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属于矿山天井、溜井施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天井、溜井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有多种,其中,小断面天井施工主要采用人工
爬梯设平台、小型凿岩风机打眼放炮的登高作业方式进行。采用此类施工方式时,施工人
员为登高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多,高空坠落危险性大;同时,施
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加之天井施工为独头掘进,施工环境恶劣,严重影响施
工人员身体健康。鉴于此,需要一种设备替代人工来完成此类天井、溜井施工,以降低施
工危险性,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同时提高作业效率,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施工作
业环境、提高作业效率、有效确保施工人员操作安全的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包括潜孔钻机、钻机横臂、可伸缩式支撑立
柱、两平行的液压立柱和一立柱横臂,两液压立柱安装在立柱底座上,液压立柱上端安装
液压油缸,立柱横臂固定安装在两液压立柱之间且与两液压立柱垂直;潜孔钻机位于钻机
横臂上,钻机横臂的一端与可伸缩式支撑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紧固件与
立柱横臂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紧固件采用连接卡环,便于将钻机横臂与立柱横臂快
速连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液压立柱来保证潜孔钻机的稳定性,通过可伸缩式支撑立柱来调整
并确保潜孔钻机的垂直度,并通过调整潜孔钻机在钻机横臂上的位置来调整施工孔的位置,
以此提高打孔的精确度,液压立柱上的液压油缸以及潜孔钻机上的液压马达都通过液压站
来控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施工时,先将立柱底座以及两液压立柱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通过液压站控制液压立
柱上端的液压油缸顶到顶板上,固定牢固之后调整钻机横臂,通过对可伸缩式支撑立柱高
度的调整来调整钻机横臂的垂直度,调整结束后在钻机横臂上水平移动潜孔钻机,使其移
动到指定的施工孔位置,之后开始潜孔钻机的操作施工,在完成一个施工孔之后,调整潜
孔钻机位置,进行下一个孔的施工,逐个完成天井设计施工孔,再进行天井的爆破作业,
完成一次成井施工任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打孔定位准确,施工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天井施
工效率(与传统人工小型凿岩风机施工相比提高了30%),经济效益良好;同时,本装置结
构简单、安全可靠,容易制作、成本低,组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在地下矿山巷道中的
小范围移动运输。除此之外,通过本装置有效改善了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安全效益和社
会效益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底座;2、液压立柱;3、连接卡环;4、立柱横臂;5、钻机横臂;6、
液压油缸;7、潜孔钻机;8、可伸缩式支撑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包括潜孔钻机7、钻机横臂5、
可伸缩式支撑立柱8、两平行的液压立柱2和一立柱横臂4,两液压立柱2安装在立柱底座
1上,液压立柱2上端安装液压油缸6,立柱横臂4固定安装在两液压立柱2之间且与两液
压立柱2垂直;潜孔钻机7位于钻机横臂5上,钻机横臂5的一端与可伸缩式支撑立柱8
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卡环3与立柱横臂4连接。
本装置通过两液压立柱2来保证潜孔钻机7的稳定性,通过可伸缩式支撑立柱8来调
整并确保潜孔钻机7的垂直度,并通过调整潜孔钻机7在钻机横臂5上的位置来调整施工
孔的位置,以此提高打孔的精确度,液压立柱2上的液压油缸6以及潜孔钻机7上的液压
马达都通过液压站来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潜孔钻机7以KQJ型潜孔钻机为原型,通过液压
站来控制液压马达的正反转,工作时,调整液压站的工作压力保持在8MPa,保证钻机的转
速大约在40~60r/min。
施工时,先将立柱底座1以及两液压立柱2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通过液压站控制液
压立柱2上端的液压油缸6顶到顶板上,固定牢固之后调整钻机横臂5,通过对可伸缩式
支撑立柱8高度的调整来调整钻机横臂5的垂直度,调整结束后在钻机横臂5上水平移动
潜孔钻机7,使其移动到指定的施工孔位置,之后开始潜孔钻机7的操作施工,在完成一
个施工孔之后,调整潜孔钻机7位置,进行下一个孔的施工,逐个完成天井设计施工孔,
再进行天井的爆破作业,完成一次成井施工任务。
由上可知,通过本天井一次成井钻机装置打孔定位准确,施工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
提高天井施工效率(与传统人工小型凿岩风机施工相比提高了30%),经济效益良好;同时,
本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容易制作、成本低,组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在地下矿山
巷道中的小范围移动运输。除此之外,通过本装置有效改善了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安全
效益和社会效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