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531785.5
2014.10.10
CN104566105A
2015.04.2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10申请日:20141010|||公开
F21S8/10; F21V3/02; F21V3/04; F21V29/74(2015.01)I; F21Y101/02(2006.01)N
F21S8/1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加藤慎吾
日本东京都
2013-213443 2013.10.11 JP; 2014-111277 2014.05.29 JP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岳雪兰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即使搭载射出大量的光的半导体光源,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也难以降低。车辆用灯具(1)具有: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半导体光源(11)和搭载有半导体光源(11)的金属制的支承部件(20),在支承部件(20)上,遮挡从半导体发光元件(11)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灯罩部(21)与支承部件(20)一体地形成。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车辆用灯具,其中,具有:光源,其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金属制的支承部件,其搭载所述光源,在所述支承部件上,与所述支承部件一体地形成有遮挡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灯罩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所述灯罩部具备:从所述支承部件连续的金属部、形成于所述金属部上的内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内涂层上的金属膜。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所述灯罩部向与所述车辆用灯具的光轴交叉的方向延伸,在与所述灯罩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上,从所述灯罩部的朝向所述金属部的上方的上面部到朝向前方的前面部形成的棱线为曲率半径0.1mm以上1.0mm以下的圆形状。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所述灯罩部具有: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其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更下方;倾斜部,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在形成所述倾斜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的连接部的所述金属部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部。5.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所述内涂层是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在所述灯罩部的周围的所述支承部件上形成有模具痕迹。7. 一种车辆用灯具的支承部件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金属制的支承部件,其中,具有:准备多个模具以形成构成所述支承部件形状的腔室的工序;向所述腔室加入金属并使所述金属凝固,取出与所述灯罩部一体的所述支承部件的工序,多个所述模具配置为模具的分割线不位于所述灯罩部。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支承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模具具有曲率半径0.1mm以上1.0mm以下的圆形状部,转印所述圆形状部的形状而形成所述灯罩部。
说明书车辆用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专利文献1等,公知有可形成近光配光图形的车辆用灯具。近光配光图形是在从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截止线上方不照射光,而用于车辆的交会时的配光图形。 这种车辆用灯具通过与近光配光图形的截止线对应的形状的灯罩部件,遮挡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不向截止线的上方照射光的配光图形。 对该近光配光图形的截止线要求高的形状精度。因此,一般而言,通过树脂的模具成形来制作灯罩部件,确保与截止线对应的形状的精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4202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车辆用灯具的光源中一般采用使用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等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光源。近年来,2个或1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平均的输出变大。例如,以前为了获得必要的明亮度而在灯具单元中搭载3个半导体光源,但希望将来在灯具单元中只要搭载2个或1个半导体光源就能够确保足够明亮。因此,提案有一种车辆用灯具单元,其减少在1个灯具单元中搭载的半导体光源的数量,紧凑地构成,并且获得高的照度。 在车辆用灯具单元中,在搭载能够射出大量的光的半导体光源时,可获得辨识性高的灯具单元,因此,要求搭载高输出的半导体光源。但是,随着该半导体光源的发光强度的增加,与半导体光源接近配置的树脂制的灯罩部件有可能因受热而变形,存在可能降低截止线等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及其制造方法,即使搭载射出大量的光的半导体光源,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也难以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 半导体光源,其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 金属制的支承部件,其搭载所述半导体光源, 在所述支承部件上,与所述支承部件一体地形成有遮挡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灯罩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灯罩部与金属制的支承部件一体地形成。即使灯罩部吸收从半导体光源射出的光而产生热,该热也能够快速地向支承部件中的除了灯罩部以外的部分传递,灯罩部难以成为高温。由于能够抑制灯罩部因热而变形,所以灯罩部的形状进行投影而形成的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难以降低。此外,所谓遮挡光的一部分,是说遮挡光朝向灯罩部的直行,也可以通过灯罩部吸收光而遮挡光的直行,或通过灯罩部反射光而遮挡光的直行。 在所述本发明中,所述灯罩部具备:从所述支承部件连续的金属部、形成于所述金属部上的内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内涂层上的金属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在从支承部件连续的金属部经由内涂层形成金属膜,因此,能够形成形状精度高的明暗边界线。通过设置内涂层,灯罩部的表面变的平滑,因此能够防止光在灯罩部散射,容易光学的利用反射光。另外,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眩光。 在所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是, 所述灯罩部向与所述车辆用灯具的光轴交叉的方向延伸, 在与所述灯罩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上,从所述灯罩部的朝向所述金属部的上方的上面部到朝向前方的前面部为止形成的棱线为曲率半径0.1mm以上1.0mm以下的圆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能够用不产生毛刺的制造方法简单地制作灯罩部的金属部,因此形状精度高。 在所述本发明中,所述内涂层优选的是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形成内涂层的紫外线效果树脂在照射紫外线后立即固化,因此,在树脂滴滴落下之前能够以所希望的形状形成内涂层。由此,能够形成可形成形状精度高的明暗边界线的灯罩部。 在所述本发明中,所述灯罩部优选的具有: 第一水平部; 第二水平部,其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更下方; 倾斜部,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 在形成所述倾斜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的连接部的所述金属部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通过在容易积存形成内涂层的树脂的倾斜部和第二水平部的连接部设置凹部,能够将滴落的树脂收容于凹部,能够形成形状精度高的明暗边界部。 在所述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所述灯罩部的周围的所述支承部件上形成有模具痕迹。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组装形成灯罩部的形状的模具和形成除了灯罩部以外的支承部件的形状的模具而制造支承部件。即,能够廉价地提供仅灯罩部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车辆用灯具。在这样组装模具来形成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在与模具和模具的边界相当的灯罩部的周围的支承部件上形成有模具的痕迹。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的支承部件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金属制的支承部件,其中,具有: 准备多个模具以形成构成所述支承部件形状的腔室的方式的工序; 向所述腔室加入金属并使所述金属凝固,取出与所述灯罩部一体的所述支承部件的工序, 多个所述模具配置为模具的分割线不位于所述灯罩部。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灯罩部不产生毛刺,因此,不需要毛刺去除作业。 在所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 所述模具优选的具有曲率半径0.1mm以上1.0mm以下的圆形状部,转印所述圆形状部的形状而形成所述灯罩部。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在灯罩部产生毛刺,另外,形状精度 难以产生偏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提供一种即使搭载射出大量的光的半导体光源,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也难以降低的车辆用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车辆用灯具形成的近光配光图形的图; 图3是灯罩部的正面图; 图4是模具成型支承部件时的模具的配置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灯具单元的侧剖面图; 图8是图7的B-B线剖面图; 图9是图7的C-C线剖面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支承部件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形成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配光图形的图; 图12是表示参考例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的配置图; 图13是优选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的配置图。 标记说明 1:车辆用灯具 2:罩体 3:外部透镜 10:灯具单元 11:LED元件 12:反射镜 20:支承部件 21:灯罩部 22:叶片 13:投影透镜 14:透镜支承部件 31:金属部件 32:内涂层 33:金属膜 41:第一水平部 42:第二水平部 43:倾斜部 44:凹部 100:车辆用灯具 120:支承部件 121:灯罩部 122:叶片 123:搭载面 200:车辆用灯具 220:支承部件 221:灯罩部 22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进行详细地说明。 (整体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是在交会时照射的可照射近光配光图形的车辆用灯具。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车辆用灯具1具备:前方开口的罩体2、由透明树脂形成的透明状的外部透镜3。外部透镜3安装于罩体2,以覆盖罩体2的开口,且在其内部形成有灯室S。在灯室S设有灯具单元10。 灯具单元10具备: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一例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的半导体光源11、反射镜12、投影透镜13、支承部件20。 支承部件20为大致长方体状的金属制的部件。在支承部件20的上面安装有半导体光源11及反射镜12。另外,在支承部件20的前面,安装有固定 投影透镜13的透镜支承部件14。在支承部件20的下部设有作为散热片发挥功能的叶片22。叶片22利用与支承部件20相同的材料与支承部件20一体地形成。 在支承部件20的上面,在半导体光源11和投影透镜13之间设有与支承部件20一体的灯罩部21。灯罩部21遮挡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直接光的一部分及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且由反射镜12反射的反射光的一部分。 半导体光源11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其发光面朝向上方的姿态,经由电路基板搭载于支承部件20的上面。此外,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除了LED元件之外,也可以采用LD(LaserDiode)元件及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等。 反射镜12安装于支承部件20的上面即半导体光源11的后方。在反射镜12的内周面形成有大致旋转椭圆面状的反射面。在反射镜12的旋转椭圆面的第一焦点或其附近配置半导体光源11,在旋转椭圆面的第二焦点或其附近配置有灯罩部21的棱线21a。 投影透镜13为前面是凸曲面、后面是平坦面的平凸透镜。投影透镜13的后方侧焦点位于灯罩部21的棱线21a或其附近。 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光的一部分通过反射镜12进行反射,在灯罩部21的棱线21a的附近集光。集光于灯罩部21的棱线21a的附近的光通过投影透镜13一边上下左右进行反转一边向灯具前方照射。这时,利用灯罩部21遮挡光的一部,因此,在灯具单元10于灯具前方形成的配光图形中,形成起因于灯罩部21的暗部。 图2是表示在灯具的25m前方设置的假设的屏幕上投影的车辆用灯具1形成的配光图形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形成在上边具有截止线CL的近光配光图形。该截止线CL为与灯罩部21的棱线21a对应的形状。 (效果) 但是,灯罩部21位于旋转椭圆面状的反射镜12的第二焦点的附近,因此,来自反射镜12的反射光集中,吸收反射光的能量容易成为高温。因成为高温而灯罩部21变形后,灯罩部21的形状投影而形成的截止线CL的形状散乱,造成其形状精度降低。例如,在灯罩部21变形而在棱线上形成凸凹的情况下,在图2的截止线CL上会产生凹凸。这种问题尤其是在采用了高输出的 LED元件的情况下显著。另外,在由1个半导体光源构成配光图形的车辆用灯具中,因为搭载有高输出的LED元件,因此,该问题变得更显著。 可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该灯罩部21与金属制的支承部件20一体(monolithic)地形成。因此,灯罩部21产生的热容易向支承部件20的其它的部位传递,能够抑制灯罩部21成为高温。因此,即使搭载能够射出大量的光的半导体光源11,灯罩部21也难以变形,因此,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难以降低。另外,灯罩部21自身也与支承部件是同一金属制,因此,即使成为高温也难以变形。 另外,将灯罩部21与支承部件20设为一体化,因此,与现有那样以不同个体形成灯罩部件和支承部件后再组合两者的情况相比,不会产生组装误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形成形状精度高的截止线CL的车辆用灯具1。 另外,灯罩部21与支承部件20用同一金属形成,因此,与现有那样用树脂形成灯罩部件的情况相比耐热性高。因此,能够避免太阳光经由投影透镜13在灯罩部21附近集光,损伤灯罩部21的所谓的溶化损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作为散热片发挥功能的叶片22与支承部件20一体地形成。因此,在灯罩部21产生的热经由金属制的支承部件20快速地向叶片22传递,从叶片22高效率地扩散。 (灯罩部的详细) 图3(a)是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的灯罩部21的灯具前方观察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灯罩部21由金属部31、内涂层32、金属膜33形成。 金属部3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制。金属部31为从支承部件20连续地形成的部位。在金属部31的上面形成有内涂层32。进而在该内涂层32的上面形成金属膜33。 该内涂层32的厚度可以设为5μm以上50μm以下。在内涂层32的厚度不足5μm时,在其上面形成的金属膜33的表面可能不够十分的平滑。在内涂层32的厚度比50μm大时,在其上面形成的金属膜33上恐怕产生皲裂。此外,在图3中,夸张描绘内涂层32及金属膜33的厚度。 金属膜33的厚度可设为25nm以上1μm以下。在金属膜33的厚度不足25nm时,难以形成均一的金属膜33。在金属膜33的厚度比1μm大时,恐怕 在金属膜33上产生皲裂。 支承部件20制成具备叶片22、半导体光源11的安装部及反射镜12的安装部等各种安装部的复杂的形状。因此,从制造容易的观点考虑,优选以铸造制造。但是,在以铸造制造支承部件20时,其表面粗糙度容易变大。因此,在要获得轮廓分明的直线状的明暗边界线的情况下,用铸造形成灯罩部21时不合适。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铸造形成包括灯罩部21的金属部31的支承部件20。其次,用树脂的内涂层32掩埋通过铸造产生的金属部31上的微小的凹凸,将其上面制成平坦面。再次,在该平坦的内涂层32的上面通过蒸镀及镀覆等形成金属膜33。由此,金属膜33的上面成为平坦面,构成该金属膜33的平坦的上面的灯罩部21的棱线21a通过投影透镜13向灯具前方投影,可获得轮廓分明的直线状的明暗边界线。 另外,通过设置内涂层32,灯罩部21的表面成为平滑,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由灯罩部21反射的光散乱,能够容易地光学利用由灯罩部21反射的光。因此,通过设置内涂层32,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且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眩光。 这样,通过铸造形成除了灯罩部21以外的支承部件20,有形状精度要求的灯罩部21优选在铸造件的表面经由内涂层32以蒸镀形成金属膜33。由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具有能够形成形状精度高的截止线CL的灯罩部21的支承部件20。 (灯罩部的树脂积存) 另外,如图3(a)所示,灯罩部21具备:第一水平部41、位于第一水平部41更下方的第二水平部42、连接第一水平部41和第二水平部42的倾斜部43。在成为第二水平部42和倾斜部43的连接部的金属部31的上部设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部44。该凹部44的谷部位于比构成第二水平部42的水平的金属部31的部分的更下方。此外,凹部44不仅限于图示的形状,也可以是槽形状、缝隙形状等。 形成内涂层32的树脂(以后,称为内涂层剂)涂敷于成为第一水平部41的金属部31的上面及成为第二水平部42的金属部34的上面、成为倾斜部43的金属部31的上面。在成为倾斜部43的金属部31的上面涂敷的内涂层剂在直到固化的期间,容易沿着成为倾斜部43的金属部31向下方流下。因此, 在从成为倾斜部43的金属部31的下部到成为第二水平部42的金属部31的上面容易积存内涂层剂。 图3(b)是与表示在金属部31A未设置凹部而形成的灯罩部21A的图3(a)同样的图。如图3(b)所示,灯罩部21A未设置凹部,而使成为倾斜部43A的金属部31A和成为第二水平部42A的金属部31A与截止线CL的形状相吻合形成。 在这种形状的金属部31A上涂敷了内涂层剂的情况下,在直到固化的期间,从成为倾斜部43A的金属部31A的下部到成为第二水平部42A的金属部31A的上面积存有内涂层剂。其结果,在倾斜部43A倾斜和从第二水平部42A的倾斜部43A的立起位置与金属部31A的上面形成的形状有偏差。更具体地说,倾斜部43A的立起的角度变小,或者倾斜部43A的立起位置容易向图的左方偏移。这样,有时不能获得所希望的形状的灯罩部21A。 于是,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的灯罩部21上,在构成倾斜部43的金属部31和构成第二水平部42的金属部31之间设置凹部44。在直到固化为止的期间向下方流下的内涂层剂在凹部44积存,因此,结果是倾斜部43的上面和第二水平部42的上面成为保持所希望的角度相交的形状,可获得所希望的形状的灯罩部21。 此外,优选凹部44形成为自第二水平部42面向倾斜部43逐渐深深地陷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该凹部44由将倾斜部43的面延长的平面、从第二水平部42朝向谷部缓缓地下降的曲面形成。即,在构成凹部44的底面中,与第二水平部42接近的侧的底面和第二水平部42的上面的距离t1设定为比与倾斜部43接近侧的底面和第二水平部42的上面的距离t2更小。 在将内涂层剂涂敷于金属部31后直到固化为止的期间,内涂层剂通过重力,内涂层剂沿着倾斜部43朝向凹部44滴落,但是,难以从第二水平部42朝向凹部44流入。即,关于向凹部44流入的内涂层剂的量,在与倾斜部43接近的一侧流入大量的内涂层剂,但是,在与第二水平部42接近的一侧难以流入大量的内涂层剂。因此,只要将凹部44形成为上述的形状,就可确保在凹部44的倾斜部43侧内增大涂层剂的积存空间,因此,优选内涂层32的上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的方式使内涂层剂容易固化。 另外,优选内涂层32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形成。例 如,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列举丙烯系紫外线固化树脂。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内涂层剂中使用热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需要在加热炉中花费一定时间使树脂固化。在热固化型树脂固化前,由于重力该树脂垂落,在其上以均一的膜厚形成金属膜时,恐怕在金属膜的上面形成的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降低。 但是,在将含有利用紫外光开始聚合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用于内涂层剂的情况下,在照射紫外线后立即固化。因此,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固化前不易滴落,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提高。 (组合多个模具形成支承部件) 此外,在铸造支承部件20的情况下,优选组合形成灯罩部21的模具和形成除了灯罩部21以外的部位的模具使用。 在目的地为在道路的左侧行驶的地域的车辆用灯具、和在目的地为在道路的右侧行驶的地域的车辆用灯具中,要求的近光配光图形的形状不同。这样,为了形成不同形状的近光配光图形,对于灯罩部21也要求分别不同的形状。但是,即使要求的近光配光图形的形状不同车辆用灯具,除了灯罩部21以外的部位也通用。于是,通过共同使用形成除了灯罩部21以外的部位的模具,能够廉价地提供仅灯罩部21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车辆用灯具。 图4是表示模具成型支承部件20时的模具的配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形成与支承部件20对应的形状的腔室53。向腔室53中注入溶融金属,在固化之后打开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取出支承部件20。 在这种模具中,上模具51具备可安装交换模具54的安装部51a。交换模具54具备形成灯罩部21的部位54a。例如,准备部位54a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交换模具54,将具有所希望的形状的部位54a的交换模具54嵌入安装部51a进行模具成型,由此,能够制作具有所希望的形状的灯罩部21的支承部件20。 根据这种方法,在形成多种形状的灯罩部21时,不必准备多个种类的上模具51本身,能够廉价地提供多个种类的支承部件。 此外,这样,在组合形成灯罩部21的交换模具54和形成除了灯罩部21以外的部位的上模具51而形成支承部件20的情况下,在灯罩部21周围的支承部件20上,形成起因于组合的模具51,54的间隙的模具痕迹21b(参照图 1)。所谓模具痕迹21b是起因于模具彼此的间隙的突起及台阶等。 〈第二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用了反射镜和投影透镜的所谓的PES光学系的车辆用灯具中说明了适用了本发明的例,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如下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用于所谓的直射光学系的车辆用灯具的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附带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半导体光源11、投影透镜13、支承部件120。 支承部件120具备:朝向前方的搭载面123;位于该搭载面123更前方,从灯具下方向灯具上方突出的灯罩部121;设于搭载面123的反对侧的叶片122。灯罩部121及叶片122与金属制的支承部件120一体地形成。 半导体光源11以发光面朝向前方的姿态搭载于支承部件120的搭载面123。投影透镜13在支承部件120的前侧支承于支承部件120。投影透镜13配置为其后方侧焦点位于半导体光源11的附近。 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光经由投影透镜13向灯具前方射出。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灯罩部121遮挡。由此,在灯具的前方形成具有暗部的配光图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灯罩部121也与支承部件120一体地形成,因此,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即使灯罩部121吸收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来自光的大量的热量,热从灯罩部121向支承部件120的其它部位快速传递,灯罩部121难以成为高温。另外,灯罩部121为金属制的,因此,即使成为高温也难以变形。因此,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难以降低。另外,即使太阳光经由投影透镜13在灯罩部121集光,因为灯罩部121为金属制的,所以也难以引起熔融损坏。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所谓的PES光学系的车辆用灯具及直射光学系的车辆用灯具中适用了本发明的例,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如下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在所谓的抛物线光学系的车辆用灯具中适用本发明的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第三 实施方式的部件,附带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200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200具备:半导体光源11、反射镜212、支承部件220。支承部件226为大致长方体状的金属制的部件。 半导体光源11以使发光面朝向上方的姿态搭载于支承部件220的上面。反射镜212在半导体光源11的后方安装于支承部件220的上面。反射镜212的内周面设为大致旋转抛物面形状的反射面。半导体光源11位于反射镜212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附近。 在该抛物线光学系的车辆用灯具200中,通过反射镜212形成配光图形的截止线。灯罩部221遮挡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光中的、不朝向反射镜212而直接朝向灯具的外部的光。 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灯罩部221与支承部件220也一体地形成,因此,灯罩部221即使吸收从半导体光源11射出的来自光的大量的热量,热也会从灯罩部221向支承部件220的其它部位快速传递,灯罩部221也难以成为高温。另外,灯罩部221为金属制的,因此,即使成为高温也难以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在灯罩部221反射的光在无意的方向散射。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7~图13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300。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300的灯具单元310的侧剖面图。图8是图7的B-B线剖面图。图9是图7的C-C线剖面图。在图8及图9中仅表示支承部件320。 如图7所示,灯具单元310具有:金属制的一体成形的支承部件320、安装于支承部件320的反射镜312、安装于支承部件320的透镜支架314、在支承部件320上经由透镜支架314安装的投影透镜313。 支承部件320具有:搭载有半导体发光元件311的光源安装部321、设于比光源安装部321的更靠前方的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灯罩部)、设于比光源安装部321更靠下方的散热片部323、设于比光源安装部321更靠后方的反射镜支承部324、设于比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更靠前方的支架安装部325。 在光源安装部321的上面,以发光面朝向上方的姿态搭载有半导体发光元件311。 在支承部件320的后端,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筒状的反射镜支承部324。通过在该反射镜支承部324的开口插入轴部312a,反射镜312固定于支承部件320。 反射镜312以覆盖半导体发光元件311的发光面的姿态固定于反射镜支承部324。在反射镜312的内面,设有大致旋转抛物面的主反射面312b、设于主反射面312b的前部的副反射面312c。 投影透镜313经由固定于去后面的透镜支架314,固定于支承部件320。在投影透镜313的后端设有向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13a。凸缘部313a的后面与透镜支架314的前面通过焊接及粘接等连结。 支承部件320在其前端部一体地具备圆板状的支架安装部325(参照图9)。在该支架安装部325设有向前方开口的螺丝孔325a(参照图9)。透镜支架314通过螺丝325b嵌入该螺丝孔325b,固定于支架安装部325(参照图7)。 在支承部件320的上面搭载有向半导体发光元件311供给电力的供电用附属装置(未图示)。如图8所示,在支承部件320的上面设有用于安装供电用附属装置的供电附属装置安装螺丝孔326和定位销327。定位销327从支承部件320的上面朝向上方突出,将供电用附属装置相对于支承部件320定位。 根据这种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300,通过反射镜312的旋转抛物面的主反射面312b,光集聚于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及其周围。但是,在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发生的热通过一体地具备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及散热片部323的支承部件320扩散,能够防止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成为高温。 图10是图7所示的支承部件320的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周边的扩大图。如图10所示,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由支承部件320中的、朝向灯具的上方的上面部322a、朝向灯具的前方的前面部322b形成的棱线形成。上面部322a是位于比光源安装部321更靠前方的平坦的部位。在该上面部322a在左右方向设有台阶。前面部322b是从上面部322a经由棱线连续的部位。 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以与投影透镜313的后方焦点群对应地形成为朝向后方凹陷的圆弧状。另外,与上面部322a的台阶对应,在该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也形成台阶。 如图7所示,该圆弧状的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朝向前后方向沿与车辆用灯具300的光轴交叉的方向延伸。在与该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从朝向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金属部的上方的上面部 322a到朝向前方的前面部322b形成的棱线设为曲率半径0.1mm以上1.0mm的圆形状。此外,在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金属部的表面也可以设置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的内涂层及金属膜等。 在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下方设有OHS形成部328。OHS形成部238形成用于容易认识标识的OHS(Over Head Sign)配光图形。 OHS形成部328具备第一反射面328a和第二反射面328b。第一反射面328a为比第二反射面328b大的反射面。第一反射面328a及第二反射面328b设于比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更靠前方且下方。第一反射面328a设于比第二反射面328b更靠下方。第一反射面328a设于比第二反射面328b更靠前方。第二反射面328b从正面看,设于比通过半导体发光元件311的中心线更偏向侧方的位置。在图示的例中,第二反射面328b设于偏向右方的位置。 图11是表示车辆用灯具300形成的配光图形的图。图11是从灯具侧观察在车辆用灯具300的前方25m的地点垂直设置的假设的屏幕的图。 从半导体发光元件311射出且在反射镜312的主反射面312b反射的光,其一部分由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遮挡,并且,向投影透镜313入射。投影透镜313使该光朝向灯具前方照射,形成近光配光图形L。 从半导体发光元件311射出且由反射镜312的副反射面312c反射的光向第一反射面328a及第二反射面328b入射。第一反射面328a及第二反射面328b使该光朝向投影透镜313反射。投影透镜313使该光朝向灯具前方照射,形成OHS配光图形。 OHS形成部328向比车辆前方的水平线更上方照射光,形成OHS配光图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328a使光向比水平线更向上方2~4度的第一区域A1照射,第二反射面328b使光向水平线上的第二区域A2照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反射面328a和第二反射面328b分别离开设置的例,但是,也可以连续地形成第一反射面328a和第二反射面328b。 下面,使用图12及图13,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320的优选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使用了模具的支承部件320的成型方法。图12是表示参考例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的配置图。图13是优选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的配置图。 如本实施方式,复杂形状的支承部件320例如使用3个模具,通过模具 成型能够制作。如图12或图13所示,准备上下可移动的上模具401、上下可移动的下模具402、前后可移动的前模具403,形成成为支承部件320的形状的腔室404。 向腔室404注入溶融的金属,使金属冷却且凝固,打开模具,取出与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一体的支承部件320。这样,能够制作支承部件320。 或者,向腔室404内注入树脂中混入有粉末状的金属的混合物,通过该加热使树脂成分挥发,金属制的支承部件320凝固,打开模具,能够取出与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一体的支承部件320(金属粉末射出成型)。 但是,在通过多个模具形成腔室404时,如图13所示,优选使模具的分割线PL位于与形成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切断线转印部405不同的位置。如图12所示,使分割线PL位于切断线转印部405时,在得到的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容易产生毛刺。用于除去该毛刺的工序,生产效率降低。 一般而言,认为在以尖锐的形状形成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时,容易明确地形成配光中的水平切断线。于是,认为在设计用于得到灯罩部的模具时,如图12所示,使模具的分割线位于灯罩部。 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用金属一体地成型含有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支承部件320时,在模具彼此的间隙中容易进入含有溶融金属及金属粉末的树脂。因此,在由图12的模具获得的支承部件320中,分割线PL进入含有溶融金属及金属粉末的树脂,在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形成了毛刺。因此,产生去除在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产生的毛刺以及对去除的部位实施精研磨加工的必要工序。这样,如本实施方式,在一体成形含有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的支承部件320的情况下,本发明者注意到,生产性受设置模具的分割线PL的位置影响。 因此,如图13所示,优选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通过将与形成于一个模具的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对应的形状的切断线转印部405A进行转印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切断线转印部405A形成于上模具401A。即,上模具401A、下模具402A、前模具403A被配置为模具的分割线PL不位于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 根据使用了这种模具的制造方法,在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不生成毛刺。另外,根据图13的例,上模具401A和下模具402A的分割线PL位于不贡献配光的区域。因此,即使在无除去毛刺的情况下,不会对配光图形造成恶劣 影响。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切断线转印部405A用曲率半径0.1以上1.0mm以下的刃具雕刻形成。在转印模具的形状的情况下,与转印尖锐的形状相比,转印圆形状的一方更容易稳定地转印其形状。因此,转印水平切断线转印部405A的形状而形成的水平切断线形成部322具有曲率半径0.1mm以上1.0mm以下圆形状,能够制作形状精度精确的。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形成近光配光图形的车辆用灯具,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在形成具备暗部的配光图形的转向灯、雾灯、或车辆用标识灯等中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车辆用灯具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用灯具及其制造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即使搭载射出大量的光的半导体光源,明暗边界线的形状精度也难以降低。车辆用灯具(1)具有: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半导体光源(11)和搭载有半导体光源(11)的金属制的支承部件(20),在支承部件(20)上,遮挡从半导体发光元件(11)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灯罩部(21)与支承部件(20)一体地形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