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安全起见,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当楼梯浇筑成形后必须加装临时防护扶栏。通常施工工地采用楼梯边安装一体式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采用水平和竖直的多根钢管,竖直钢管与连接底座连接,由于竖直钢管与连接底座的连接部位刚性较差,稍有重物碰撞容易出现弯折,甚至出现断裂现象,防护栏杆满足不了建筑安全施工的需要。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726667 A)公开了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竖直钢管以及与竖直钢管活动连接的倒T形连接底座,在所述竖直钢管外还设置有可以套接在竖直钢管上的加固圈;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防止钢管弯折、断裂。
但是,上述提到的安全防护栏中,钢管与倒T形连接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使得钢管与倒T形连接座之间的连接不稳,另外,虽然在倒T形连接底座上设置有排水槽,但钢管与倒T形连接座之间的缝隙较小,排水速度较慢。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一底座、一钢管以及一加固圈;钢管垂直插入底座的连接端;加固圈套装于钢管的外侧壁;其中,底座的连接端呈一回转体,绕连接端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竖直凹槽;底座还包括与连接端相连的一凸台,且凸台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沿凸台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斜向凹槽,且每一条斜向凹槽的一端分别与每一个竖直凹槽相连通;底座还包括与凸台相连的一底盘,且底盘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条条形凹槽,且每一条条形凹槽分别与每一条斜向凹槽的另一端相连通。
优选地,底盘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且螺纹孔贯穿底盘的上下两面。
优选地,底盘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楔部,且楔部与底盘一体成型。
优选地,钢管与底座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加固圈与钢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栏通过连通底座连接端上的竖直凹槽,凸台上的斜向凹槽以及底盘上的条形凹槽,顺利将钢管中的雨水排出防护栏,而且底座、钢管以及加固圈之间均通过螺纹固定,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固圈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一底座1、一钢管2以及一加固圈3。
具体的,钢管2垂直插入底座1的连接端11,且钢管2与底座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加固圈3套装于钢管2的外侧壁,且加固圈3与钢管2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其中,底座1的连接端11呈一回转体,绕连接端11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竖直凹槽12;底座1还包括与连接端11相连的一凸台13,且凸台13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沿凸台13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斜向凹槽14,且每一条斜向凹槽14的一端分别与每一个竖直凹槽12相连通;底座1还包括与凸台13相连的一底盘15,且底盘1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条条形凹槽16,且每一条条形凹槽16分别与每一条斜向凹槽14的另一端相连通,将钢管2中的雨水依次顺着竖直凹槽12、斜向凹槽14以及条形凹槽16流出防护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底盘15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17,且螺纹孔17贯穿底盘15的上下两面,用以固定防护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底盘15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楔部18,且楔部18与底盘15一体成型,使得底盘15与地面之间形成楔形连接,加固防护栏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栏通过连通底座1连接端11上的竖直凹槽12,凸台13上的斜向凹槽14以及底盘15上的条形凹槽16,顺利将钢管2中的雨水排出防护栏,而且底座1、钢管2以及加固圈3之间均通过螺纹固定,方便更换。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