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铝合金大门上的纱门。
背景技术
随着铝合金工业的兴起应用,铝合金门因为其安装方便,牢固性强,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但是随着夏季到来和人流增多,通风也成为铝合金门的弊端,如果长时间使大门处于打开状态,蚊虫的隔离和防治让用户很头痛,现在常用的手段是在铝合金门框上安装透明吊皮帘,但是通风效果仍然不好,而目前的铝合金门框设计较薄,并不适合纱门的安装,并且通常铝合金大门、门框、门中柱的深度不够,没有安装位置,因为门扇上的大把锁执手向外伸出6-7公分,门框、门中柱的深度也在6-8公分或者更少,如果在这个数据里安装纱门就与门扇上的大把锁执手共用了一个数据,发生了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纱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纱门的安装和用户通风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纱门,具体为:一种纱门,包括纱门框、连接件、纱门扇和纱网,所述纱门框上设有安装面,所述连接件安装于安装面上,所述纱门扇与连接件卡接固定,所述纱网固定于纱门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包括一级安装面、二级安装面和三级安装面,所述一级安装面、二级安装面和三级安装面呈阶梯状延伸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门套,所述纱门框上设有卡接槽,所述门套的一端通过卡接槽与纱门框卡接,另一端与墙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门套上设置有呈阶梯状延伸分布的凸台,所述凸台可用于安装连接件及纱门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纱门扇上设置有尼龙纱网收容腔和金刚网固定腔,可以分别装配尼龙纱网和金刚网。
所述尼龙纱网收容腔是在纱门扇侧部开设凹槽,所述金刚网固定腔是在纱门扇的立面中部开设卡槽。
为了避免安装纱门时因空间不够而和原来门把手冲突,本实用新型所述纱门框自门框向外延伸有一级安装面、二级安装面和三级安装面,这样就使得纱门框和原门框之间空有5-8厘米的空间,所述连接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门把手的大小及突出距离)安装于任一安装面上,避免了因空间不够而带来的不便。
为了使所述纱门框和原门框卡接牢固和美观,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纱门框上卡接有与墙体固定的门套,并且为了进一步扩大安装空间,门套上设置有呈阶梯状延伸分布的凸台,所述凸台可用于安装连接件及纱门扇。
为了方便安装和维护,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均采用卡接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型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纱门框1、连接件2、纱门扇3、门套4、凸台401、一级安装面501、二级安装面502、三级安装面503、尼龙纱网收容腔6、金刚网固定腔7、尼龙纱网601、金刚网701、原门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纱门,包括纱门框1、连接件2、纱门扇3和纱网,所述纱门框1上设有安装面,所述连接件2安装于安装面上,所述纱门扇3与连接件2卡接固定,所述纱网固定于纱门扇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包括一级安装面501、二级安装面502和三级安装面503,所述一级安装面501、二级安装面502和三级安装面503自原门框8向外延伸呈阶梯状分布,使纱门框1形成带有梯形或弧形腔室逐渐远离原门框8的安装面,并且安装面向外延伸5-8厘米的空间,以至与大门门把手不再发生冲突,所述连接件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门把手的大小及突出距离)安装于任一安装面上,避免了因空间不够而带来的不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门套4,所述纱门框1上设有卡接槽,所述门套4的一端通过卡接槽与纱门框1卡接,另一端与墙体固定,所述门套4上设置有呈阶梯状延伸分布的凸台401,一方面,凸台401设置为梯形或弧形,增强门套4的承受力,使得门套4既能牢固的固定纱门框1又能利用凸台401增加美感和立体感;另一方面,所述凸台401也可用于安装连接件2进而安装纱门扇3,进一步的扩展了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对纱门扇3做出改进,在纱门扇3侧部开设凹槽,最佳位置的在纱门扇3朝向大门的一侧开设凹槽,在纱门扇3的扇立面中部开设卡槽,凹槽作为尼龙纱网收容腔6,卡槽作为金刚网固定腔7,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将尼龙纱网601和金刚网701装配到纱门扇3中,拆卸换洗及维修均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