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顶推设备及顶推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索桥顶推设备及顶推
系统。
背景技术
武汉市江汉六桥位于江汉二桥与江汉五桥之间,是武汉市第六座跨汉江通
道。主桥为双塔自锚式悬索桥,桥跨布置为472m。主桥设双向2.2%纵坡,中
间采用R=4000m竖曲线相连,最高点为主桥主跨中心。桥横向设有双向2.0%
横坡,桥梁中心线处梁高3.56m,全宽(包括风嘴)42.8m。钢梁采用边主梁
形式的钢混结合梁,边主梁中心距为30m。两边主梁内侧纵向每7m设置一道
横梁、外侧设置一道托架,均与吊索位置对应。横梁、托架的腹板与边主梁预
留接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上、下翼缘与边主梁的顶、底板采用焊接连接。
根据汉江航道通行要求航道净空宽度为84米,采用先拼装钢梁,然后顶
推钢梁的技术进行桥梁的施工。顶推用临时支墩纵桥向最大间距达90米,因
此钢梁前端需设置导梁。为降低导梁自重,并满足钢梁顶推施工要求,设计采
用变截面工字型导梁,由根部(与钢梁连接处)向端部逐渐减小。导梁与钢梁
连接处设有两组纵梁,其结构外形尺寸与边主梁保持一致,根部与边主梁采用
焊接连接,两组纵梁间通过桁架式横梁连接形成整体。为便于导梁通过临时支
墩,导梁的两组纵梁端部设计成台阶状,以利于过墩时起顶。
顶推施工时,必须将导梁端部搁置在顶推设备顶部时方能发挥功效,因此,
必须取采措施,使导梁安全快速的到达顶推设备。因钢梁及导梁自重引起导梁
前端下挠,当56米导梁即将到达临时支墩的顶推设备时,由于其向下的挠度不
能满足到达顶推设备顶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悬索桥顶推设备及顶推系
统,旨在为桥梁施工提供一种顶推设备,以及解决导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因挠
度影响不能到达顶推设备顶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索桥顶推设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垫
梁、设置于所述两垫梁间的上部结构以及下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设置有可使
所述上部结构竖向移动的顶升机构以及可使所述上部结构沿桥长度方向移动的
推移机构,钢梁搭置于所述两个垫梁的顶面上,所述上部结构上移后可抵顶钢
梁,使钢梁离开所述两个垫梁的顶面,所述上部结构移动时可带动顶钢梁沿桥
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结构设置有反力支座,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油缸,
所述推移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反力支座上的液压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
沿竖向伸缩,其与所述反力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沿桥的长度
方向伸缩,其与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反力支座上移后,所述滑块抵顶所述上
部结构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结构的顶面设置有若干表面光滑的突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突起结构呈蘑菇头状。
进一步地,所述突起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硅油。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结构的底部固定有一块钢板,所述钢板的底面与所述
突起结构的顶面构成滑移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若干台分布在下部结构底部四周的顶升油缸,
每一所述的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可伸出不同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部结构还设置有横向调整机构,所述横向调整机构包
括横向调整油缸,所述横向调整油缸固定于所述反力支座上,其活塞杆可伸缩
并推动所述上部结构沿垂直于桥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调整油缸活塞杆的自由端还固定有导向轮,所述上部
结构的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导向轮嵌入所述滑道内,并可相对所述滑道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顶推系统,包括钢梁以及至少两个临时支
墩,所述钢梁的一端部还固定连接有导梁,至少两个所述的临时支墩上设置有
上所述的悬索桥顶推设备,至少一个所述的临时支墩上设置有上墩滑动装置,
所述上墩滑动装置包括千斤顶、上滑块、下滑梁以及垫块,所述千斤顶设置于
上滑块上,所述上滑块设置于所述下滑梁上,所述下滑梁放置于垫块上,垫块
放置于所述临时支墩上,所述上滑块与下滑梁之间可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悬索桥顶推设
备通过顶升机构以及推移机构可不断地将钢梁向上顶升以及向桥的长度方向推
移,为桥梁的施工提拱了一种简便且高效率的顶推设备。另外,悬索桥顶推系
统的滑动装置可跟随导梁移动,使得导梁在前移时千斤顶可始终顶升着导梁前
端部,导梁在前移的同时亦向上升高,从而导梁可到达顶推设备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索桥顶推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悬索桥顶推设备的顶升油缸顶升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悬索桥顶推设备的顶升油缸顶升上部结构时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悬索桥顶推设备的液压油缸推动上部结构以钢梁向前移动
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悬索桥顶推设备的完成一个行程的顶推,顶升油缸的活塞
杆收回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悬索桥顶推设备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收回后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索桥顶推系统的导梁前端刚接触到
千斤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悬索桥顶推系统的千斤顶将导梁前端顶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悬索桥顶推系统的千斤顶继续将导梁前端顶升,且上墩滑
动装置跟随导梁向前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悬索桥顶推系统的上墩滑动装置将导梁顶推到顶推设备顶
部一半距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索桥顶推系统的导梁在顶推设备
顶部拼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导梁与钢梁固定连接后,顶推设备将钢梁往桥的长度
方向顶推,导梁到达第一个临时支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钢梁被顶推设备顶推到最后一个临时支墩时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悬索桥顶推设备,
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垫梁1、设置于两垫梁1间的上部结构2以及下部结构3。
下部结构3设置有顶升机构31以及推移机构32。顶升机构31可使上部结构2
竖向移动,推移机构32可使上部结构2沿桥长度方向移动。
钢梁100搭置于两个垫梁1的顶面上,上部结构2上移后可抵顶钢梁100,
使钢梁100离开两个垫梁1的顶面,上部结构2移动时可带动顶钢梁100沿桥
长度方向移动。通过顶升机构31以及推移机构32可不断地将钢梁100向上顶
升以及向桥的长度方向推移,为桥梁的施工提拱了一种简便且高效率的顶推设
备。
具体地,上述下部结构3设置有反力支座33,顶升机构31包括顶升油缸
311,顶升油缸311的活塞杆沿竖向伸缩,其与反力支座33固定连接。推移机
构32包括固定在反力支座33上的液压油缸(图中未示出),液压油缸的活塞
杆沿桥的长度方向伸缩,其与一滑块321固定连接。
启动顶升油缸311,顶升油缸311的活塞杆向上伸长,与活塞杆固定连接
的反力支座33上移,固定在反力支座33上的液压油缸上移。与液压油缸活塞
杆连接的滑块321亦上移并抵顶上部结构2的底面。启动液压油缸,其活塞杆
伸长,将滑块321沿桥长方向推动,滑块321在移动的同时,承置在滑块321
上的上部结构2以及放置于上部结构2上的钢梁100亦向前移动。顶升油缸311
回油完成一个行程的顶推工作。
下部结构3还设置有横向调整机构,横向调整机构包括横向调整油缸351,
横向调整油缸351固定于反力支座33上,其活塞杆可伸缩并推动上部结构2
沿垂直于桥的长度方向移动。横向调整油缸351活塞杆的自由端还固定有导向
轮3511,上部结构2的侧面设置有滑道22,导向轮3511嵌入滑道22内,并可
相对滑道22滑动。因此,可通过横向调整机构既可以解决上部结构在顺桥向移
动时的导向问题,又可以解决钢梁垂直桥的长度方向的调整问题(纠偏)。
下部结构3的顶面设置有若干表面光滑的突起结构(图中未示出),优选
地,突起结构呈蘑菇头状。突起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硅油。上部结构2的
底部固定有一块钢板21,钢板21的底面与突起结构的顶面构成滑移面。
顶升机构31包括若干台分布在下部结构3底部四周的顶升油缸311,每一
顶升油缸311的活塞杆可伸出不同的长度。于本实施例中,下部结构3的四周
布置了四台顶升油缸311,通过调节四台顶升油缸311的活塞杆伸出不同的长
度,可使本顶推设备适用沿桥的长度方向或垂直于桥的长度方向的不同坡度。
请参见图7至图1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顶推系统,包括钢梁100
以及至少两个临时支墩300,钢梁100的一端部还固定连接有导梁200,导梁
200的自由端设置有台阶201;至少两个临时支墩300上设置有上述的悬索桥顶
推设备,至少一个临时支墩300上设置有上墩滑动装置4。
顶推施工时,必须将导梁200端部搁置在顶推设备顶部时方能发挥功效,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导梁200安全快速的到达顶推设备。因钢梁100及导梁
200自重引起导梁200前端下挠,当56米导梁200即将到达临时支墩300的顶
推设备时,由于其向上的挠度不能满足其到达顶推设备顶部,故在临时支墩300
的主横梁最前端设置上墩滑动装置4。
上述的上墩滑动装置4包括千斤顶41、上滑块42、下滑梁43以及垫块44。
千斤顶41设置于上动滑块42上,上滑块42设置于下滑梁43上,下滑梁43
放置于垫块44上,垫块放置在临时支墩300上,上滑块42与下滑梁43之间可
相对滑动。
当导梁200前端台阶201到达临时支墩300的横梁上方时,利用千斤顶41
将导梁200前端顶升,继续顶推千斤顶41随导梁一起前行使导梁200越过顶推
设备至少一半的距离即可启动临时支墩300上的顶推设备,并与其他临时支墩
300上的顶推设备一起继续将钢梁向前推进。
因此,本实施例的悬索桥顶推系统的上墩滑动装置4可跟随导梁200移动,
使得导梁200在前移时千斤顶41可始终顶升着导梁200前端部,导梁200在前
移的同时亦向上升高,从而导梁200可到达顶推设备顶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