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铺法施工自粘防水卷材的撕膜施工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材的施工结构,尤其涉及具有隔离膜的自粘防水卷材
的撕膜施工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自粘防水卷材在铺贴时需要将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隔离膜撕除。在干铺法施
工过程中,有两种保护膜的撕除方式,分别是卷撕和抽撕。
卷撕法的主要过程是:将卷材预铺定位后回卷,铺贴操作过程中边放卷卷材,
边撕除隔离膜,此种铺贴方式的优点是施工人员可以随时观察隔离膜的撕除,一
旦发生断膜可以及时的补救,但是此种撕膜方式存在的弊端是在放卷撕膜时,卷
材容易受到粘连力的影响造成铺贴跑偏,或者搭接区域褶皱,严重影响了防水层
的防水效果以及防水层整体的外观效果。
因此,已有的自粘防水卷材的撕膜方式严重影响了卷材的铺贴施工效果。基
于该问题,本领域急需一种新的撕膜施工结构以解决施工过程中保护膜破坏的问
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的自粘防水卷材的撕膜施工
结构。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铺法施工自粘防水卷材的撕膜施工结构,在具有基层处理剂层的混凝
土基层表面铺贴自粘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表面的隔离膜与混凝土基层表面之
间设有隔离垫层。
通过上述结构,在卷材隔离膜与基层之间加设一道隔离垫层,能够避免自粘
卷材的隔离膜因基层尖锐、凸起而导致的划伤或损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
撕膜的过程中能够伴随隔离膜回卷回收。
通过上述施工结构,在施工使用时将自粘卷材放卷预铺定位(不再回卷卷
材),直接从自粘卷材的起始端开始,从侧面将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隔离膜抽出,
并同步将卷材压实在基层上。上述改进使得施工过程可以控制卷材的整体铺贴方
向,保证搭接尺寸和规整,同时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隔离膜的粘连力可以将卷材
表面的一些细小的褶皱拉平,铺贴质量好,外观平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隔离膜为卷材自身的胶层保护膜,卷材自身具备,
但因非常薄,很容易被基层破坏,隔离垫层是专为保护卷材隔离膜设置的一道垫
层,单独铺设。
在上述中,所用的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隔离膜为自重轻,柔性好,易弯折的
均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PET隔离膜、PE隔离膜或隔离纸。
在上述中,隔离垫层可以是市面上任何可用的结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乙
烯醋酸乙烯膜、高密度聚乙烯膜、低密度聚乙烯膜或氯化聚乙烯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隔离膜和隔离垫层的厚度都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针
对自粘防水卷材的特性,一般采用隔离膜的厚度为0.03-0.1mm,隔离垫层厚度
为0.5-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现中,申请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撕膜施工结构的进
一步改进,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所述:
隔离膜的撕除起始位置位于隔离垫层回卷位置之后至少5cm。通过该设置,
保证隔离垫层能够有效的保护隔离膜不被基层破坏。
隔离垫层的边缘设有搭接尺寸线。通过该结构,卷材预铺时按照隔离垫层的
搭接尺寸线铺设便可保证搭接尺寸,省去了弹线这一工序,在保证铺贴效果的同
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搭接尺寸线的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更深入的描述。同时在如下实施中申
请人对本发明施工结构的施工过程也进行了描述。如下所描述的过程和结构仅为
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发明实质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修改依旧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施工结构,是在混凝土基层4表面铺设自粘防
水卷材1。在混凝土基层表面铺设或涂刷一层基层处理剂3,该基层处理剂可从
市场上购买即可,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自粘防水卷材表面的隔离膜5
与混凝土基层表面之间设有隔离垫层2(由于需要涂刷基层处理剂,因此更准确
的说,该隔离层位于基层处理剂层与自粘防水卷材表面的隔离膜之间。根据本领
域惯例,通常认为基层处理剂在施工结构中属于混凝土基层的一部分)。为了简
要描述上述结构,可认为自上而下依次为自粘防水卷材,隔离垫层,基层处理剂
层、混凝土基层表面。
如图2所示,显示了隔离垫层2边缘的搭接尺寸线6,可保证搭接尺寸。
上述的施工结构,具体应用过程如下所示:
1、铺贴自粘防水卷材之前先将隔离垫层进行展铺,对齐尺寸并进行定位;
2、将自粘防水卷材预铺在隔离垫层之上,均匀展开,释放卷材自身的内聚
力;
3、将自粘防水卷材的隔离膜同隔离垫层同向翻折,铺贴自粘防水卷材端部,
定位防水卷材端部;
4、撕除卷材隔离膜,卷材隔离膜的撕除在隔离垫层回卷位置之后5cm,保
证隔离垫层能够有效的保护隔离膜不被基层破坏;
5、撕除隔离膜之后进行辗压排气,观察卷材边缘是否有偏移,如发现偏移
及时调整。
通过上述结构,该施工结构取得了如下技术进步:
1、保证了自粘防水卷材的铺贴效果;
2、保护了自粘防水卷材的隔离膜,避免了由于隔离膜受到基层破坏造成断
膜带来的麻烦;
3、保证了卷材搭接的尺寸,节省了弹线这一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