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锚杆支护施工设施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台施工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锚杆支护施工设施。
背景技术
在河道或堰塘近岸桥梁浅水区承台施工中,为保护浅水承台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
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深基坑采用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施工支护措
施。根据福俱大道跨线桥虎溪河中浅水承台深基坑下(4m-4.9m)地下水丰富(回填土平台顶
标高为22.118,地下水位标高为20.625)和回填的粉质粘土及卵石层、砂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的地质结构特点,目前常规采用桥梁浅水承台深基坑支护技术有:地下连续墙排柱支护、拉
森钢板桩支护、钢围堰支护、砼沉井支护。而这些常规的施工支护措施,地下连续墙排柱、钢
围堰、砼沉井支护施工难度很大、费用高、工期长和拉森钢板桩支护由于在卵石层地层,无
法进行插打等一系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施工支护措施,地下连续墙排柱、钢围堰、砼沉井支
护施工难度很大、费用高、工期长和拉森钢板桩支护由于在卵石层地层,无法进行插打等一
系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锚杆支护施工设施。
一种复合锚杆支护施工设施,施工设施呈阶梯状,包括有斜插入于土壤层中锚杆,
锚杆的外端连接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的外层涂有喷射砼,以及位于设施底部的排水沟;锚
杆内注有注浆,注浆采用水泥和水玻璃浆液;钢筋网片随土壤层表面起伏铺设;
锚杆采用R32N型自进式注浆锚杆,长度为3.0m,布置间距为1.0m,呈梅花形布置;
锚杆插入的倾斜角度为30-45°;
钢筋网片与锚杆焊接连接,钢筋网片的尺寸为ф8mm,网格间距为200mm×200mm,
钢筋网片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喷射砼凝固后的等级为C18-C20,厚度为10cm-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优化的,施工设施的放坡坡比为1:0.5。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支撑,节省劳力,比支
撑施工能有效地控制挡土支护位移,并能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便、节约了工程成
本,保证了施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锚杆1,2、钢筋网片,3、喷射砼,4、排水沟,5、土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
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
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锚杆支护施工设施,由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1、钢筋网
片2、喷射砼3、外加剂(速凝剂、水玻璃)组合而成适用于卵石层、土壤层、岩层等复杂地质及
富水地段的浅水承台深基坑施工。
一种复合锚杆支护施工设施,施工设施呈阶梯状,包括有斜插入于土壤层5中锚杆
1,锚杆1的外端连接于钢筋网片2,钢筋网片2的外层涂有喷射砼3,以及位于设施底部的排
水沟4;锚杆1内注有注浆,注浆采用水泥和水玻璃浆液;钢筋网片2随土壤层表面起伏铺设;
锚杆1采用R32N型自进式注浆锚杆1,长度为3.0m,布置间距为1.0m,呈梅花形布置;锚杆1插
入的倾斜角度为30-45°;钢筋网片2与锚杆1焊接连接,钢筋网片2的尺寸为ф8mm,网格间距
为200mm×200mm,钢筋网片2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喷射砼3凝固后的等级为C18-C20,厚
度为10cm-15cm。放坡坡比为1:0.5。
实施例
在桥梁浅水承台地段采用的水中填土筑岛施工,在承台与承台之间预留出一条临
时排水沟4,筑岛施工形成一个施工平台,进行承台基坑开挖,严格按照设计标高,分层分级
进行放坡开挖,放坡坡比为1:0.5,第一层深度不超过2.5m,完成一层开挖后对相应护坡进
行锚杆1、钢筋网片2安装及喷射砼3的锚杆1施工,待喷射砼3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下一层开
挖。
复合锚杆1支护:该段承台深基坑采用分级边坡复合锚杆1支护,自进式中空注浆
锚杆1、钢筋网、喷射砼3作为基坑边坡支护主体结构,应做到“紧跟开挖,随挖随支”。
自进式中空锚杆1和注浆:自进式中空锚杆1是是一种将钻进,注浆,锚固功能统一
的锚杆1。能够保证在复杂地层(回填土和卵石层、岩层)条件下的锚固效果,具有可靠,高
效,简便的特点。针对虎溪河道渗水丰富的特点,锚杆1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注入,这种
浆液提高了卵石层及强风化凝灰岩的水泥注浆的效果,可达到快速堵漏及防水目的。
锚杆1参数:采用R32N型自进式注浆锚杆1,长度为3.0m长,布置间距1.0m*1.0m,呈
梅花形布置。
注浆:锚杆1注浆采用水泥和水玻璃浆液,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
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2.0MPA。
钢筋网片2:(1)铺设ф8mm钢筋网片2,网格间距200mm×200mm,钢筋网片2搭接长
度不小于200mm,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片2不晃动。(2)钢筋网片2要随初喷混凝土面起伏铺
设,钢筋网片2应与系统锚杆1焊接牢固,保证在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片2不晃动。
喷射砼3:在该段卵石层地质条件或地下水入渗的状况下,应掺入一定数量的速凝
剂,喷射砼3在很短的时间快速凝结内形成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喷射砼3起着支撑坡面及防
水的作用。(1)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10cm,设计允许配合比坍落度:80mm-
120mm,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喷射砼3。(2)严格控制水灰比,喷到岩面上
的混凝土应湿润光泽,粘塑性好,无滑移流淌现象。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支撑,节省劳力,比支
撑施工能有效地控制挡土支护位移,并能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便、节约了工程成
本,保证了施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