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77672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0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7288.8

申请日:

2015.01.14

公开号:

CN104553646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0F 3/00申请公布日:2015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F 3/00申请日:20150114|||公开

IPC分类号:

B60F3/00

主分类号:

B60F3/00

申请人:

江阴荣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云

地址:

214406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徐霞客镇马镇工业园区C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陈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机构包含有安装于船体内壁上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船体壳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相对应的通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位于船体外侧,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插至于上述安装孔(7.1)内。本发明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安装方便且连接强度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含有安装于船体内壁上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船体壳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相对应的通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位于船体外侧,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插至于上述安装孔(7.1)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在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的周围设置有加强筋。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7.1)包含有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所述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均为台阶孔,且呈台阶孔设置的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的大孔径端贴合在船体内壁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连接座(8)的头部设置有连接柱一(8.1),且连接柱一(8.1)中心开有螺孔,该连接柱一(8.1)的台阶状外缘插入上述呈台阶孔设置的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内后在连接柱一(8.1)的螺孔内旋入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一(8.1)的尾部开有连接插槽一(8.2),该连接插槽一(8.2)的两边槽壁上开有销孔一(8.3)。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连接座(9)的头部设置有连接柱二(9.1),且连接柱二(9.1)中心开有螺孔,该连接柱二(9.1)的台阶状外缘插入上述呈台阶孔设置的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内后在连接柱二(9.1)的螺孔内旋入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二(9.1)的尾部开有连接插槽二(9.2),该连接插槽二(9.2)的两边槽壁上开有销孔二(9.3)。

说明书

说明书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机构,尤其是涉及用于安装水陆两栖船用上行走轮的安装机构,属于水陆两栖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有两万公里以上的海岸线,近海海洋资源还没有充分开发,受制于潮汐和海岸地形的限制,近海海洋资源不能更高效的开发。比如海岸养殖业,沿海风电行业,作业时间只能在有限的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两栖船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但常规的小型轮式两栖船都是一体化结构,把路上的行走机构和船体做成一个整体,两栖船开发的时候必须船体和两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开发,但这样就限制了各种不同功能两栖船的开发和发展;
如中国专利ZL201410124062.3公开的“一种液压驱动水陆两栖船”、ZL200820172443.9 公开的一种“轮子折叠式水陆两栖船”以及本公司申请过的中国专利ZL201420332209.3 “水陆两栖船用升降式行走机构”,其均为在船体底部安装轮式结构从而实现水陆两用;但是采用此类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方式直接将轮式结构固定安装在船体上,为此具有如下局限性:①船体要做特别设计或改造来安装行走机构,尤其是不同的船型需要重新设计改造,通用性不高;②安装位置要求相当高的精度和匹配度,制作生产难度大;③安装固定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排液压管和电线过程。生产效率低下,大大提高两栖船行业的准入门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连接强度高的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机构包含有安装于船体内壁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和通线孔,船体壳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和通线孔相对应的通孔,油缸连接座和支架连接座位于船体外侧,且油缸连接座和支架连接座插至于上述安装孔内。
本发明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连接板在安装孔和通线孔的周围设置有加强筋。
本发明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安装孔包含有油缸连接座安装孔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所述油缸连接座安装孔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均为台阶孔,且呈台阶孔设置的油缸连接座安装孔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的大孔径端贴合在船体内壁上。
本发明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油缸连接座的头部设置有连接柱一,且连接柱一中心开有螺孔,该连接柱一的台阶状外缘插入上述呈台阶孔设置的油缸连接座安装孔内后在连接柱一的螺孔内旋入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一的尾部开有连接插槽一,该连接插槽一的两边槽壁上开有销孔一。
本发明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支架连接座的头部设置有连接柱二,且连接柱二中心开有螺孔,该连接柱二的台阶状外缘插入上述呈台阶孔设置的支架连接座安装孔内后在连接柱二的螺孔内旋入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二的尾部开有连接插槽二,该连接插槽二的两边槽壁上开有销孔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模块化设计,将轮式行走机构固定于安装板上进行组装,大大降低对安装处的精度要求。并简化生产工艺,且安装也更为方便可靠,生产不同的船型不需要另外制定工艺,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同时,简化维修,方便拆装,节省时间,减少对员工的培训;
并且行走机构换代更新将成为可能,到时只需将原有的机构换下,装上全新研发的系统,大大的简化了研发的工作量。旧有船体改造升级成为两栖船成为可能并大大降低工作量。最后,只需简单将行走机构简单拆下,就可还原成一艘外形上跟普通船只几乎无区别的船只;船体上并没有突出的一些安装机构。连接板可以通过多种工艺安装在船上,如通过螺栓固定,焊接或者粘合剂粘合。大大增加船型的选择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连接板和行走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连接板的图2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油缸连接座的立体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油缸连接座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支架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的支架连接座的剖视图。
其中:
行走轮胎1、支撑座2、连接座3、支架4、转向油缸5、升降油缸6、连接板7、油缸连接座8、支架连接座9;
摇摆轴2.1;
转向轴3.1、转向曲柄3.2;
安装孔7.1、通线孔7.2;
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
连接柱一8.1、连接插槽一8.2、销孔一8.3;
连接柱二9.1、连接插槽二9.2、销孔二9.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9,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机构包含有安装于船体内壁上的连接板7,连接板7与船体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焊接在船体上,也可以通过粘合剂进行粘连,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选择,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船体壳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相对应的通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位于船体外侧,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插至于上述安装孔7.1内,通线孔7.2内用于布置油管、电缆等线路;优选的,所述连接板7在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的周围设置有加强筋,用于提高连接板7的强度。
具体的讲,参见图2~5,所述安装孔7.1包含有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所述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均为台阶孔,且呈台阶孔设置的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和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的大孔径端贴合在船体内壁上;
参见图6~7,所述油缸连接座8的头部设置有连接柱一8.1,且连接柱一8.1中心开有螺孔,该连接柱一8.1的台阶状外缘插入上述呈台阶孔设置的油缸连接座安装孔7.1.1内后在连接柱一8.1的螺孔内旋入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一8.1的尾部开有连接插槽一8.2,该连接插槽一8.2的两边槽壁上开有销孔一8.3;
参见图8~9,所述支架连接座9的头部设置有连接柱二9.1,且连接柱二9.1中心开有螺孔,该连接柱二9.1的台阶状外缘插入上述呈台阶孔设置的支架连接座安装孔7.1.2内后在连接柱二9.1的螺孔内旋入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二9.1的尾部开有连接插槽二9.2,该连接插槽二9.2的两边槽壁上开有销孔二9.3;
本专利的使用状态为:
使用时,将轮式行走机构通过本专利安装于船体上,参见图1,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包含有对称安装于支撑座2左右两端的行走轮胎1,两个行走轮胎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行走轮胎1由液压马达驱动,所述支撑座2内安装有一摇摆轴2.1,该摇摆轴2.1的轴线方向与两个行走轮胎1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一连接座3的底部套装与该摇摆轴2.1上,从而使得当行走在崎岖的路面上时,支撑座2能够带动行走轮胎1进行左右上下摇摆,从而使得轮胎使用路面进行行走,同时,左右两个行走轮胎1的设计,使得中心在支撑座2的中心,受力更为均匀,在行走过程中各个连接部位不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断裂;同时,采用左右两个行走轮胎1后,相比于常规的单轮胎行走结构,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减小了对路面的压力,这一改变尤为重要,因为,水陆两栖船的应用场合多在海滩、沙地、沼泽、洪区等,这些场地供水陆两栖船行走的路面有一共同的特性就是路基较软,当水陆两栖船的轮胎压力过大时,轮胎容易嵌入软性的路基中,从而阻碍其行走;因此当本专利采用两个行走轮胎后,有效的提高了接触面积,降低了行走轮胎胎面对路基的压力,使得其不会陷入其中,增加了其路面通行能力,使得其适用范围更广阔的;
所述连接座3顶部设置有一转向轴3.1,该转向轴3.1插入一支架4的底部轴孔内,该支架4的顶部铰接于水陆两栖船的船体底部,所述支架4上安装有一转向油缸5,有一转向曲柄3.2的一端与转向油缸5的活塞杆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座3相铰接,具体的讲,所述转向曲柄3.2顶部的销轴结构插入活塞杆的销孔内,所述连接座3上横向水平设置有两块耳板,两块耳板之间穿接有一竖向设置的销轴,且该销轴穿接在转向曲柄3.2底部的销孔内,从而使得转向曲柄3.2的顶部与转向油缸5的活塞杆相铰接,底部与连接座3相铰接;当转向油缸5的活塞杆伸缩时,即可通过曲柄3.2带动支撑座2在水平方向进行小角度的转向操作;同时,优选的,上述支架4为一“V”形结构,该“V”形结构的顶部两根连接杆均铰接于船体底部,“V”形结构使得系统连接更为稳定;
有一升降油缸6的油缸座铰接于船体底部,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铰接于支架4的底部,通过升降油缸6的伸缩,实现对行走轮胎1的升降,从而当其航行于水面时,升起行走轮胎1,当行走于路面上时,将行走轮胎1放下即可;
使用时,上述轮式行走机构的升降油缸6的油缸座通过插至于销孔一8.3内的销轴铰接于连接插槽一8.2内,上述轮式行走机构的支架4的两端通过插至于销孔二9.3内的销轴铰接于连接插槽二9.2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所述机构包含有安装于船体内壁上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船体壳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7.1)和通线孔(7.2)相对应的通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位于船体外侧,且油缸连接座(8)和支架连接座(9)插至于上述安装孔(7.1)内。本发明一种水陆两栖船用模块式一体化安装机构,安装方便且连接强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