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迹输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迹输入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356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3564A21申请号201310161403X22申请日20130503G06F3/035420130171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01114上海市闵行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浦星路789号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家玮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代理人梁挥常大军54发明名称追迹输入装置57摘要一种追迹输入装置,包含一座体、一指套件、一感应装置以及一控制芯片。座体的一第一表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控制区以及一第二控制区。第一控制区设有一第一输入单元。指套件设置于座体的第二控制区。。
2、指套件具有一指套孔。指套孔内设有一第二输入单元。感应装置设置于座体。控制芯片设置于座体。第一输入单元、第二输入单元、感应装置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藉此,以便于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3564ACN104133564A1/1页21一种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座体,该座体的一第一表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控制区以及一第二控制区,该第一控制区设有一第一输入单元;一指套件,设置于该座体的该第二控制区,该指套件具有一指套孔,该指套孔内设有一第二输入单元;一感应装置,设置。
3、于该座体;以及一控制芯片,设置于该座体,该第一输入单元、该第二输入单元、该感应装置与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另具有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感应装置设置于该座体的该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套件自该座体的该第一表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三输入单元,设置于该座体,并且该第三输入单元与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输入单元设置于该座体的该第一控制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输入单元介于该第一输。
4、入单元以及该第二输入单元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输入单元为一滚轮,该第一输入单元以及该第二输入单元分别为一按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三输入单元,设置于该座体,并且该第三输入单元与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输入单元设置于该座体的该第一控制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追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输入单元介于该第一输入单元以及该第二输入单元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4133564A1/3页3追迹输入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追迹输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包含座体、指套件、感。
5、应装置以及控制芯片的追迹输入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对于科技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举例来说,使用者更为在意使用科技产品时的舒适度。以操作鼠标来说,现有的鼠标大部分需要使用者使用整只手掌来进行操作。然而,由于使用者手掌大小的差异,而造成同一款鼠标无法合乎所有使用者的手掌大小,进而造成使用者在操作时,容易因为鼠标尺寸不匹配而造成使用者手部与肩颈的不适。另一方面,由于操作鼠标时使用者是藉由手掌及手指包覆鼠标来进行操作,因而使用者需要在操作鼠标时确认按键于鼠标的相对位置,而使得使用者需要反复移动手掌及手指来确认按键的位置,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以及使用者生理上的疲劳。因此,如何设计一。
6、种追迹输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鼠标无法合乎所有使用者的手掌大小以及使用者进行操作时需要反复移动手掌及手指来确认按键的位置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及操作不便的问题,就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迹输入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鼠标无法合乎所有使用者的手掌大小以及使用者进行操作时需要反复移动手掌及手指来确认按键的位置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及操作不便的问题。0004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追迹输入装置,包含一座体、一指套件、一感应装置以及一控制芯片。座体的一第一表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控制区以及一第二控制区。第一控制区设有一第一输入单元。指套件设置于座体的第二控。
7、制区。指套件具有一指套孔。指套孔内设有一第二输入单元。感应装置设置于座体。控制芯片设置于座体。第一输入单元、第二输入单元、感应装置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0005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追迹输入装置,由于使用者是将手指插入指套孔来操作追迹输入装置,因而追迹输入装置可供不同手掌大小的使用者来使用。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藉由手指夹持指套孔来操作追迹输入装置,而指套孔是对应第一输入单元以及第二输入单元,因而使用者使用追迹输入装置时手指即直接接触第一输入单元以及第二输入单元,因而使用者不必反复移动手掌来确认追迹输入装置的第一输入单元、第二输入单元的位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鼠标无法合乎所有使用者的手掌。
8、大小以及使用者进行操作时需要反复移动手掌及手指来确认按键的位置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及操作不便的问题。000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0007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追迹输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说明书CN104133564A2/3页40008图1B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0009图2A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使用示意图;0010图2B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另一使用示意图;0011图2C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另一使用示意图。0012其中,附图标记001310追迹输入装置001411座体0015111第一表面0016112。
9、第二表面0017113第一控制区0018114第二控制区001912指套件0020120指套孔002113感应装置002214控制芯片002315第一输入单元002416第二输入单元002517第三输入单元具体实施方式0026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0027请参阅图1A与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追迹输入装置的立体示意。
10、图。图1B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0028追迹输入装置10,包含一座体11、一指套件12、一感应装置13以及一控制芯片14。追迹输入装置10例如但不限于一无线鼠标。0029座体1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11以及一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相反于第二表面112。座体11的第一表面11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控制区113以及一第二控制区114。第一控制区113设有一第一输入单元15,而第一输入单元15例如为一无线鼠标的按键。0030指套件12设置于座体11的第二控制区114。指套件12具有一指套孔120,并且指套孔120内设有一第二输入单元16。第二输入单元16例如为一无线鼠标的按键。
11、,但不限于此。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指套件12自座体11的第一表面111凸起。0031感应装置13设置于座体11。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3设置于座体11的第二表面112,亦即感应装置13是位于座体11相反于第一输入单元15、第二输入单元16的一侧。0032控制芯片14设置于座体11。第一输入单元15、第二输入单元16、感应装置13与控制芯片14电性连接。藉此,控制芯片14可整合使用者自第一输入单元15、第二输入单元说明书CN104133564A3/3页516输入的信息与自感应装置13接收的信息,而可便于使用者的操作。0033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追迹输入装置10还包含一第三输入单元。
12、17,设置于座体11上,并且第三输入单元17与控制芯片14电性连接,而第三输入单元17例如但不限于一滚轮。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第三输入单元17是设置于座体11的第一控制区113,但不限于此。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第三输入单元17是介于第一输入单元15以及第二输入单元16之间。0034接着,请参阅图1A、图2A至图2C,图2A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2B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2C为图1A的追迹输入装置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在图2A至图2C中,将介绍如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追迹输入装置。0035在使用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追迹输入装置10时,使用者可将一手指(例如中指)。
13、插入指套件12的指套孔120,另一手指(例如食指)则抵靠于指套件12。使用者藉由二手指共同夹持指套件12,而可移动追迹输入装置10来进行操作。使用者可在例如电脑桌的平面上滑移来进行使用(如图2A所示),使用者可以藉由按压第一输入单元15、第二输入单元16或第三输入单元17来输入信息。然而,在例如电脑桌的平面上滑移来操作追迹输入装置10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使用者也可以在其他表面上滑移操作,例如使用者可以将追迹输入装置10放置在使用者的穿著件上滑移进行操作(如图2B所示)。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将另一手指(例如拇指)抵压在感应装置13,并藉由手指相对感应装置13滑移来进行操作。0036根据上述本发明实。
14、施例所揭露的追迹输入装置,由于使用者是将手指插入指套孔来操作追迹输入装置,因而追迹输入装置可供不同手掌大小的使用者来使用。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藉由手指夹持指套孔来操作追迹输入装置,而指套孔是对应第一输入单元以及第二输入单元,因而使用者使用追迹输入装置时手指即直接接触第一输入单元以及第二输入单元,因而使用者不必反复移动手掌来确认追迹输入装置的第一输入单元、第二输入单元的位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鼠标无法合乎所有使用者的手掌大小以及使用者进行操作时需要反复移动手掌及手指来确认按键的位置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及操作不便的问题。0037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33564A1/5页6图1A说明书附图CN104133564A2/5页7图1B说明书附图CN104133564A3/5页8图2A说明书附图CN104133564A4/5页9图2B说明书附图CN104133564A5/5页10图2C说明书附图CN104133564A10。