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
背景技术
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们的出行也由以前的步行渐渐发展成由
交通工具代步,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相对应的公路、铁路
等一系类的道路开始出现,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渐渐的由路面建设发展
到空中建设。在这样的条件下,桥梁的作用也越加的重要,因为在长
路程的公路建造中,经常要跨越河流、山谷等地方,所以这是就要通
过桥梁来连通。但是在桥梁的行车过程中,风荷成了一大安全隐患,
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桥梁会对行车进行管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若桥址的风环境恶劣,势必影响到桥梁的通车率,进而影响到桥梁的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了保障桥面侧风行车安全性及提高桥梁的行
车环境风速,常规的做法是设置风障。但是,设置风障的同时也增大
了桥梁主体结构的风阻系数,尤其对特大跨径桥梁来讲,在主体构造
方面的规模势必将随之加大,设计难度也随之加大,最终导致桥梁投
资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用活
动风障,包括立柱、底座和挡风板,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立
柱之间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两端设置有延长轴,所述延长轴延
伸至立柱外侧,所述挡风板后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
撑杆通过活动铰链与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杆另一端安装在驱动机构
内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安装在两立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延长轴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立柱上设有通孔,所述
凹槽对应安装在通孔处。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安装有抓地钉。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内部设置有电机和风速检测装置,所述电
机输出轴与驱动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过挡风
板能够有效保障桥梁的侧风行车安全、提高桥梁的行车环境风速,结
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气流对桥梁内行车的影响,阻挡了大部分风
力,保障了大风天气的行车安全,挡风板的角度可灵活调节,从而改
变了风向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风障自身的抗风能力,有效降低桥梁
主体结构在抗风设计方面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延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用活动风障驱动杆与挡风板连接的
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风板;2-延长轴;3-立柱;4-驱动杆;5-驱动机构;
6-固定杆;7-底座;8-抓地钉;9-电机;10-风速检测装置;11-凹槽;
12-支撑杆;13-活动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桥梁用活动
风障,包括立柱3、底座7和挡风板1,立柱3安装在底座7上,立
柱3之间安装有挡风板1,挡风板1两端设置有延长轴2,延长轴2
延伸至立柱3外侧,挡风板1后部通过活动铰链13连接有支撑杆12,
支撑杆12通过活动铰链13与驱动杆4连接,驱动杆4另一端安装在
驱动机构5内部,驱动机构5安装在固定杆6上,固定杆6安装在两
立柱3之间,延长轴2上设置有凹槽11,立柱3上设有通孔,凹槽
11对应安装在通孔处,底座7下端安装有抓地钉8,驱动机构5内部
设置有电机9和风速检测装置10,电机9输出轴与驱动杆4连接。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当风速较小时,风速检测装
置10将信号反应给电机9,此时,驱动杆4调节挡风板1与立柱3
垂直,阻挡掉吹向道路的风,当风速较大时,风速检测装置10将信
号反应给电机9,此时,驱动杆4带动延长轴2转动,使得挡风板1
和立柱3生一个较小的角度,角度不易过大,一般为10°-45°的角
度,此时,迎面吹来的风被向上引导,吹向风障顶部,通过角度的调
节,使得在大风情况下,风的作用力不成垂直作用在挡风板1上,进
而增强风障的自身抗风能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
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
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
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