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檩斜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
置。
背景技术
当横纵向钢支撑交叉节点采用脱离式时,横纵钢围檩不处于同一标高上,这时在
基坑角部横纵围檩交点处需采用特殊节点将横纵围檩进行连接。
在基坑角部需设置钢斜撑,对基坑角部进行支撑,以避免基坑侧倾而引起角部变
形。由于此时横纵向围檩标高不同,传统的钢斜撑无法适应于高低钢围檩的角部支撑,因
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钢斜撑,用于连接高低钢围檩,且该新型钢斜撑应满足传力可靠、支
撑稳定性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水平支撑于处于不同标高的横
纵围檩的角部的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传力可靠且支撑稳定性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高
低围檩结构包括分别支护于基坑转角两侧的高位围檩和低位围檩,所述高位围檩的标高高
于所述低位围檩的标高;组合斜撑装置包括:
中间支撑梁;
高位组合梁,包括与高位围檩等高的高位主梁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高位主梁底部的
低位转接梁,所述高位主梁的第一端所述低位转接梁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撑梁的第一端
固定连接;
低位组合梁,包括与低位围檩等高的低位主梁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低位主梁顶部的
高位转接梁,所述低位主梁的第一端所述高位转接梁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撑梁的第二端
固定连接;
高位围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高位主梁的第二端,且所述高位围檩连接件上
设有供与所述高位围檩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
低位围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低位主梁的第二端,且所述低位围檩连接件上
设有供与所述低位围檩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主要采用中间支
撑梁、高位组合梁及低位组合梁构成组合斜撑装置,通过高位组合梁对高位围檩起到等高
支撑的作用,通过低位组合梁对低位围檩起到等高支撑的作用,再通过中间支撑梁将两端
的高位组合梁和低位组合梁刚性连接,使所构成的组合斜撑装置可以水平支撑在基坑转角
两侧位于不同标高的高位围檩和低位围檩之间,传力可靠,支撑稳定性好。
所述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梁包括第一
中间梁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梁底部的第二中间梁;
所述第一中间梁的第一端与所述高位主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梁的
第二端与所述高位转接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高位主梁、所述第一中间梁及所述高
位转接梁等高;
所述第二中间梁的第一端与所述低位转接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梁
的第二端与所述低位主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低位主梁、所述第二中间梁及所述低
位转接梁等高。
所述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梁与所述第
二中间梁为工字钢,所述第一中间梁的下翼板与所述第二中间梁的上翼板之间通过螺栓连
接。
所述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高位主梁为工字钢,
所述高位主梁的第一端设有供与所述第一中间梁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预制端板,且所述第
一预制端板与所述高位主梁的腹板之间设有第一角钢;所述低位主梁为工字钢,所述低位
主梁的第一端设有供与所述第二中间梁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预制端板,且所述第二预制端
板与所述低位主梁的腹板之间设有第二角钢。
所述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高位主梁的长度大于
所述低位转接梁的长度,所述低位主梁的长度大于所述高位转接梁的长度。
所述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高位围檩和所述低位
围檩为工字钢,所述高位围檩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高位围檩的两翼板之间并
与所述高位围檩的两翼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低位围檩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
所述低位围檩的两翼板之间并与所述低位围檩的两翼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中高位组合梁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侧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右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主要由中间支
撑梁11、高位组合梁12、低位组合梁13、高位围檩连接件14及低位围檩连接件15组成,主要
用于对基坑转角处标高不统一的高低围檩结构进行水平方向的斜向支撑,以抵抗基坑的侧
倾趋势、保持基坑转角的稳定性。
高低围檩结构包括分别支护于基坑转角两侧的高位围檩21和低位围檩22,高位围
檩21的标高高于低位围檩21的标高,由于高位围檩21和低位围檩22的标高不同,传统的钢
斜撑无法适用,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斜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组合斜撑装置的中间支撑梁可由第一中间梁111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中
间梁111底部的第二中间梁112组成,并保证第一中间梁111与第二中间梁112的宽度之和不
小于高位围檩21与低位围檩22之间的最大距离(即高位围檩21的顶面与低位围檩22的底面
之间的距离)。
高位组合梁12包括与高位围檩21等高的高位主梁121及固定连接于该高位主梁
121底部的低位转接梁122,该高位主梁121与该低位转接梁122的第一端与中间支撑梁11的
第一端固定连接,具体为:高位主梁121的第一端与第一中间梁1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低位
转接梁122的第一端与第二中间梁112固定连接。
低位组合梁13包括与低位围檩22等高的低位主梁131及固定连接于该低位主梁
131顶部的高位转接梁132,低位主梁131与高位转接梁132的第一端与中间支撑梁11的第二
端固定连接,具体为:低位主梁131的第一端与第二中间梁1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高位转接
梁132的第一端与第一中间梁1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高位围檩连接件14固定连接于高位主梁121的第二端,且该高位围檩连接件14上
设有供与高位围檩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低位围檩连接件15固定连接于低位主梁122的第二端,且该低位围檩连接件15上
设有供与低位围檩2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高低围檩结构的组合斜撑装置主要采用中间支撑梁、高位组合梁及低
位组合梁构成组合斜撑装置,通过高位组合梁对高位围檩起到等高支撑的作用,通过低位
组合梁对低位围檩起到等高支撑的作用,再通过中间支撑梁将两端的高位组合梁和低位组
合梁连接起到,使所构成的组合斜撑装置可以水平支撑在基坑转角两侧位于不同标高的高
位围檩和低位围檩之间,传力可靠,支撑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组合斜撑装置的传力更可靠和支撑更稳定,第一中间梁111的
第一端与高位主梁1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中间梁111的第二端与高位转接梁132的第
一端固定连接,且使高位主梁121、第一中间梁111及高位转接梁132等高,即高位主梁121、
第一中间梁111及高位转接梁132与高位围檩2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继而保证由高位主梁
121、第一中间梁111及高位转接梁132所构成的支撑体系可向高位围檩21传递稳定的支撑
力。同样的,第二中间梁112的第一端与低位转接梁1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中间梁112
的第二端与低位主梁13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使低位主梁131、第二中间梁112及低位转接
梁122等高,即低位主梁131、第二中间梁112及低位转接梁122与低位围檩22位于同一水平
高度,继而保证由低位主梁131、第二中间梁112及低位转接梁122所构成的支撑体系可向低
位围檩22传递稳定的支撑力。
配合图3~5所示,高位组合梁12的高位主梁121的长度大于低位转接梁122的长
度,在本实施例中,高位主梁121由两榀工字钢焊接而成,低位转接梁122为焊接于高位主梁
121的其中一榀工字钢底部的一榀工字钢,构成“L”型,高位主梁121对高位围檩起主要支撑
作用,低位转接梁122一方面用以与位于低位的第二中间梁112连接,继而为低位围檩提供
支撑,另一方面,低位转接梁122也能起到提高高位主梁121的端部强度的效果。高位主梁
121的第一端设有供与第一中间梁111的第一端螺栓连接的第一预制端板161,第一预制端
板161上开设有螺栓孔,且该第一预制端板161与高位主梁121的腹板之间设有第一角钢
1611,用以提高强度。类似的,在高位主梁121的第二端设有外侧预制端板162,用以螺栓连
接高位围檩连接件14,该外侧预制端板162上开设有螺栓孔,且该外侧预制端板162与高位
主梁121的腹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固角钢1621;在低位转接梁122的第一端设有内侧预制端板
163,用以螺栓连接第二中间梁112,该内侧预制端板163上开设有螺栓孔,且该内侧预制端
板163与低位转接梁122的腹板之间也设有第二加固角钢1622。
低位组合梁13的结构与高位组合梁12相同,亦呈“L”型,低位主梁131的长度大于
高位转接梁132的长度,该低位主梁为工字钢,低位主梁的第一端设有供与第二中间梁的第
二端连接的第二预制端板,且第二预制端板与低位主梁的腹板之间设有第二角钢。在安装
时,与高位组合梁13处于中心对称的形式,如图2所示,在此不多加赘述。
一般高位围檩21和低位围檩22为工字钢,本实用新型组合斜撑装置中的高位围檩
连接件14的第一连接部插入高位围檩21的两翼板之间并与高位围檩21的两翼板采用螺栓
固定连接,低位围檩连接件15的第二连接部插入低位围檩22的两翼板之间并与低位围檩22
的两翼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在高位围檩21和低位围檩21的连接节点处可采用新型的高低围檩连接
装置20进行连接,该高低围檩连接装置20主要包括高位连接梁和低位连接梁,高位连接梁
固定连接于低位连接梁的上方,高位连接梁与高位围檩等高且高位连接梁上设有供与高位
围檩连接的第一预制构件,低位连接梁与低位围檩等高且低位连接梁上设有供与低位围檩
连接的第二预制构件。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
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