的一端铰接,第二分联动杆32的另一端与支撑底座上的交接干铰接,第三分联动杆33的一端与第一分联动杆31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四分联动杆34的一端铰接,第四分联动杆34的另一端与第五分联动杆35的远离设置弧形钩的一端连接,设置弧形钩的一端与支撑底座铰接,且弧形钩延伸进触头孔,触头4设置在触头孔内,且触头4与弧形钩适配。
工作时,插销杆2通过五条分联动杆和触头4驱动,进行伸缩运动,联动杆1可驱动插销杆2,同时对插销杆2有锁止作用,插销杆2伸出后无法自行缩回,起到了防盗的目的,设置张力弹簧辅助插销杆2运动,使得插销杆2缩回运动更加顺畅,控制各分联动杆的长度,可对插销杆2进行限位,同时可使得驱动插销杆2更省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