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地基设计经常采用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5,(见图2)作为建筑物的工程桩。这
类桩体一般采用静力压桩或锤击的方法施工。施工过程中,当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底端不设
置锥形桩尖时,随着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进入地表以下土层,桩体周边的土体被挤密,同时
一部分土体6也从所述管桩5的底端的孔洞被压到了桩体的空心部位。管桩进入土层越深,
被压至桩体空心部位里的土就越多。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一般会被压入地面以下,一根桩体
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与之相邻桩体施工,常常也会把地表土体推入已完成的管桩空心部位。
为了提高建筑物抵抗水平力的能力,设计人会在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上部内孔里设置钢筋笼
7与混凝土桩承台连接,钢筋笼的长度一般为2-3m。由于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上部内孔里充
满了由下部压入和上部推入的土体,在建筑基础施工时,放置钢筋笼前应将孔内的土体清除
到可以放置钢筋笼的位置。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内孔直径一般为200mm-300mm,由人工采用铁
锨或铁勺掏挖2m-3m深的土体十分困难。常常因掏挖困难,而减小钢筋笼的尺寸,最终给建
筑物留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长度可调、成本低的
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包括T型手柄3,还包括连接有杆的螺旋板取土器1、连
接杆2、上连接套筒4和下连接套筒9,T型手柄3通过上连接套筒4与连接杆2的上端活动
连接,连接杆2的下端通过下连接套筒9和连接有杆的螺旋板取土器1的杆的上端活动连接。
连接杆2的数量为1、2或3根,当连接杆2的数量为2或3根时,还包括中间连接套筒
1或2个。
螺旋板上表面与杆之间的夹角为40°-6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可提高工效30%;并可
将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桩体空心部位的土体准确地清除至设计要求的标高,保证了桩体内插
入钢筋笼的长度,确保了桩体与混凝土承台的连接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强预制混凝土管桩及桩体内插入钢筋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包括T型手柄3,还包括连接有杆的螺旋板取土器1、连
接杆2、上连接套筒4和下连接套筒9,T型手柄3通过上连接套筒4与连接杆2的上端活动
连接,连接杆2的下端通过下连接套筒9和连接有杆的螺旋板取土器1的杆的上端活动连接。
连接杆2的数量为1、2或3根,当连接杆2的数量为2或3根时,还包括中间连接套筒
1或2个。
螺旋板上表面与杆之间的夹角为40°-60°。
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的使用:
(1)将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的连接有杆的螺旋板取土器的一端放入高强预制混
凝土管桩的空心内;
(2)人工手扶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上的手柄,旋转手柄,使管桩的空心内的
土体被螺旋板取土器进入螺旋板上表面;
(3)当螺旋板上表面充满土体时,从管桩的空心中取出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清除土体,
即完成了一次掏挖管桩的空心内的土体的工作;
(4)重复步骤(1)、(2)和(3),直至将管桩的空心内的土体清除至内设钢筋笼底标
高。
本实施新型的连接杆2的数量为1、2或3根。
当管桩的空心的土深大于掏挖空心管桩孔内土体的工具的长度时,选用2或3个连接杆
并用中间连接套筒连接即可。
螺旋板杆的底端旋转540°,螺旋线螺距50mm、60mm、70mm或80mm。
T型手柄,连接杆和连接有杆的螺旋板取土器,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套筒螺纹活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