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79900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71389.3

申请日:

2016.01.26

公开号:

CN205314973U

公开日:

2016.06.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43/22申请日:20160126授权公告日:20160615终止日期:20170126|||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3/22; C09K8/584; C09K8/594

主分类号:

E21B43/22

申请人:

重庆科技学院

发明人:

张旭; 刘卫华; 张瀛; 杨青松; 程博; 王坤; 吕滕; 张涛

地址: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王震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排采气用积液搅拌装置,具体是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其中:包括两根输料管,该两根输料管的输出端与气井内腔底部连通;其中一根输料管的输入端与泡排剂储存罐连通,该根输料管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Ⅰ;另外一根输料管的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储存罐连通,该根输料管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气泵和电磁阀Ⅱ。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冲破了泡排这一有效技术无法应用在低产气水淹井中的技术瓶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输料管(11),该两根输料管(11)的输出端与气井(A)内腔底部连通;其中一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与泡排剂储存罐(14)连通,该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水泵(15)和电磁阀Ⅰ(16);另外一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储存罐(17)连通,该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气泵(18)和电磁阀Ⅱ(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5)、电磁阀Ⅰ(16)、气泵(18)和电磁阀Ⅱ(19)均通过电缆(20)与操作室中的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21)电连接,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21)控制水泵(15)、电磁阀Ⅰ(16)、气泵(18)和电磁阀Ⅱ(19)的启闭。

说明书

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排采气用积液搅拌装置,尤其是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

背景技术

川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地之一,然而,其中有水气藏比例高达80%左右,随着开发的进行,水侵对气藏的有效开发产生了巨大影响,若不采用有效措施,势必导致气井水淹,降低气藏采收率。

目前,川渝地区有水气藏后期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排水采气,并已形成了以泡排、气举、电潜泵等为代表的技术体系。其中,泡排【泡排即是指泡沫排液】采气是一种将少量表面活性剂注入井内,与井内气水混合产生泡沫,减少气水两相垂管流动的滑脱损失,增加带水能力,从而用天然气气流将水携带到井口的工艺,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采用的常规泡排剂一般包括如下几种:

①、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40~60%、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5~25%、十六烷基二甲基烷基氯化铵5~25%、余量为水;

②、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25~40%,月桂酰肌氨酸20~30%,余量为水;

③、其组分按质量份数为:十二烷基硫酸钠10-15份,烷基糖苷占2-5份,AES占15-1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占20-25份,生物表面活性剂占5-10份,水占27-48份。所述的AES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所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质量份数30份的脂肪酸甘油酯、20份的脂肪酸山梨坦、20份的聚山梨酯和30份的硬脂酸组成。

但是,上述常规泡排剂在泡排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气井有一定产量,才能对泡排剂进行搅动,从而产生泡沫。对于产量较低的井,和已经水淹的井【我们通常称之为低产气水淹井】,泡排技术将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实现低产气水淹井排水采气,提高泡排应用效果,是困扰着泡排这一有效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并没有相应的泡排装置来应用于低产气水淹井中进行采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泡排技术应用在低产气水淹井中的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其中:包括两根输料管,该两根输料管的输出端与气井内腔底部连通;

其中一根输料管的输入端与泡排剂储存罐连通,该根输料管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Ⅰ;

另外一根输料管的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储存罐连通,该根输料管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气泵和电磁阀Ⅱ。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所述结构能对低产气井和水淹井中积液进行搅拌产生波动,便能在低产气水淹井中使用泡排技术进行持续采气,达到能源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气井;11、输料管;14、泡排剂储存罐;15、水泵;16、电磁阀Ⅰ;17、二氧化碳储存罐;18、气泵;19、电磁阀Ⅱ;20、电缆;21、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图中的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包括两根输料管11,该两根输料管11的输出端与气井A内腔底部连通;

其中一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与泡排剂储存罐14连通,该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水泵15和电磁阀Ⅰ16;

另外一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储存罐17连通,该根输料管11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气泵18和电磁阀Ⅱ19。为实现自动化控制,进一步而言,所述水泵15、电磁阀Ⅰ16、气泵18和电磁阀Ⅱ19均通过电缆20与操作室中的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21电连接,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21控制水泵15、电磁阀Ⅰ16、气泵18和电磁阀Ⅱ19的启闭。在该实施例中,一根输料管11向井下冲泡排剂,同时另一根输料管11向积液中注二氧化碳,当泡排剂冲入水中与水混合时,另一根输料管11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搅拌效果,迅速产生泡沫,带出积液。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各部件均采用市场销售产品。

显然,上述所有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结构,使得排泡采气能够在低产气水淹井得以应用,冲破了泡排这一有效技术无法应用在低产气水淹井中的技术瓶颈。

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排采气用积液搅拌装置,具体是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泡排装置,其中:包括两根输料管,该两根输料管的输出端与气井内腔底部连通;其中一根输料管的输入端与泡排剂储存罐连通,该根输料管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另外一根输料管的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储存罐连通,该根输料管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气泵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冲破了泡排这一有效技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