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8407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8407A21申请号201410116671422申请日2014032661/805,15520130326US14/219,69020140319USH04N5/225200601H04N5/232200601G03B37/0020060171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县72发明人张瑞哲廖健宏郑志伟陈宏麟刘采欣吴东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史新宏54发明名称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为一种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装置。拍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定义全景影像。
2、所需的多个预选对焦位置;显示包含代表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的多个指针的一散布图;拍摄与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多个目标影像;根据该多个目标影像的拍摄状态而改变该多个指针的显示外观;以及根据该多个目标影像产生该全景影像。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8407ACN104168407A1/1页21一种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定义一全景影像所需的多个预选对焦位置;显示包含代表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的多个指针的一散布图;拍摄与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多个目标影像。
3、;根据该多个目标影像的拍摄状态而改变该多个指针的显示外观;以及根据该多个目标影像产生该全景影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中,根据该多个目标影像的拍摄状态而改变该多个指针的显示外观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当该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影像尚未被拍摄时,以具有一第一显示外观的指针提示;当该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影像已被拍摄时,以具有一第二显示外观的指针提示;以及当该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影像即将被拍摄时,以具有一第三显示外观的指针提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中该等指针的显示外观是依据一亮度参数、一透明度参数、一灰阶参数或一色调参数而改变。4一种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用于一电子装置,该拍摄。
4、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以一第一显示模式显示一预览画面;计算产生该全景影像所需的多个预选对焦位置,其中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是位于一三维空间;因应该电子装置的转动,显示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的其一于该预览画面中;以及当对准该其一预选对焦位置,使得该预览画面中显示一对应目标影像的区域从该第一显示模式改变为一第二显示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中,该第一显示模式提示该预选对焦位置的对应目标影像尚未被拍摄;以及该第二显示模式提示该预选对焦位置的对应目标影像已被拍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拍摄与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多个目标影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方法,其中拍摄与该多个预。
5、选对焦位置对应的多个目标影像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显示一对焦选取图案;以及当该其一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图案被该对焦选取图案框选时,显示一拍摄确认图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方法,其中拍摄与该多个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多个目标影像的步骤还包含以下步骤当该其一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图案被该对焦选取图案所框选时,该对焦选取图案及该目标图案从一等待模式转换为一主动模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方法,其中该对焦选取图案及该目标图案是因应该等待模式与该主动模式而改变一亮度参数、一透明度参数、一灰阶参数或一色调参数。权利要求书CN104168407A1/9页3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
6、一种拍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背景技术0002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拍照的需求,电子装置如手机、数字相机、平版计算机等,经常内建镜头与屏幕以提供拍摄功能。其中,部分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装置以下称为拍摄装置还进一步提供全景影像PANORAMA的拍摄功能。0003全景影像是一种拍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建立具有较大视野的影像。全景影像的产生方式为,将多张拍摄而得的原始影像RAWIMAGE暂存并进行拼接STITCHING后,共同制成具有较大尺寸的全景影像。0004请参照图1,其绘示拍摄装置在同一个水平面取得原始影像的俯视图。拍摄装置10通过镜头11取得外部环境的景象后,藉由屏幕未绘式显示。
7、相对应的预览画面PREVIEWIMAGE。0005在图1中,假设使用者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拍摄装置10,并依序在第一取景位置P1、第二取景位置P2、第三取景位置P3、第四取景位置P4、第五取景位置P5按下快门。这五张拍摄得出的原始影像彼此相邻,并且有部分区域彼此重迭。经过拼接后,这五张原始影像可用以产生全景影像。0006全景影像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原始影像彼此间的相关程度、原始影像的张数等因素。使用越多张原始影像,固然能提升拼接产生的全景影像的效果。但是,原始影像的数量越多,代表使用者必须进行更多次的拍摄,连带使拼接全景影像时的复杂度增加。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一种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
8、包含以下步骤定义一全景影像所需的多个预选对焦位置;显示包含代表该等预选对焦位置的多个指针的一散布图;拍摄与该等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多个目标影像;根据该等目标影像的拍摄状态而改变该等指针的显示外观;以及,根据该等目标影像产生该全景影像。0008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一种全景影像的拍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拍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以一第一显示模式显示一预览画面;计算产生该全景影像所需的多个预选对焦位置,其中该等预选对焦位置是位于一三维空间;因应该电子装置的转动,显示该等预选对焦位置的其一于该预览画面中;以及当对准该其一预选对焦位置,使得该预览画面中显示一对应目标影像的区域从该第一显示模式改变为一第二。
9、显示模式。0009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0图1为拍摄装置在同一个水平面取景的俯视图。说明书CN104168407A2/9页40011图2为拍摄装置在立体空间取景的示意图。0012图3为根据实施例而产生全景影像的流程图。0013图4A为拍摄装置截取初始影像的示意图。0014图4B为拍摄装置拍摄初始影像后,屏幕呈现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0015图5A为拍摄装置的镜头朝向中心纬线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示意图。0016图5B为拍摄装置的镜头朝向上方纬线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示意图。0017图5C为拍摄装置的镜头朝向下方纬线的预选。
10、对焦位置的示意图。0018图6为进一步说明散布图与预选对焦位置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0019图7A为假设拍摄装置以一圆柱范围产生全景影像。0020图7B为代表图7A所示的预选对焦位置的散布图。0021图8A为于拍摄装置的预览画面中,以一第一显示模式代表尚未拍摄的影像范围的示意图。0022图8B为拍摄装置以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预览画面的示意图。0023图8C为寻找另一预选对焦位置的过程中,拍摄装置的预览画面的示意图。0024图9为拍摄装置的方块图。0025图10为根据全景影像显示虚拟影像的流程图。0026图11为于屏幕显示虚拟影像的示意图。0027图12为利用雷达图显示一视角的示意图。0。
11、028图13为利用雷达图显示另一视角的示意图。0029图14为选取整个虚拟影像作为选取影像的示意图。0030图15为选取部分的虚拟影像作为选取影像的示意图。0031标号说明0032拍摄装置10、20、50镜头11、3050033屏幕301对焦选取图案310034左侧部分31A右侧部分31B0035拍摄确认图案37提示符号3710036散布图35目标图案330037控制单元303姿态感测单元3070038重设提示图案45视角图式460039灰阶扇形27选取框491、4920040虚拟影像60具体实施方式0041为便于说明,以下将用于拼接全景影像的原始影像进一步区分为初始影像INITIALPHOT。
12、OGRAPH与目标影像TARGETPHOTOGRAPH。其中,初始影像代表第一张拍摄得出的原始影像,而目标影像代表产生全景影像所需的其余的原始影像。0042此处将拍摄装置拍摄全景影像时,根据全景影像算法估算得出之,与所需拍摄的目标影像对应的拍摄位置,称为预选对焦位置。简言之,与初始影像相对应的初始位置INITIALPOSITION是由使用者决定,与目标影像相对应的预选对焦位置则由全景影像算说明书CN104168407A3/9页5法估算得出。004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指引使用者快速的拍摄目标影像。以下的实施例说明,如何藉由多种提示图案PROMPTPATTERNS,加速全景影像的拍摄与。
13、全景影像的显示。这些提示图案通过图形化使用者界面GRAPHICUSERINTERFACE,简称为GUI显示,用于协助使用者操作拍摄装置。0044例如,一种提示图案的类型为,目标图案TARGETPATTERNS。目标图案在屏幕上的位置用于代表预选对焦位置PREDENEDTARGETPOSITIONS。据此,当拍摄装置对准由提示图案代表的预选对焦位置时,拍摄装置就可快速地拍摄得出目标影像。除了目标图案外,拍摄装置亦提供其它类型的提示图案。以下实施例所述的提示图案的外观与位置为举例,实际应用并不以此为限。0045请参照图2,其绘示在立体空间拍摄全景影像的取景位置PHOTOGRAPHINGTARGET。
14、的示意图。此图式以X轴、Y轴、Z轴代表立体空间的三个方向,并以拍摄装置20的位置作为立体空间的中心点X,Y,Z0,0,0。一般说来,在拍摄全景影像的过程中,拍摄装置20并不会移动。但是,拍摄装置20会在中心点绕着X轴、Y轴、Z轴的一者而转动。0046此图式将拍摄装置20所在的水平面定义为XY平面;并且,假设拍摄装置20在初始位置时,机身垂直于水平面。此外,图2以多条虚线代表与XY平面平行的纬线;以及,以多条实线代表与XY平面垂直的经线。0047首先假设拍摄装置20维持与水平面垂直。其后,当拍摄装置20绕着Z轴转动时,同步拍摄位于中心纬线LC的取景位置,并拍摄得出对应的目标影像。0048当拍摄装。
15、置20的摆置姿态被改变时,拍摄装置20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倾斜角度也随着改变。连带的,拍摄装置20拍摄的目标影像将对应于上方纬线LU与下方纬线LD的取景位置。0049简言之,为了拍摄目标影像,拍摄装置20需要自球体表面选择多条纬线上的多个取景位置。其中,与其它纬线相较时,中心纬线LC的长度较长,因此在中心纬线LC上的取景位置的数量,也较上方纬线LU与下方纬线LD的取景位置的数量更多。0050根据全景影像算法而拼接初始影像与所有的目标影像后,将产生一球状的全景影像。使用者观看此球状的全景影像时,有如置身于图2的球体的中心,观看贴附于球体表面上的全景影像。0051请参见图3,其是根据实施例而产生全。
16、景影像的流程图。当拍摄装置20利用镜头取景时,屏幕将显示与外部景观相对应的预览画面PREVIEWIMAGE步骤S311。当使用者移动或转动拍摄装置20时,预览画面所显示的内容也随着改变。若使用者确认要进行拍摄,便利用拍摄装置20拍摄初始影像步骤S313。0052于拍摄初始影像后,拍摄装置20根据全景影像算法而估测与目标影像对应的取景位置步骤S315。此处将估测得出的取景位置称为预选对焦位置PREDENEDTARGETPOSITION,以CP表示。在步骤S315中,全景影像算法将根据初始影像的复杂度COMPLEXITY、拍摄角度CAPTURINGANGLE、视角VIEWINGANGLE等参数,计。
17、算并估计所需的预选对焦位置的数量与位置。其后,拍摄装置20将对应拍摄目标影像步骤S317。0053接着,判断全景影像的拍摄过程是否完成步骤S318。若否,拍摄装置20将持续拍摄剩余的目标影像。若是,拍摄装置将初始影像与目标影像加以拼接产生全景影像步说明书CN104168407A4/9页6骤S319。0054实际应用时,步骤S318成立与否的判断,并不需要被限定为全部的目标影像均已被拍摄。例如,若使用者在拍摄了部分的目标影像后,想要中断全景影像的拍摄过程,亦可视为步骤S318成立。0055请参见图4A,其是拍摄装置截取初始影像的示意图。除了初始影像外,屏幕301还显示一组对焦选取图案31,以及一。
18、拍摄确认图案CONRMATIONPATTERN37。对焦选取图案31代表镜头的对焦位置FOCALPOSITION,且通常位于预览画面的中心。在图4A中,对焦选取图案31包含一左侧部分31A与一右侧部分31B。再者,拍摄确认图案37代表拍摄条件是否符合。0056拍摄条件符合时,拍摄装置20将持续拍摄目标影像。需留意的是,目标影像的拍摄过程,可能是由使用者手动拍摄,或者由拍摄装置进行自动拍摄。在此实施例中,拍摄确认图案37是通过提示符号PROMPTSYMBOL371的显示,代表是否持续进行拍摄。0057在拍摄初始影像前,拍摄确认图案37的提示符号371维持显示为可以拍摄例如,图4A的提示符号371。
19、显示为勾勾。在初始影像拍摄后,拍摄确认图案37的提示符号371持续显示为不可拍摄例如,图4B的提示符号371显示为叉号,直到目标影像的拍摄条件符合为止。在此实施例中,每一个预选对焦位置均对应于一个目标图案33。当对焦选取图案31框选住与未被拍摄的预选对焦位置相对应的目标图案33时,视为拍摄条件符合。此时,拍摄装置20将对应拍摄一目标影像。0058在此实施例中,拍摄确认图案37利用提示符号371代表拍摄条件的符合与否。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则可通过拍摄确认图案37的显示,代表拍摄条件成立,反之亦然。当拍摄条件成立时,可通过手动拍摄或自动拍摄得出目标影像。0059请参见图4B,其是拍摄装置拍摄初始影像。
20、后,屏幕呈现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与图4A相较,此处的提示图案进一步包含一散布图NAVIGATOR35。散布图35用于显示与初始位置相对应的多个预选对焦位置。0060当拍摄装置20的摆置姿态改变时,预览画面显示的景色也将对应改变。连带的,目标图案33在预览画面内的位置也将改变。另一方面,对焦选取图案31仍位于屏幕301的中心位置,对焦选取图案31的位置并不会因预览画面的内容改变而改变。0061因此,根据目标影像可否被拍摄,对焦选取图案31与目标图案33间的相对位置可能包含两种类型。0062对焦选取图案31与目标图案33间的一种相对位置为,目标图案33被对焦选取图案31所框选。此时,拍摄条件成立。
21、,拍摄装置20将拍摄目标影像。在此种情况下,以主动模式ACTIVEMODE显示对焦选取图案31与目标图案33。0063对焦选取图案31与目标图案33间的另一种相对位置为,目标图案33并未被对焦选取图案31所涵盖。此时,拍摄条件并未成立,因此以等待模式STANDBYMODE显示对焦取图案31及目标图案33。0064因应在主动模式或等待模式间的转换,对焦取图案31及目标图案33的亮度参数、透明度参数、灰阶参数或色调参数,亦可相对应地改变。0065在此实施例中,于屏幕301的左上方显示代表预选对焦位置的分布情形的散布图35。散布图35内的每一个指标INDICATION代表一个预选对焦位置,因此,指针。
22、的数量与说明书CN104168407A5/9页7预选对焦位置的数量相等。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指标。0066请参见图5A,其是拍摄装置的镜头朝向中心纬线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示意图。假设在中心纬线LC上,第一预选对焦位置P1对应于Y轴的正方向;第二预选对焦位置P2对应于X轴的正方向;第三预选对焦位置对应于Y轴的负方向;以及,第四预选对焦位置P4对应于X轴的负方向。0067请参见图5B,其是拍摄装置的镜头朝向上方纬线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示意图。当拍摄装置20用于拍摄上方纬线LU对应的预选对焦位置时,拍摄装置20与水平面即,XY平面间间有一夹角。图5B假设在上方纬线LU上,选取第五预选对焦位置P5与第六预选对焦位。
23、置P6。0068请参见图5C,其是拍摄装置的镜头朝向下方纬线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示意图。当拍摄装置20用于拍摄下方纬线LD对应的预选对焦位置时,拍摄装置与水平面即,XY平面间有一夹角。图5C假设在下方纬线LU上,选取第七预选对焦位置P7与第八预选对焦位置P8。0069请参见图6,其是进一步说明散布图与预选对焦位置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假设散布图35包含三列指标CP1、CP2、CP3、CP4、CP5、CP6、CP7、CP8,各个指标分别对应于一预选对焦位置。此外,散布图35中的各个指标CP1、CP2、CP3、CP4、CP5、CP6、CP7、CP8彼此间的相对位置,亦对应于预选对焦位置彼此间的相对。
24、位置。0070散布图35的第一列所包含的第五指标CP5与第六指标CP6,用于代表图5B所示的第五预选对焦位置CP5、第六预选对焦位置CP6。散布图35的第二列所包含的第一指标CP1、第二指标CP2、第三指标CP3、第四指标CP4,用于代表图5A所示的第一预选对焦位置CP1、第二预选对焦位置CP2、第三预选对焦位置CP3、第四预选对焦位置CP4。散布图35的第三列所包含的第七指标CP7、第八指标CP8,用于代表图5C所示的第七预选对焦位置CP7、第八预选对焦位置CP8。0071在散布图35中,以位于散布图35的中心的指标CP3对应于与初始影像对应的预选对焦位置,其余的指针则对应于其它的预选对焦位。
25、置。散布图35内的指针以三种状态显示,这三种状态分别代表与其对应的目标影像为已被拍摄、将被拍摄或未被拍摄。0072若与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影像尚未被拍摄时,以第一显示外观提示与该目标影像相对应的指针。若预选对焦位置的对应目标影像已经被拍摄时,以第二显示外观提示与该目标影像相对应的指针。若预选对焦位置的对应目标影像即将被拍摄时,以第三显示外观提示与该目标影像相对应的指针。0073例如,在图6中,针对已经被选取并拍摄过相对应的原始影像的预选对焦位置CP3、CP6,以点状底纹标示与其对应的指标CP3、CP6;针对尚未被拍摄过的预选对焦位置CP1、CP4、CP5、CP7、CP8,以斜纹方向的底纹标示。
26、与其对应的指标CP1、CP4、CP5、CP7、CP8;针对被对焦选取图案31框选,代表即将被拍摄的预选对焦位置CP2,以较暗的底纹标示与其对应的指标CP2。0074实际应用时,指针的显示外观可能通过亮度参数、透明度参数、灰阶参数、或色调参数等的改变而变化。0075再者,屏幕301还可以在预览画面上显示多个与预选对焦位置对应的目标图案33。在图6中,对焦选取图案31框选的虽然是第二预选对焦位置的目标图案33,但是与其说明书CN104168407A6/9页8相邻的其它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目标图案33同样显示于屏幕301中。当使用者拍摄与第二预选对焦位置的目标图案33对应的影像后,可以参酌屏幕301所显。
27、示的相邻的目标图案33,并决定是否继续拍摄。此外,屏幕301也可以通过网格线GRID的显示,提示各目标图案33所代表的预选对焦位置的相对位置。0076如前所述,藉由提示图案包含对焦选取图案31、目标图案33、拍摄确认图案37,本发明的拍摄装置20可快速拍摄得出球体空间的全景影像。采用此做法时,拍摄装置20仅于预选对焦位置确实被对焦时,才进行目标影像的拍摄。因此,能确保全景影像的拍摄质量。0077藉由提示图案的显示,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而决定拍摄目标影像的顺序。需留意的是,本发明的应用并不以拍摄球体空间的全景影像为限。0078请参见图7A,其是假设拍摄装置以一圆柱范围产生全景影像。在此圆柱范围中。
28、,假设拍摄装置50所拍摄的影像对应于五条纬线LU2、LU1、LC、LD1、LD2上的数个预选对焦位置。在圆柱范围内,各纬线的长度相等。因此,可假设各个纬线上的预选对焦位置的数量相等。0079请参见图7B,其是代表图7A所示的预选对焦位置的散布图。此处在各纬线LU2、LU1、LC、LD1、LD2分别选取四个预选对焦位置。因此,由上而下的五列指标分别对应于图7A中的第二上方纬线LU2、第一上方纬线LU1、中心纬线LC、第一下方纬线LD1、第二下方纬线LD2的四个预选对焦位置。同样的,散布图35内的指针,其显示外观可根据所对应的预选对焦位置为未被拍摄、已被拍摄、即将被拍摄的状态而改变。0080综上所。
29、述,散布图35让使用者更清楚地知道各个预选对焦位置是否已经被选取。使用者也可以由散布图35看出还有哪些预选对焦位置尚未被选取。是故,全景影像的拍摄过程将更有效率。0081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定义两种显示模式。预览画面内的区域,会根据是否包含已拍摄的目标影像而采用不同的显示模式。当预览画面的区域并未包含已被拍摄的目标影像时,以一第一显示模式显示该预览画面的区域。反之,则于预览画面的区内中,以一第二显示模式显示已被拍摄的目标影像的区域。0082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所采用的显示参数,可被设定为不同的数值。例如,以下的实施例假设第一显示模式对应于一第一透明度,以及第二显示模式对应于一第二透明度。。
30、0083请参见图8A,其是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预览画面的示意图。在图8A中,与第二预选对焦位置CP2对应的目标影像尚未被拍摄。因此,预览画面是以第一透明度显示。0084请参见图8B,其是拍摄装置以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预览画面的示意图。此处与第二预选对焦位置CP2对应的目标影像已经被拍摄,因此在预览画面中,与第二预选对焦位置相对应的目标影像的区域以第二透明度显示。至于,在预览画面中,非与第二预选对焦位置相对应的目标影像的其余区域,仍维持以第一透明度表示。0085若预选对焦位置位于一球面时,在预览画面中的已拍摄的目标影像即,以第二透明度显示的区域的左右两个侧边为弧线。再者,若被选取的预选对。
31、焦位置位于上方纬线,则相对应的目标影像的上缘长度会略小于下缘长度。或者,若被选取的预选对焦位置位于下方纬线,则相对应的目标影像的上缘长度会略大于下缘长度。说明书CN104168407A7/9页90086请参见图8C,其是于寻找另一个预选对焦位置的过程中,拍摄装置的预览画面的示意图。图8C假设使用者在拍摄完与第二预选对焦位置CP2对应的目标影像后,使用者通过拍摄装置20的转动而找寻其它的目标图案33。即,与第一预选对焦位置CP1对应的目标图案33。0087由此图式可以看出,随着拍摄装置20的转动,具有第二透明度的区域,其轮廓也会同时改变。例如,通过图8B与图8C的比较可以看出,当拍摄装置20朝右。
32、转动时,具有第二透明度的区域如何改变。在图8B中,具有第二透明度的区域,其左右两侧边的长度实质相等。但是,在图8C中,具有第二透明度的区域的左侧较右侧长。再者,在图8C中,具有第二透明度的区域的上缘与下缘均呈现弯曲。0088承上,采用此种拍摄方法时,预览画面所显示的具有第一透明度的区域逐渐减少,且具有第二透明度的区域逐渐增加。当使用者完成完所有目标影像的拍摄后,预览画面将维持以第二透明度显示。0089请参见图9,其是拍摄装置的方块图。拍摄装置20包含屏幕301、控制单元303、姿态感测单元307、镜头305。控制单元303电连接于其它三者。姿态感测单元307用于感测拍摄装置20被摆置的姿态。姿。
33、态感测单元307可为陀螺仪GYROSCOPE。0090拍摄装置20的操作包含两个阶段拍摄阶段PHOTOGRAPHINGSTAGE与显示阶段DISPLAYINGSTAGE。于显示阶段中,使用者利用屏幕301观看球状全景影像时,视觉上的感觉就像相当于置身于球体的中心,观看在球体表面贴附的的全景影像。除了前述于拍摄阶段所提供的提示图案外,本发明亦于显示全景影像时,搭配提示图案的使用。0091受限于屏幕301为二维的缘故,拍摄装置20无法直接使用屏幕301呈现具有立体感的全景影像。因此,通过屏幕301显示的,其实是将全景影像透视投射后产生的虚拟影像VIRTUALIMAGE。其中,透视投射的方式可采用球。
34、体透视投影法SPHERICALPERSPECTIVEPROJECTION、或柱体透视投影法CYLINDRICALPERSPECTIVEPROJECTION。009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屏幕301所显示的全景影像,会根据拍摄装置20的摆置姿态及/或使用者的操作例如一重设RESUME操作、一缩放操作或一旋转操作而调整。连带的,屏幕301所显示的提示图案与画面内容也将改变。0093请参见图10,其是根据全景影像显示虚拟影像范围的流程示意图。首先,提供全景影像步骤S321。接着,感测使用者是否对拍摄装置20进行各种操作,并据以产生操作信号OPERATIONSIGNAL步骤S323。根据操作信号而计算或。
35、估算得出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代表使用者观看全景影像时,在球体柱体空间中,使用者的视线所朝向的位置。之后,根据目标位置而对全景影像进行透视投射步骤S325,以及显示虚拟影像步骤S327。0094请参见图11,其是显示虚拟影像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屏幕301亦显示重设提示图案45与视角图式46。以下以雷达图作为视角图式46的举例。使用者选取重设提式图案45时,屏幕301所显示的虚拟影像将以一预设位置为基准。其中,预设位置可以是与初始影像对应的初始位置,或由使用者根据个人喜好而设定。0095请参见图12,其是利用雷达图显示一视角的示意图。其中,以灰阶扇形27代表在虚拟影像中,预设位置与目标位置间的视。
36、角。通过与全景影像相对应的全视角的视角图式,使用者可以更全面的方式,掌握其操作对于虚拟影像的影响。当然,视角图式并不限定为雷达图。例如,圆饼图或其它类型的图标也可作为视角图式。说明书CN104168407A8/9页100096此处假设,雷达图的水平方向对应于全景影像的X轴方向、雷达图的垂直方向对应于全景影像的Y方向。其中,雷达图的右侧代表全景影像的X轴的正方向、雷达图的左侧代表全景影像的X轴的负方向。雷达图的上方代表全景影像的Y轴的正方向、雷达图的下方代表全景影像的Y轴的负方向。0097再者,雷达图中的同心圆大小,代表目标位置与Z轴的距离。例如当灰阶扇形的弧线位于较小的同心圆时,代表目标位置距。
37、离球心的距离较近。0098请参见图13,其是利用雷达图显示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在图12中,灰阶扇形的弧线朝上;在图13中,灰阶扇形的弧线朝下。由于灰阶扇形的弧线在图12与图13中彼此反向,代表图12与图13的目标位置彼此相反。0099使用者在观看虚拟影像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操作。使用者可进行缩放操作、旋转操作、回复操作等。拍摄装置可通过具有触控功能的屏幕301,或是通过姿态感测单元307感测到使用者的操作,并对应产生一操作信号。随着操作信号的产生,目标位置亦将改变。0100当屏幕301感测使用者进行缩放操作时,屏幕301将对应产生缩放操作信号。控制单元303据以得到一成像距离后,根据成像距离而。
38、更新目标位置。0101旋转操作被感测到时,姿态感测单元307或屏幕301将对应产生旋转操作信号。旋转操作的产生原因可能是,拍摄装置20本身的摆置姿态因为使用者的握持而产生旋转。或者,旋转操作的另一种产生原因可能是,因应屏幕301上的触控轨迹所导致。经由姿态感测单元307或屏幕301,控制单元303对应得出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之后,控制单元303将跟据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而更新目标位置。0102回复操作可通过屏幕301感测得出。当回复操作信号被感测到时,控制单元303将使用者的视线所朝向的目标位置,由当前位置回复至预设位置。接着投影产生预设虚拟影像。预设位置可以是与XY平面垂直的一目标位置,或是由。
39、使用者预先选定的预设目标位置。0103其后,控制单元303再根据更新后的目标位置,控制屏幕301所显示的虚拟影像。因此,拍摄装置20所显示的虚拟影像,可动态的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而调整。0104再者,拍摄装置20还可针对虚拟影像的全部或局部范围进行拍摄。请参见图14,其是选取整个虚拟影像的示意图。图14所示的虚拟影像60包含房子与树木。使用者可利用拖曳的方式,经由选取框491而选择虚拟影像60的边界。其中,将选取框491所涵盖的范围,定义为选取影像SELECTEDIMAGE。0105请参见图15,其是选取部分的虚拟影像作为选取影像的示意图。此图式说明,选取影像是以图14的虚拟影像60为基础,只利用。
40、选取框492选择其中的一个小区域。例如图15所示的选取框,只选择房子而未选择树木作为选取影像。0106选取框492的轮廓并不需要被限定。例如,使用者可以在虚拟影像60上,任意的圈选偏好的范围。其后,被选取范围内地影像选取影像将用于显示或被储存0107根据图14、图15所述的撷取方法,使用者可以在虚拟影像60中,选择希望拍摄的部分当作选取影像。其中,选取影像的尺寸小于或等于虚拟影像。0108据此,使用者可进一步在全景影像中,对个人喜好的虚拟影像进行快照SNAPSHOT。因此,即使使用者在拍摄时,受限于拍摄环境的限制未能选择理想的角度,仍说明书CN104168407A109/9页11能在事后在全景。
41、影像内,任意选择拍摄角度与拍摄位置而撷取合适的选择影像。0109承上,于初始影像拍摄后,拍摄装置20将自动显示相对应的提示图案例如,目标图案33、散布图35与标记等。依循提示图案,使用者可轻易拍摄合适的目标影像。0110于显示全景影像时,视角图式让使用者以更全面的方式观看全景影像。再者,在显示虚拟影像时,拍摄装置20还提供虚拟影像的撷取功能。是故,拍摄装置20所提供的全景影像拍摄方法、显示方法、影像撷取方法能让使用者更容易操作。0111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2、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说明书CN104168407A111/12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22/12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33/12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44/12页15图4A图4B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55/12页16图5A图5B图5C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66/12页17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77/12页18图7A图7B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88/12页19图8A图8B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199/12页20图9图8C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2010/12页21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2111/12页22图11图12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2212/12页23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168407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