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775363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17204.4

申请日:

2016.06.21

公开号:

CN205875075U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06; E02B3/12; E02D17/18

主分类号:

E02B3/06

申请人: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先坤; 季永兴

地址:

200002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9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吕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包括:构筑在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拟建河道两侧并作为拟建河道岸坡骨架的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上的护坡结构;以及吹填在所述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吹填成陆边坡的外侧并形成陆域的吹填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泥管袋棱体作为拟建河道的岸坡骨架,不需要采用专门措施,就可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成坡,同时充泥管袋棱体整体性能好,基本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减少了吹填与开挖土方工程量,成河难度小,成河速度快,加快土地开发利用。

权利要求书

1.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筑在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拟建河道两侧并作为拟建河道岸坡骨架的第一、第二充泥管
袋棱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上的护坡结构;以及
吹填在所述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吹填成陆边坡的外侧并
形成陆域的吹填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与护坡结构之间设置有整坡填充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整坡充填物为袋装砂或碎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护坡结构为多孔混凝土、干砌块石或膜袋混凝土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顶高程比围区高水位高出0.2m~0.3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的坡比根据拟建河道设计,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
棱体的吹填成陆边坡的坡比为1:1~1:1.5。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护坡镇脚。

说明书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垦工程吹填成陆围区内建设河道技术领域,属于水利河道工
程,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适用于围垦工程的围区内
水系建设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需要在近海进行大量的围垦工
程,为满足围区防汛排涝的要求,围区内应设置河道等水系工程。传统的河道形成基本上采
用先吹填再开挖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点,一方面由于围区大多为利用
疏浚等强度较低的吹填土,土体强度低,含水量大,为了加快土地利用,如不进行地基处理,
河道开挖难度大;另一方面河道范围先吹填再开挖,土方填挖工程量大,工程费用高。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
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围区先吹填后开挖形成河道的
方法存在河道开挖难度大、土方填挖及地基处理工程量大、工程费用高的问题,现提供一种
加快围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减少围区吹填土用量、减少河道开挖与地基处理量、降低成河难
度、缩短工期及降低工程费用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包括:

构筑在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拟建河道两侧作为拟建河道岸坡骨架的第一、第二充泥
管袋棱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上的护坡结构;以及

吹填在所述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吹填成陆边坡的外
侧并形成陆域的吹填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
坡与护坡结构之间设置有整坡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整坡充填物为袋装砂或碎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护坡结构为多孔混凝土、混凝土联锁块、
干砌块石或膜袋混凝土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顶高程比围
区高水位高出0.2m~0.3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
的坡比根据拟建河道设计,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吹填成陆边坡的坡比为1:1~1:
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
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护坡镇脚。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泥管袋棱体作为拟建河道的岸坡骨架,不需要采用专门措
施,就可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成坡,同时充泥管袋棱体整体性能好,基本不需要进行地基处
理;

2、有效地避免了拟建河道范围内先吹填再进行开挖,大大减少了填挖土方工程
量;

3、成河难度小,成河速度快;

4、围区吹填前,河道基本形成,形成吹填土排水通道,减少排水路径,加快固结速
度,可以加快土地开发利用;

5、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以河底宽度为60m,河口宽度为80m,河底高程
为-0.5m,堤顶高程为3m为例,吹填后再开挖成河道的方法每延米工程费用为38000元/m,而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成河方法每延米工程费用为29000元/m,节省工程造价大25%,而且充泥
管袋棱体为围区吹填管线提供施工平台,施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
构,包括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整坡填充物200a、200b、护坡结构300a、300b、吹填土
400a、400b以及护坡镇脚500a、500b。

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构筑在现状滩地10上,并且位于拟建河道20的两侧,充泥
管袋棱体100a、100b作为拟建河道20的岸坡骨架。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顶高程110a、
110b比围区高水位高出0.2m~0.3m。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120b的坡
比根据拟建河道20设计,其吹填成陆边坡130a、130b的坡比为1:1~1:1.5。

整坡填充物200a、200b分别填充在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
120b上,对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120b进行整坡,便于护坡结构300a、
300b的构筑。在本实施例中,整坡填充物200a、200b优选地为袋装砂或袋装碎石。

护坡结构300a、300b构筑在整坡后的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
120b上。在本实施例中,护坡结构300a、300b优选地为多孔混凝土、混凝土联锁块、干砌块石
或膜袋混凝土中的一种。

吹填土400a、400b吹填在现状滩地10上,并且位于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吹填
成陆边坡130a、130b的外侧,使得位于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吹填成陆边坡130a、130b
的外侧的现状滩地10上形成陆域。此外,靠近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吹填成陆边坡
130a、130b的吹填土400a、400b为强度较高且固结速度较快的吹填土。

护坡镇脚500a、500b构筑在整坡后的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
120b的底部,使得整个护坡结构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在围垦区域的外侧圈围大堤合拢后且在围垦区域吹填前,在现状滩地10上位
于拟建河道20两侧分别构筑作为拟建河道岸坡骨架的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

(2)将疏浚土400a、400b吹填在现状滩地10上且位于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吹
填成陆边坡130a、130b的外侧,使得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吹填成陆边坡130a、130b的
外侧的现状滩地上形成陆域;

(3)按照设计高程及边坡设计要求,采用整坡填充物200a、200b对充泥管袋棱体
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120b进行整坡;

(4)在整坡后的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120b上构筑护坡结构
300a、300b,并在整坡后的充泥管袋棱体100a、100b的河道侧边坡120a、120b的底部设置护
坡镇脚500a、500b。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包括:构筑在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拟建河道两侧并作为拟建河道岸坡骨架的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河道侧边坡上的护坡结构;以及吹填在所述现状滩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充泥管袋棱体的吹填成陆边坡的外侧并形成陆域的吹填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泥管袋棱体作为拟建河道的岸坡骨架,不需要采用专门措施,就可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