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7613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67350.4

申请日:

2015.02.10

公开号:

CN104543259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5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50210|||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余芳

发明人:

余芳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康复路11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所述的罗汉果茶精粉以罗汉果为原料,经原料准备、萃取、酶解、灭酶、过滤、粉碎、混合、喷雾干燥、整理包装等步骤制作而成。本方法制作的罗汉果茶精粉以营养丰富的罗汉果为原料,确保了茶精粉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萃取及对滤渣复合酶解处理,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活性物质,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成品茶精具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成熟的罗汉果,去除果蒂后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切成碎粒,备用;
b、萃取:将罗汉果粒放在重量1-2倍的水中煎煮,并添加罗汉果条重量0.1-0.3%的茶多酚,萃取温度控制为85-95℃,时间控制为15-25min,重复煎煮2-3次,将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萃取液和罗汉果初渣;
c、酶解:将罗汉果初渣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罗汉果初渣中加入其重量30-40%的茶精油、0.05-0.08%的纤维素酶、0.04-0.06%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45-55℃的环境下酶解20-30min;
d、灭酶:将酶解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20-130℃环境下灭酶8-12s;
e、过滤:将灭酶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00-14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罗汉果酶解液、罗汉果酶解渣;
f、粉碎:将滤干后的罗汉果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00-220um,制得罗汉果粉;
g、混合:取热萃取液45-65重量份、罗汉果酶解液20-35重量份、罗汉果粉15-2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h、喷雾干燥: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80-100℃,出口温度60-70℃,干燥后粉碎,制得罗汉果茶精粉;
i、包装:将罗汉果茶精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说明书

说明书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罗汉果,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益寿延年、驻颜悦色及治疗痰热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消渴烦躁诸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罗汉果含一种比蔗糖甜300倍的甜味素,但它不产生热量,所以是糖尿病、肥胖等不宜吃糖者的理想替代饮料。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晒老、抗癌及益肤美容作用;有降血脂及减肥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是爱美女性的必选水果。因其含有不产生热量的甜味素,罗汉果被加工成罗汉果茶、饮料、饼干等饮品或食品,如申请号为201410319304.4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罗汉果固体保健茶,其采用辅料煎煮、罗汉果破碎、混合、烘干,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将原料内的营养成分完全析出,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市场上罗汉果茶在加工过程中罗汉果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本方法工艺稳定、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将营养丰富的罗汉果加工成饮用方便的茶精粉,不仅丰富了罗汉果产品种类,而且提高了罗汉果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成熟的罗汉果,去除果蒂后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切成碎粒,备用;
b、萃取:将罗汉果粒放在重量1-2倍的水中煎煮,并添加罗汉果条重量0.1-0.3%的茶多酚,萃取温度控制为85-95℃,时间控制为15-25min,重复煎煮2-3次,将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萃取液和罗汉果初渣,茶多酚既能将罗汉果内的营养物质萃取出,也丰富了萃取液的营养成分;
c、酶解:将罗汉果初渣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罗汉果初渣中加入其重量30-40%的茶精油、0.05-0.08%的纤维素酶、0.04-0.06%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45-55℃的环境下酶解20-30min,复合酶能够分解罗汉果渣内的纤维素和果胶,进一步析出罗汉果的营养物质;
d、灭酶:将酶解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20-130℃环境下灭酶8-12s;
e、过滤:将灭酶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00-14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罗汉果酶解液、罗汉果酶解渣;
f、粉碎:将滤干后的罗汉果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00-220um,制得罗汉果粉,将罗汉果酶解渣继续利用,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g、混合:取热萃取液45-65重量份、罗汉果酶解液20-35重量份、罗汉果粉15-2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h、喷雾干燥: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80-100℃,出口温度60-70℃,干燥后粉碎,制得罗汉果茶精粉;
i、包装:将罗汉果茶精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有益效果:本方法制作的罗汉果茶精粉以营养丰富的罗汉果为原料,确保了茶精粉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萃取及对滤渣复合酶解处理,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活性物质,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成品茶精具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成熟的罗汉果,去除果蒂后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切成碎粒,备用;
b、萃取:将10kg的罗汉果粒放在10kg的水中煎煮,并添加0.01kg的茶多酚,萃取温度控制为85℃,时间控制为25min,重复煎煮2次,将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萃取液和罗汉果初渣,茶多酚既能将罗汉果内的营养物质萃取出,也丰富了萃取液的营养成分;
c、酶解:将罗汉果初渣粉碎处理,并向5kg粉碎后的罗汉果初渣中加入其1.5kg的茶精油、0.003kg的纤维素酶、0.002kg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45℃的环境下酶解30min,复合酶能够分解罗汉果渣内的纤维素和果胶,进一步析出罗汉果的营养物质;
d、灭酶:将酶解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20℃环境下灭酶12s;
e、过滤:将灭酶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0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罗汉果酶解液、罗汉果酶解渣,将罗汉果酶解渣继续利用,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f、粉碎:将滤干后的罗汉果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00um,制得罗汉果粉,将罗汉果酶解渣继续利用,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g、混合:取萃取液4.5kg、罗汉果酶解液3kg、罗汉果粉2.5kg,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h、喷雾干燥: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80℃,出口温度60℃,干燥后粉碎,制得罗汉果茶精粉;
i、包装:将罗汉果茶精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实施例2:
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成熟的罗汉果、无花果、腰果,去除果蒂后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分别切成碎粒,备用;
b、萃取:将7kg的罗汉果粒、2kg的无花果粒、1kg的腰果粒混合均匀后放在15kg的水中煎煮,并添加0.02kg的维生素c,萃取温度控制为90℃,时间控制为20min,重复煎煮3次,将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萃取液和罗汉果初渣,维生素c既能将罗汉果内的营养物质萃取出,也丰富了萃取液的营养成分;
c、酶解:将罗汉果初渣粉碎处理,并向5kg粉碎后的罗汉果初渣中加入其1.8kg的茶精油、1kg的蓝莓汁、1kg的桑葚汁、0.004kg的纤维素酶、0.003kg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50℃的环境下酶解25min,复合酶能够分解罗汉果渣内的纤维素和果胶,进一步析出罗汉果的营养物质;
d、灭酶:将酶解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25℃环境下灭酶10s;
e、过滤:将灭酶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2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罗汉果酶解液、罗汉果酶解渣;
f、粉碎:将滤干后的罗汉果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10um,制得罗汉果粉,将罗汉果酶解渣继续利用,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g、混合:取萃取液5kg、罗汉果酶解液2kg、罗汉果粉1.5kg、0.5kg的山楂汁、0.5kg的山药汁、0.5kg的苹果汁,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h、冷冻干燥:将混合液在-20℃条件下,冷冻4小时,将冷冻后的混合液在装载量按6kg/m2、工作压力40Pa、解析压力20Pa、温度40℃的条件下干燥,制得罗汉果茶精粉,升华干燥能够降低对原料营养物质的损害,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i、包装:将罗汉果茶精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实施例3:
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成熟的罗汉果、乌柿、牛甘果、栝楼,去除果蒂后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分别切成碎粒,备用;
b、萃取:将6kg的罗汉果粒、2kg的乌柿粒、1kg的牛甘果粒、1kg的栝楼粒混合均匀后放在20kg的水中煎煮,并添加0.02kg的抗坏血酸钠,萃取温度控制为95℃,时间控制为15min,重复煎煮2次,将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萃取液和罗汉果初渣,抗坏血酸钠既能将罗汉果内的营养物质萃取出,也丰富了萃取液的营养成分;
c、酶解:将罗汉果初渣粉碎处理,并向5kg粉碎后的罗汉果初渣中加入其2kg的茶精油、1kg的黑莓汁、1kg的蛇莓汁、1kg的苦瓜汁、0.005kg的纤维素酶、0.002kg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55℃的环境下酶解20min,复合酶能够分解罗汉果渣内的纤维素和果胶,进一步析出罗汉果的营养物质;
d、灭酶:将酶解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30℃环境下灭酶8s;
e、过滤:将灭酶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4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罗汉果酶解液、罗汉果酶解渣;
f、超声波提取:将2kg滤干后的罗汉果酶解渣送入超声波提取锅内,并添加4kg的纯净水,设定超声波频率40kHz,保持提取锅恒温70℃,经提取30min,放出提取液汁并用离心过滤,得提取液和罗汉果渣,两次提取,能充分保留原料中的营养成分;
g、粉碎:将滤干后的罗汉果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10um,制得罗汉果粉,将罗汉果渣继续利用,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h、混合:取萃取液4kg、罗汉果酶解液1.5kg、提取液1kg、罗汉果粉1kg、1kg的草莓汁、0.5kg的海枣汁、0.5kg的山梨汁、0.5kg的海棠果汁,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i、喷雾干燥: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100℃,出口温度70℃,干燥后粉碎,制得罗汉果茶精粉;
j、包装:将罗汉果茶精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实施例4:
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成熟的罗汉果、山芋、雪莲果、秋葵,去除果蒂后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分别切成碎粒,备用;
b、萃取:将5kg的罗汉果粒、2kg的山芋粒、1.5kg的雪莲果粒、1.5kg的秋葵粒混合均匀后放在25kg的水中煎煮,并添加0.05kg的抗坏血酸钠,萃取温度控制为90℃,时间控制为20min,重复煎煮4次,将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萃取液和罗汉果初渣,抗坏血酸钠既能将罗汉果内的营养物质萃取出,也丰富了萃取液的营养成分;
c、酶解:将罗汉果初渣粉碎处理,并向5kg粉碎后的罗汉果初渣中加入3kg的茶精油、1kg的石榴汁、1kg的丝瓜汁、1kg的南瓜汁、0.008kg的纤维素酶、0.004kg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60℃的环境下酶解15min,复合酶能够分解罗汉果渣内的纤维素和果胶,进一步析出罗汉果的营养物质;
d、灭酶:将酶解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30℃环境下灭酶8s;
e、过滤:将灭酶后的罗汉果初渣在15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罗汉果酶解液、罗汉果酶解渣;
f、粉碎:将滤干后的罗汉果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30um,制得罗汉果粉,将罗汉果酶解渣继续利用,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g、混合:取萃取液4.5kg、罗汉果酶解液2kg、罗汉果粉1kg、0.5kg的沙棘汁、0.5kg的火龙果汁、0.5kg的玉露汁、0.5kg的山竹汁、0.5kg的红毛丹汁,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h、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将混合液在-15℃条件下,冷冻6小时,将冷冻后的混合液在装载量按8kg/m2、工作压力60Pa、解析压力30Pa、温度35℃的条件下干燥,制得罗汉果茶精粉,升华干燥能够降低对原料营养物质的损害,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i、包装:将罗汉果茶精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汉果茶精粉的加工工艺,所述的罗汉果茶精粉以罗汉果为原料,经原料准备、萃取、酶解、灭酶、过滤、粉碎、混合、喷雾干燥、整理包装等步骤制作而成。本方法制作的罗汉果茶精粉以营养丰富的罗汉果为原料,确保了茶精粉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萃取及对滤渣复合酶解处理,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活性物质,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成品茶精具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