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供给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77805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76599.8

申请日:

2014.12.15

公开号:

CN104485801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53/00申请公布日:201504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53/00申请日:2014121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3/00

主分类号:

H02K53/00

申请人:

陆晓岭

发明人:

陆晓岭

地址:

201600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274弄2号西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代理人:

何葆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其包括: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至少两组传动机构及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本发明通过将电能与机械能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无需依赖外界能源的动力供给,而且结构简单,清洁环保,适用范围广泛,运用灵活,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实现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至少两组传动机 构及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动 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 组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 动力供给输出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往复螺杆和 活灵组件,所述的活灵组件套设在往复螺杆上,且所述活灵组件由活灵和活灵套组成,在 所述活灵的一个外端面上设有活灵单向齿,在与设有活灵单向齿的活灵端面相对应的活灵 套的内端面上设有与活灵单向齿能形成啮合适配关系的活灵套单向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 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且所述推杆与活灵套固定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 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每组传动机构中的活灵组件均与一加力杆的一端转动连 接,所述加力杆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动力发生 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力杆与加力杆固定座间转动连接。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 上均设有传动齿轮,相邻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轮间形成啮合适配关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和两个 均由链轮与棘轮装配成的飞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组传动机构中的一飞轮上固 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组传动机构中的两个飞轮均 装配在相对应的两根输出轴上,且其中的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 过皮带轮组与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另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 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为液压装置 或气压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油泵和油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 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气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气泵 和气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气缸的输出轴相 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的蓄电池、 动力发生装置、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均集成在固定座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动力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属于清洁能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 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为重要,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依赖于能源的大量消费,日益剧 增的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生 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化石能源的耗用,大力 开发利用清洁、干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了保证大规模的能源供应,当前世界各国 已在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技术,但 无论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还是核聚变能,均仍然需要依赖外界能 源的供给,因此依然存在各种应用局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无需依赖外界能源的动力供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包括: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至少两组传动机构及发电机,所 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 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 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往复螺杆和活灵组件,所述的活灵 组件套设在往复螺杆上,且所述活灵组件由活灵和活灵套组成,在所述活灵的一个外端面 上设有活灵单向齿,在与设有活灵单向齿的活灵端面相对应的活灵套的内端面上设有与活 灵单向齿能形成啮合适配关系的活灵套单向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 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与活灵套固 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 承固定连接,每组传动机构中的活灵组件均与一加力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加力杆的另 一端与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 接,且所述加力杆与加力杆固定座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上均设有传动齿轮,相邻两 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轮间形成啮合适配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和两个均由链轮与棘轮装配 成的飞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每组传动机构中的一飞轮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 推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有组传动机构中的两个飞轮均装配在相对应的两根 输出轴上,且其中的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与发电机 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另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本发明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可为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电动机、 油泵和油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油缸的输出 轴相连接;所述的气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气泵和气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 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的蓄电池、动 力发生装置、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均集成在固定座上。
本发明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由蓄电池启动动力发生装置,使动力发生装置带动传动机构工作,其中一组传动机 构的输出动能通过皮带轮组传给发电机,由发电机将接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蓄电 池,以保证动力发生装置的循环工作;将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 即可实现动力供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性进步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动力供给装置,通过将电能与机械能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无需依赖 外界能源的动力供给,而且结构简单,清洁环保,适用范围广泛,运用灵活,成本低,易 于工业化实现等诸多优点,具有显著性进步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动力供给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活灵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提供的另一种动力供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提供的动力供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2、动力发生装置;21、电动机;22、油泵/气泵;23、油缸/气缸; 24、油缸/气缸的输出轴;25、油缸/气缸的固定板;3、传动机构;31、往复螺杆;32、活 灵组件;321、活灵;3211、活灵单向齿;322、活灵套;3221、活灵套单向齿;33、推杆; 34、加力杆;341、力杆固定座;342、连接杆;35、传动齿轮;36、链条;37、飞轮;371、 链轮;372、棘轮;373、主动飞轮;374、从动飞轮;38、推动杆;39、输出轴;391、主 动轮输出轴;392、从动轮输出轴;4、发电机;5、皮带轮组;6、动力供给输出端;7、固 定座;8、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包括:蓄电池1、动力发生 装置2、至少两组传动机构3(图中只示出了2组)及发电机4,所述蓄电池1的输出端与 动力发生装置2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3均与动力发生装置2的输出端相连接, 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5传动连接,所述发电 机4的输出端与蓄电池1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组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6。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传动机构3包括往复螺杆31和活灵组件32,所述的活灵组件32套设在往复螺 杆31上。往复螺杆31的一端均与一推杆33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3的另一端与 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本实施例中为油缸/气缸的输出轴)24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灵组件32由活灵321和活灵套322组成,在所述活灵321的一个外端面上设 有活灵单向齿3211,在与设有活灵单向齿3211的活灵321端面相对应的活灵套322的内端 面上设有与活灵单向齿3211能形成啮合适配关系的活灵套单向齿3221(详见图4所示), 以保证在推动时活灵单向齿3211与活灵套单向齿3221间能分与合,保证往复螺杆31只做 单向转动;若选用滚珠活灵会更好,可以减少磨擦力增加输出动力。活灵套322与推杆33 固定连接。
每组传动机构3中的往复螺杆31上均设有传动齿轮35,相邻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 轮35间形成啮合适配关系,以将各组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动力供给输出端6;传动机构3的 组数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计。
本实施例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2可为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所述的液压/气压装置包括 电动机21、油泵/气泵22、油缸/气缸23,所述蓄电池1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21电连接, 每组传动机构3均与油缸/气缸的输出轴24相连接,所述的油缸/气缸23固定在油缸/气缸 的固定板25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还包括固定座7,所述的蓄电池1、动力发生装置2、传 动机构3及发电机4均集成在固定座7上,以形成一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
本实施例的动力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由蓄电池1启动电动机21,使油泵/气泵22带动油缸/气缸23工作,通过油缸/气缸 23的工作带动推杆33的运动,从而推动活灵组件32运动,使往复螺杆31产生单向转动; 将其中一组的往复螺杆3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组5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可使该 往复螺杆31产生的动能传输给发电机4,由发电机4将接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蓄 电池1,以保证动力发生装置的循环工作;使其余往复螺杆31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齿轮35 传输给动力供给输出端6,再使给动力供给输出端6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即可实现动力 供给;例如:若与发电机相连接,可产生新的电能予以供电设备使用。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3包括往复螺 杆31和活灵组件32,所述的活灵组件32套设在往复螺杆31上。往复螺杆31的一端均与 一推杆33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3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本实施例 中为油缸/气缸的输出轴)24固定连接。所述的活灵组件32均与一加力杆34的一端转动连 接,所述加力杆34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342转动连接,所述推杆33和连接杆342的另一 端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本实施例中为油缸/气缸的输出轴)24固定连接,且所述加 力杆34与加力杆固定座341间转动连接。通过杠杆原理,增加活灵组件对往复螺杆31的 推力,以增加输出功率。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包括:蓄电池1、动力发生装 置2、至少两组传动机构3(图中只示出了3组)及发电机4,所述蓄电池1的输出端与动 力发生装置2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3均与动力发生装置2的输出端相连接,且 其中一组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5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4 的输出端与蓄电池1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组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6。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传动机构3包括链条36和两个均由链轮371与棘轮372装配成的飞轮37,以实 现单向转动。在每组传动机构3中,主动飞轮373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8,所述推动杆38 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本实施例中为油缸/气缸的输出轴)24转动连接。所有 组传动机构3中的主动飞轮373均装配在同一根主动轮输出轴391上,所有组传动机构3 中的从动飞轮374均装配在同一根从动轮输出轴392上,且主动轮输出轴391的一端与轴 承座8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5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从动轮输出轴392 的一端与轴承座轴8连接,另一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6。
本实施例的动力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由蓄电池1启动电动机21,使油泵/气泵22带动油缸/气缸23工作,通过油缸/气缸 23推动推动杆38,使主动飞轮373产生转动,并通过链条36带动从动飞轮374产生转动, 从而使主动轮输出轴391和从动轮输出轴392发生单向转动,使主动轮输出轴391将产生 的动能通过皮带轮组5传递给发电机4,由发电机4将接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蓄电 池1,以保证动力发生装置的循环工作;使从动轮输出轴392的输出端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 接,即可实现动力供给。
作为改进方案,可将本实施例中的主动轮输出轴391的输出端作为动力供给输出端6, 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使从动轮输出轴392的输出端与发电机4传动连接。
另外,若在本发明的蓄电池1与电动机21之间串接一个逆变器,可实现电动机21的 工作电压为220V~380V,以满足各种应用环境要求。
本发明中的油缸/气缸23需能来回带压力工作,且油缸/气缸23的推出速度要小于回来 速度,以保证传动机构能循环不断的工作。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内容只用于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 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力供给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76599.8(22)申请日 2014.12.15H02K 53/00(2006.01)(71)申请人 陆晓岭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 274 弄2号西2室(72)发明人 陆晓岭(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1258代理人 何葆芳(54) 发明名称一种动力供给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其包括 :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至少两组传动机构及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

2、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本发明通过将电能与机械能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无需依赖外界能源的动力供给,而且结构简单,清洁环保,适用范围广泛,运用灵活,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实现等诸多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8580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CN 104485801 A1/1 页21.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至少两。

3、组传动机构及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往复螺杆和活灵组件,所述的活灵组件套设在往复螺杆上,且所述活灵组件由活灵和活灵套组成,在所述活灵的一个外端面上设有活灵单向齿,在与设有活灵单向齿的活灵端面相对应的活灵套的内端面上设有与活灵单向齿能形成啮合适配关系的活灵套单向齿。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

4、其特征在于 :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与活灵套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每组传动机构中的活灵组件均与一加力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加力杆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力杆与加力杆固定座间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上均设有传动齿轮,相邻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轮间形成啮合适配关系。6。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和两个均由链轮与棘轮装配成的飞轮。7.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每组传动机构中的一飞轮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转动连接。8.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有组传动机构中的两个飞轮均装配在相对应的两根输出轴上,且其中的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与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另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9.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为液压装置或气。

6、压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油泵和油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的气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气泵和气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1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的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均集成在固定座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85801 A1/4 页3一种动力供给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属于清洁能源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社会、经济发。

7、展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为重要,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依赖于能源的大量消费,日益剧增的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生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化石能源的耗用,大力开发利用清洁、干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了保证大规模的能源供应,当前世界各国已在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技术,但无论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还是核聚变能,均仍然需要依赖外界能源的供给,因此依然存在各种应用局限。发明内容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8、结构简单、无需依赖外界能源的动力供给装置。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包括 :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至少两组传动机构及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往复螺杆和活灵组件,所述的活灵组件套设在往复螺杆上,且所述活灵组件由活灵和活灵套组成,在所述活灵的一个外端面上设有活灵单向。

9、齿,在与设有活灵单向齿的活灵端面相对应的活灵套的内端面上设有与活灵单向齿能形成啮合适配关系的活灵套单向齿。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与活灵套固定连接。0008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每组传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的一端均与一推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每组传动机构中的活灵组件均与一加力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加力杆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力杆与加力杆固定座间转动连接。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传。

10、动机构中的往复螺杆上均设有传动齿轮,相邻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轮间形成啮合适配关系。001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和两个均由链轮与棘轮说 明 书CN 104485801 A2/4 页4装配成的飞轮。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每组传动机构中的一飞轮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转动连接。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有组传动机构中的两个飞轮均装配在相对应的两根输出轴上,且其中的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与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另一根输出轴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11、0013 本发明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可为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油泵和油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的气压装置包括电动机、气泵和气缸,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均与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的蓄电池、动力发生装置、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均集成在固定座上。0015 本发明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6 先由蓄电池启动动力发生装置,使动力发生装置带动传动机构工作,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出动能通过皮带轮组传给发电机,由发电机将。

12、接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蓄电池,以保证动力发生装置的循环工作 ;将其余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即可实现动力供给。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性进步和有益效果 :0018 本发明提供的动力供给装置,通过将电能与机械能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无需依赖外界能源的动力供给,而且结构简单,清洁环保,适用范围广泛,运用灵活,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实现等诸多优点,具有显著性进步和深远的社会意义。附图说明0019 图 1 为实施例 1 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实施例 1 提供的动力供给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3 为图 1 中的局。

13、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4 为实施例 1 提供的活灵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5 为实施例 2 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6 为实施例 3 提供的另一种动力供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7 为实施例 3 提供的动力供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26 图中 :1、蓄电池 ;2、动力发生装置 ;2 、电动机 ;2、油泵 / 气泵 ;23、油缸 / 气缸 ;24、油缸 / 气缸的输出轴;25、油缸 / 气缸的固定板;3、传动机构;1、往复螺杆;2、活灵组件 ;321、活灵 ;3211、活灵单向齿 ;322、活灵套 ;3221、活灵套单向。

14、齿 ;33、推杆 ;34、加力杆 ;341、力杆固定座 ;342、连接杆 ;35、传动齿轮 ;36、链条 ;37、飞轮 ;371、链轮 ;372、棘轮 ;373、主动飞轮 ;374、从动飞轮 ;38、推动杆 ;39、输出轴 ;391、主动轮输出轴 ;392、从动轮输出轴 ;4、发电机 ;5、皮带轮组 ;6、动力供给输出端 ;7、固定座 ;8、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104485801 A3/4 页50027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0028 实施例 10029 结合图 1 至图 3 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包括 :蓄电池 1、动力发。

15、生装置 2、至少两组传动机构 3( 图中只示出了 2 组 ) 及发电机 4,所述蓄电池 1 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 2 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 3 均与动力发生装置 2 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 3 的输出端与发电机 4 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 5 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4 的输出端与蓄电池 1 的输入端电连接 ;其余组传动机构 3 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6。0030 本实施例中 :0031 所述的传动机构 3 包括往复螺杆 31 和活灵组件 32,所述的活灵组件 32 套设在往复螺杆 31 上。往复螺杆 31 的一端均与一推杆 33 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 33 的另一端。

16、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 ( 本实施例中为油缸 / 气缸的输出轴 )24 固定连接。0032 所述的活灵组件 32 由活灵 321 和活灵套 322 组成,在所述活灵 321 的一个外端面上设有活灵单向齿3211,在与设有活灵单向齿3211的活灵321端面相对应的活灵套322的内端面上设有与活灵单向齿 3211 能形成啮合适配关系的活灵套单向齿 3221( 详见图 4 所示 ),以保证在推动时活灵单向齿 3211 与活灵套单向齿 3221 间能分与合,保证往复螺杆 31只做单向转动 ;若选用滚珠活灵会更好,可以减少磨擦力增加输出动力。活灵套322与推杆33 固定连接。0033 每组传动机构3中的。

17、往复螺杆31上均设有传动齿轮35,相邻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轮35间形成啮合适配关系,以将各组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动力供给输出端6 ;传动机构3的组数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计。0034 本实施例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 2 可为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所述的液压 / 气压装置包括电动机 21、油泵 / 气泵 22、油缸 / 气缸 23,所述蓄电池 1 的输出端与其中的电动机21 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 3 均与油缸 / 气缸的输出轴 24 相连接,所述的油缸 / 气缸 23 固定在油缸 / 气缸的固定板 25 上。0035 本实施例所述的动力供给装置还包括固定座 7,所述的蓄电池 1、动力发生装置 2、传动。

18、机构 3 及发电机 4 均集成在固定座 7 上,以形成一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0036 本实施例的动力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7 先由蓄电池 1 启动电动机 21,使油泵 / 气泵 22 带动油缸 / 气缸 23 工作,通过油缸/ 气缸 23 的工作带动推杆 33 的运动,从而推动活灵组件 32 运动,使往复螺杆 31 产生单向转动 ;将其中一组的往复螺杆 31 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组 5 与发电机 4 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可使该往复螺杆 31 产生的动能传输给发电机 4,由发电机 4 将接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蓄电池 1,以保证动力发生装置的循环工作 ;使其余往复螺杆 31 产生。

19、的动能通过传动齿轮35传输给动力供给输出端6,再使给动力供给输出端6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即可实现动力供给 ;例如 :若与发电机相连接,可产生新的电能予以供电设备使用。0038 实施例 20039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 :所述的传动机构3包括往复螺杆 31 和活灵组件 32,所述的活灵组件 32 套设在往复螺杆 31 上。往复螺杆 31 的一端均与一推杆 33 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 33 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 ( 本实施例中为油缸 / 气缸的输出轴 )24 固定连接。所述的活灵组件 32 均与一加力杆 34 的一端转说 明 书CN 104485801 。

20、A4/4 页6动连接,所述加力杆 34 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 342 转动连接,所述推杆 33 和连接杆 342 的另一端均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 ( 本实施例中为油缸 / 气缸的输出轴 )24 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力杆34与加力杆固定座341间转动连接。通过杠杆原理,增加活灵组件对往复螺杆31的推力,以增加输出功率。0040 实施例 30041 如图6和图7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包括 :蓄电池1、动力发生装置 2、至少两组传动机构 3( 图中只示出了 3 组 ) 及发电机 4,所述蓄电池 1 的输出端与动力发生装置 2 的输入端电连接,每组传动机构 3 均与动力发生装置 2 的。

21、输出端相连接,且其中一组传动机构 3 的输出端与发电机 4 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轮组 5 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 4的输出端与蓄电池 1 的输入端电连接 ;其余组传动机构 3 的输出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6。0042 本实施例中 :0043 所述的传动机构3包括链条36和两个均由链轮371与棘轮372装配成的飞轮37,以实现单向转动。在每组传动机构3中,主动飞轮373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8,所述推动杆38 的另一端与动力发生装置的输出端 ( 本实施例中为油缸 / 气缸的输出轴 )24 转动连接。所有组传动机构 3 中的主动飞轮 373 均装配在同一根主动轮输出轴 391 上,所有组传动机构 3 中的从。

22、动飞轮 374 均装配在同一根从动轮输出轴 392 上,且主动轮输出轴 391 的一端与轴承座8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5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从动轮输出轴392 的一端与轴承座轴 8 连接,另一端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6。0044 本实施例的动力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5 先由蓄电池 1 启动电动机 21,使油泵 / 气泵 22 带动油缸 / 气缸 23 工作,通过油缸/ 气缸 23 推动推动杆 38,使主动飞轮 373 产生转动,并通过链条 36 带动从动飞轮 374 产生转动,从而使主动轮输出轴 391 和从动轮输出轴 392 发生单向转动,使主动轮输出轴 391 将产生。

23、的动能通过皮带轮组5传递给发电机4,由发电机4将接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蓄电池 1,以保证动力发生装置的循环工作 ;使从动轮输出轴 392 的输出端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即可实现动力供给。0046 作为改进方案,可将本实施例中的主动轮输出轴 391 的输出端作为动力供给输出端 6,与动力接收装置相连接,使从动轮输出轴 392 的输出端与发电机 4 传动连接。0047 另外,若在本发明的蓄电池 1 与电动机 21 之间串接一个逆变器,可实现电动机 21的工作电压为 220V 380V,以满足各种应用环境要求。0048 本发明中的油缸 / 气缸 23 需能来回带压力工作,且油缸 / 气缸 23 的推出速度要小于回来速度,以保证传动机构能循环不断的工作。0049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 :以上内容只用于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4485801 A1/4 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801 A2/4 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801 A3/4 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801 A4/4 页10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80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