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储备库。
背景技术
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头等
大事。为了解决和保证十三亿人吃饭问题,为了调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我国建立了储备粮制度。由于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
机物.而农作物是有生命的,储存到一定年限后,农作物长期的呼吸作用将消耗大量的有
机物,导致农作物营养成分缺乏,不能再食用。所以,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
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30%,也就是说储存的粮食一般要储存3~5
年。
中国的粮食储备库以往沿用着土仓,砖混仓等传统的自然温度储粮方法,由于粮食长
时间堆放发热、容易发生自燃。近几年从国外学习和引进了部分钢板仓双层保温技术,但
仍沿用着自然风通风保粮的方法,储备效果差、粮食储存时间短、损耗量大。1999年11
月12日国家粮食储备局制定了《谷物冷却低温储粮技术规程》(试用),是目前国内综合指
标最好的粮食储备方案,但主要以耗电为手段,增加储粮成本导致难以推广。
东北三省、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等北部较寒冷地区省份耕地多、人口少,粮食总
产高,商品率达70%以上。这些地区每年新增储备粮1亿多吨,而轮出的陈粮(按照规定
粮食储存至少三年才允许解封)每年也为1亿吨。由于目前粮食储备技术的制约,不能削
弱生物的呼吸作用,导致储备过程中粮食一年变味(新粮的清香味消失),两年变黄(如水
稻开始产生黄曲酶),三年出现霉变(水稻大量黄曲酶等致癌、致病性毒素产生,玉米大量
霉变);加之结顶、烂底、鼠害、虫害等因素粮食的直接损失率在3%~5%(每年最少有
300万吨粮食被废弃,相当于500万亩优质耕地的产量,经济损失约100亿),远超出国储
库不能超过1%的指标。所以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减少粮食的损失率并保证粮食的营养价
值,只能要求粮食的储存期不得超过三年。但储存期的缩短直接影响到储备粮的总量,对
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现有粮食储备技术储存3年的粮食不可避免的出现变质,形成强致癌物黄曲酶毒素和
其他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而且,为了提高储存效果大量使用化学制剂,粮食被
严重污染。随着这些毒素在人体内蓄积性的积累,癌症和畸形的发生率将越来越高,而且
还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损害、不孕不育、早产流产等疾病的发生。钟南山
院士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不解决,五十年后中国人将丧失生育能力”。现有粮食储
备技术的问题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比直接损失更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现有粮食储备库粮食储存时间短,损耗量大,能耗高的问题,
而提供的一种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
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包括保温墙体、保温屋顶、保温门窗和冷却系统;
保温墙体延伸至粮食储备库地坪水平面下;
冷却系统包括通风管、透气阻隔沙土织物、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其中,通风管又分为
通风花管和地上通风笼,通风花管外包裹透气阻隔沙土织物;通风花管埋设于粮食储备库
地坪之下,通风笼设置在粮食储备库地坪之上,通风管一端与粮食储备库外设置的风机相
联通,通风管另一端与大气相通设置有可调式挡风板;温度传感器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下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位于相邻通风花管中间,与相邻通风花管距离相等;地上温度
传感器在粮食储藏空间均匀分布。
寒冷冬季气温低于-20℃运行风机,至地下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与气温之差均小于
1℃且地上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均达到-15℃以下,停止风机运行,可将粮食储备库地
坪下的土壤冷冻成“冻土层”用于储备低温能量,在春、夏、秋季不断、缓慢的释放低温
能量;同时,粮食储备库内的粮食也被冷冻,粮食自身储存大量的低温能量,集聚了更多
的低温能量,实现了粮食长时间、低温储备。
本实用新型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适合高纬度地区使用,利用功率为4000W以上
的风机在气温-20℃条件下累计运行约48h即可为2000吨粮食储备足够维持长达10个月以
上低于4℃状态的低温能量,当所储存的低温能量耗殆尽,已进入寒冷的冬季,气温降低,
再次启动风机使得温能量又得到补充,因此本实用新型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能够年
复一年的始终令粮食储备库内的粮食处于4℃以下的低温冻藏状态,从而实现冬季储能、
全年保温、低温能量均匀释放。本实用新型粮食储备库消耗的能量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持续低温使粮食自身生存的基础新陈代谢率明显减弱,降低了粮食的呼吸作用,保证
了粮食自身的理化指标和口感舒适性不发生或极少发生变化,大大延长了粮食的储备时限。
采用本实用新型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储备粮食6年,仍可保留粮食94%营养成分不
流失。
粮食变性、变质、霉烂的主要因素是粮仓内粮食中细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细菌等微
生物生长繁殖的三要素是温度、湿度、养分,持续12℃以下环境细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明
显受到抑制,持续5℃以下环境细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基本停止。本实用新型可使粮食常
年处于4℃以下的低温冻藏状态,所以避免了粮食变性、变质、霉烂,减少了粮食的损耗
率。采用本实用新型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储备粮食3年,粮食损失率低于0.2%。而
且还可以避免化学制剂的使用,进而避免了粮食污染及对人体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结构示意图,其中7为地平面。
图2是通风花管俯视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通风笼俯视排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
库包括保温墙体1、保温屋顶、保温门窗和冷却系统;
保温墙体1延伸至粮食储备库地坪2水平面下;
冷却系统包括通风管、透气阻隔沙土织物、温度传感器4和风机5;其中,通风管又
分为通风花管3和地上通风笼6,通风花管3外包裹透气阻隔沙土织物;通风花管3埋设
于粮食储备库地坪2之下,通风笼6设置在粮食储备库地坪2之上,通风管一端与粮食储
备库外设置的风机5相联通,通风管另一端与大气相通设置有可调式挡风板;温度传感器
4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温度传感器4均匀分布、位于相邻通风花管3中间,与相邻
通风花管3距离相等;地上温度传感器4在粮食储藏空间均匀分布。
本实施方式中N根通风花管与1台风机相联通,N≥2,M根通风笼与1台风机相联
通,M≥2。本实施方式中透气阻隔沙土织物为井底布、土工布或纱网。
将粮食放入本实施方式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气温低于
-20℃运行风机,至地下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与气温之差均小于1℃且地上温度传感器
感测到的温度均达到-15℃以下,停止风机运行。风机的运行将粮食储备库地坪2下0~4m
的土壤冷冻成“冻土层”,并同时将粮食温度降低至-15℃以下,储备了大量的低温能量,
在春、夏、秋季不断、缓慢的释放低温能量,保持粮食始终处于低温状态。
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地坪的边缘、四个角落及墙壁、粮堆上方空间设置温度传感器4。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保温墙体1延伸至粮食
储备库地坪2水平面下2~4m。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点是:通风管平行于地坪
2铺设。其它与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不同点是:同一水平面相邻通风管
之间的间距为1.5~2.5m。其它与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的不同点是:通风花管的孔
隙率为25%~30%;通风花管的直径为160mm~200mm。其它与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
一的不同点是:通风花管3为上下双层结构。其它与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通风花管3为双层结构可以加快土壤冷冻速度,并增加土壤冷冻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不同点是:第一层通风花管3位于
粮食储备库地坪2下0.5~1m处,第二层通风花管3位于粮食储备库地坪2下1.5~2m处。
其它与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有部分地下温度传感器4设置于第一层通风花管3与第二层通风花管3之
间,与第一层通风花管3与第二层通风花管3等距。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的不同点是:通风花管为PE
管材+塑料管件、PVC管材+塑料管件、金属管材+金属管件或混凝土预制管材。其它与实
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的不同点是:粮食储备库保
温墙体1为外保温墙体。其它与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的不同点是:通风花管外包
裹透气阻隔沙土织物2~3层。其它与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实施例1
采用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储备粮食:
高纬度节能低温粮食储备库包括保温墙体、保温屋顶、保温门窗和冷却系统;
保温墙体延伸至粮食储备库地坪水平面下;
冷却系统包括通风管、透气阻隔沙土织物、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其中,通风管又分为
通风花管和地上通风笼,通风花管外包裹透气阻隔沙土织物;通风花管埋设于粮食储备库
地坪之下,通风笼设置在粮食储备库地坪之上,通风管一端与粮食储备库外设置的风机相
联通,通风管另一端与大气相通设置有可调式挡风板;温度传感器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下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位于相邻通风花管中间,与相邻通风花管距离相等;地上温度
传感器在粮食储藏空间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保温墙体延伸至粮食储备库地坪水平面下3m;通风管平行于地坪铺设;
同一水平面相邻通风管之间的间距为2m;通风花管为上下双层结构;通风花管的孔隙率
为30%;通风花管的直径为160mm;第一层通风花管位于粮食储备库地坪下0.5m处,第
二层通风花管位于粮食储备库地坪下1.5m处。
1台功率为4000W的风机可用于冷却2000吨储备粮食。
操作方法:气温低于-20℃运行风机,至地下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与气温之差均小
于1℃且地上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均达到-15℃以下,停止风机运行。
实施例2
采用钢板仓双层保温粮食储备库储备粮食,采用自然风通风保粮。
2009年在黑龙江省友谊县新建2个10000吨的粮食储备库,一个选用实施例1的技术,
一个选用实施例2的技术建造。秋季9月储备新粮(稻谷)各10000吨,当年9~12月不
采取任何降温措施自然堆放。
第二年1月夜间气温低于-20℃实施例1粮食储备库运行风机,风机累计运行48h。2
个粮食储备库内粮食各月份储存温度平均值如表1所示。
表1
检测结果显示实施例1粮食储存效果好,且粮食堆温度均匀一致。
稻谷在实施例1和2粮食储备库中储存3年,实施例1中粮食霉变量≤0.01%,实施
例2中粮食霉变量为3.4%。实施例1中粮食储备6年,粮食霉变量均≤0.1%,营养成分损
失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